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句因包含“東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東林
第 2、117 句因包含“回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回仙
第 46 句因包含“三山,蓬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蓬瀛
第 78 句因包含“鶴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鶴唳
第 83 句因包含“丹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丹井
第 90 句因包含“獨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獨醒
第 95 句因包含“披霧,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披霧
第 130 句因包含“撫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撫琴
飛樓景定元年 南宋 · 趙宗道
 出處:全宋文卷八一六○
亞中大夫、知湖州軍州江夏趙宗道于景元年因到東林祗園寺瞻回仙像,又登吟飛樓,誦本心文翁詞有「朗吟飛過」之句,觸目發(fā)情不可勝述,作賦以識之。
不敢前人品藻,聊以紀(jì)其游覽之勝云。
江表大郡一曰吳興。
山川清遠(yuǎn),號極樂城。
泉金沙而溪罨畫,水太湖山洞庭。
儲英毓秀,棲真宅靈。
霅川南匯,肇真境東林。
艤舟遨游,得探奇幽冥
榴皮話靶,藻藤蔓精神
東老遺跡,謁純陽真人。
曰:此地開鑿,豈一朝經(jīng)營
風(fēng)景寥廓,念原隰紆縈。
由是度基營室,象斗引繩。
抗以崇臺雄麗,表以層觀崢嶸。
儼帝御于中天,煥奎章日星。
前拱會仙之閣,后翥榴書之亭。
堂虛扁「有馀」之號,樓高揭「吟飛」之名。
觀其層梯緣石,亞欄拱辰。
迅風(fēng)霄漢,佇流景于欄楹。
高明列仙之珍館,兀兀三山蓬瀛。
可以相羊觀化宜于頫暢而遙聆。
入牖花卉香,敷庭而松蘿陰。
巖扉野木,出云氣而馳風(fēng)雨
天光水影,挾景色而媚魚禽
盡斯樓之所有,游乎目而常親。
其東則苕川縈帶,遙岑翠橫。
日出煙光開,水凈而溪潭清。
風(fēng)高鳧渚月淡漁汀。
可以候喬仙之舄,聆玉簫之音。
其南則寶塔插天錦峰列屏。
怪石隱嶙,擁幢之陰森。
飆開煙闔,霧翠霞赪。
于以茹芝莖之秀,斸松根之苓。
其西則岡峙繡毬,波涵水晶。
日銜山兮韜璧,月沉流而浮金。
猿吟夜悄,鶴唳秋深。
可以嵐光之爽,餐沆瀣之精。
其北則煙嵐眩翠,霜崖劃青。
??甘泉丹井,鎖紫氣巖扃
冰凝玉粉,日匝云駢。
可以呂巖之駕,闖葛洪之靈。
景氣四封,隘塵寰獨醒。
想其清風(fēng)之宵,紫霞之晨。
羽衣蹁躚,玉玦翔鳴。
披霧闕,俯云甍。
據(jù)胡床笑傲,鑒月彩空明。
荷巾以寄南窗之興,揮羽扇以障西風(fēng)之塵。
一粟宇宙,夐萬狀輪云。
孰凡孰仙,非古非今。
脫韁鎖于猿馬,豁視聽于蝸蠅。
撲滅聲利膏火,畏遠(yuǎn)塵俗之迷坑。
玄關(guān)洞徹,抗丹霄騫騰。
既而俗颣灰,靜慮凝,溯道源,湛天真。
可離塵而遠(yuǎn)遁,擬乘鶴而飛吟。
仙主于是凝然如有思,欣然如有聞。
援琴而歌曰:登斯樓兮巍巍,挾仙游兮吟飛。
身與世而相忘,吟而飛兮何之
風(fēng)舉袂而長笑,劍橫空來歸
富貴一夢,嘆營營何為
寂寥千古,耿悠悠遐思。
撫琴柱兮思靡從,渺予懷兮樂無涯。
按:《東林山志》卷九,嘉慶十八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