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瀛洲”,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瀛洲
第 2 句因包含“羲之”,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羲之
第 4 句因包含“動,筆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筆陣
第 5 句因包含“龍?zhí)?,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a href='Query.aspx?type=allusion&id=5919&key=%e9%be%8d%e8%b7%b3' target='_blank'>龍?zhí)?/a>
第 7 句因包含“三獨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獨坐
第 10 句因包含“金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馬
第 12 句因包含“流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流觴
第 15 句因包含“賡歌”,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賡歌
第 17 句因包含“鳳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鳳閣
第 17 句因包含“香案,吏”,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香案吏
第 18 句因包含“銀鉤”,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銀鉤
第 21 句因包含“趙璧,重,還”,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趙璧
第 22 句因包含“合浦,珠”,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合浦珠
第 29 句因包含“西園”,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西園
第 29 句因包含“園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園公
第 31 句因包含“靈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靈臺
第 2 句因包含“羲之”,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羲之
第 4 句因包含“動,筆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筆陣
第 5 句因包含“龍?zhí)?,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a href='Query.aspx?type=allusion&id=5919&key=%e9%be%8d%e8%b7%b3' target='_blank'>龍?zhí)?/a>
第 7 句因包含“三獨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獨坐
第 10 句因包含“金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馬
第 12 句因包含“流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流觴
第 15 句因包含“賡歌”,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賡歌
第 17 句因包含“鳳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鳳閣
第 17 句因包含“香案,吏”,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香案吏
第 18 句因包含“銀鉤”,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銀鉤
第 21 句因包含“趙璧,重,還”,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趙璧
第 22 句因包含“合浦,珠”,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合浦珠
第 29 句因包含“西園”,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西園
第 29 句因包含“園公”,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園公
第 31 句因包含“靈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靈臺
張文敏公泛舟觀荷圖為詩舲舍人題(丙戌) 清 · 祁寯藻
出處:??亭集卷十
瀛洲墨妙歐虞擅,獨愛羲之親作傳。
長史書名動主知,山陰筆陣開生面。
龍?zhí)⑴P見精神,海岳香光漫比倫。
丹筆已躋三獨坐,奎章還列五詞臣(乾隆圣制《懷舊》詩列文敏于五詞臣之中,詩曰:「書有米之雄,而無米之略。復有董之整,而無董之弱。羲之后一人,舍照誰能若。」又詔許載入松江府《人物志》,國史俾為立傳。)。
當時壇坫推風雅,紅硯宣豪侍金馬。
偶然題扇姓名傳,隨處流觴畫圖寫。
此圖點染出南沙,一葉蓮舟四壁花。
曾記賡歌陪太液,幾經流轉到天涯。
鳳閣舍人香案吏,傳家工學銀鉤字。
搜羅繭紙認云煙,拂拭丹青出都肆。
一朝趙璧返秦關,重見明珠合浦還。
翠蓋尚留擎雨態(tài),黃華仍有傲霜顏。
披圖慨想風流甚,?筆分題樹交蔭。
百年池館付澄懷,一代聲華滿清禁。
回首西園公宴時,飛豪拂素寫新詩。
而今一片靈臺月,猶照朱華冒綠池(壬午春,詩舲以公雍正壬子清明怡園看花詩卷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