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句因包含“謝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謝守
第 19 句因包含“謝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謝守
第 21 句因包含“陶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公
第 21 句因包含“陶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公
第 38 句因包含“青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瑣
第 56 句因包含“逃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逃名
第 56 句因包含“小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小隱
第 58 句因包含“赤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城
第 63 句因包含“獨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獨往
第 19 句因包含“謝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謝守
第 21 句因包含“陶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公
第 21 句因包含“陶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公
第 38 句因包含“青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瑣
第 56 句因包含“逃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逃名
第 56 句因包含“小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小隱
第 58 句因包含“赤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城
第 63 句因包含“獨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獨往
窗中列遠岫賦(以山遠而見如在諸掌為韻) 中唐 · 張仲素
出處: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四
仁者靜而自閒。高其居而閉其關(guān)。爰開窗以列岫。若施障而圖山。邈彼黛巘。當于其間。至若虛牖洞開。連峰向晚。云無心而迥出。鳥厲翼而孤返。初疑鏡里。覺萬象之俱深。又似壺中。見三山之尚遠。洎如雨歇原野。風開薄帷。天道不窺而自見。山光遙麗而增思。謝守臨齋。以觀詠之不足。陶公開卷。則知室是遠而。若薜蘿之在眼。方坐嘯而支頤。杳杳云峰。既自中而玩矣。蒼蒼海嶠。亦孔昭而見之。況復彩翠之容。朝昏是變。將避俗以無悶。殊近知而守見。簾光乍入。增松雪之微明。砌竹旁垂。助林巒之蔥茜。夫其窗也。或飾之以青瑣。交之以綺疏。想取榮于爾室。非助境于吾廬。鑿垣而疊嶂遙列。寓目而幽襟必舒。偶琴酒之樂只。泯色空之豁如。且彼植木玩芳者有時而改。累土為山者有時而始。曷若曲肱隱幾。事幽功倍。垂碧紗而嵐氣共凝。卷宿霧而翠屏常在。是知事有親而逾失。遠而匪疏。徇利爭先之徒。固難知也。逃名小隱之士。或近沽諸。亦何必尋赤城之標。究蓮峰之掌。彼垂堂而是冒。此自牖而可賞。山中人兮。誠不在于獨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