勾踐病,使西施來;
夫差悅,作姑蘇臺。
于是闐椒筑蘭,基煙搆月,屹屹而立,出巖谷之超絕。
雕沈鏤檀,涂霞甃雪。
搜瓊?cè)」?,疑山之枯?div id="1wg0zwp"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4_1148713_comment'>
懸珠錯金,畏海之竭。
參其上,若天門之欲逼;
壓其下,若地軸之將折。
楹飛鳥礙,欄倚云截。
山其節(jié),藻其棁。
欲使西施慰其心,而旦夕望越。
復慮其神魂之未樂,命金石絲竹,發(fā)宮商羽角,秦聲鄭聲,日月更作,眾喧吞之于管,萬籟沈之于索。
霓裳參差,若晴霞之未移;
歌喉宛轉(zhuǎn),若貫珠之在茲。
肉如山焉,或腐而棄之;
酒如河焉,或厭而傾之。
遂使一人兩人笑,而千人萬人悲;
一人兩人飫,而千人萬人饑。
悲者之聲,百倍于歌之聲;
饑者之情,千倍于酒之酲。
嗚呼!
夫差之心也,西施樂則知,天下人不樂則不知。
知者則憂其憂,不知者亦不增其羞。
夫差之耳也,西施歡則聞,天下人哀則不聞。
聞者則憂其不歡,不聞者亦不察其哀。
使人惶惶,不知所裁。
忠臣之言,賤如紅埃。
一旦樂極,越兵東來,歌變舞罷,榱崩桷摧,以金以玉,為塵為灰。
麋兮鹿兮,優(yōu)哉游哉。
噫!
吾不知西子登是臺也,望越耶?
待越耶?
樂吳耶?
醉吳耶?
向使夫差憂吳之民如西子,固吳之壘如姑蘇,則雖鴟夷之籌,自救無憀,何暇為人謀?
吳之滅也,人或悲之;
吳之后也,秦其鄰之。
秦人亦悲,悲之未終,變之為阿房宮。
阿房之后,魏人復哀,哀之未已,變之為銅雀臺。
銅雀之后,陳人知之,陳不自見,變之為水殿。
水殿之間,隋君及之,隋不自憂,變之為迷樓。
迷樓之后,知之而不自知者,雖百世可知也。
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