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中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中鵠
第 27 句因包含“穿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穿楊
第 47 句因包含“破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破竹
第 49 句因包含“負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負薪
第 49 句因包含“負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負薪
第 60 句因包含“發(fā),沖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發(fā)沖冠
第 60 句因包含“沖冠,發(f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沖冠發(fā)
第 78 句因包含“天子,垂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子垂衣
第 81 句因包含“南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宮
第 88 句因包含“星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星郎
第 90 句因包含“天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驕
第 91 句因包含“射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射雕
第 95 句因包含“筆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筆陣
第 27 句因包含“穿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穿楊
第 47 句因包含“破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破竹
第 49 句因包含“負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負薪
第 49 句因包含“負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負薪
第 60 句因包含“發(fā),沖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發(fā)沖冠
第 60 句因包含“沖冠,發(f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沖冠發(fā)
第 78 句因包含“天子,垂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子垂衣
第 81 句因包含“南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宮
第 88 句因包含“星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星郎
第 90 句因包含“天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驕
第 91 句因包含“射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射雕
第 95 句因包含“筆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筆陣
觀兵部馬射賦(以藝成而動舉必有功為韻)(821年) 中唐 · 元稹
出處: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七 創(chuàng)作地點:陜西省西安市
大司馬以馳射而選才。眾君子皆注目而觀藝。至張侯之所。乃執(zhí)弓而誓。誓曰。今皇帝制羽舞以敷文德。擇材官而奮武衛(wèi)。兼以超乘者為雄。不惟中鵠者得祭。用先才捷。志亦和平。以多馬為能。故以馬為試。以得鹿為美。故以鹿為正。豈獨武人之利。實惟君子之爭。射者皆曰諾。雖五善之未習。庶一舉而有成。于是馬逸骙骙。士勇伾伾。蓄銳氣。候歌詩。初聽采蘋之章。共調白羽。次逞穿楊之妙。忽縱青絲。旁瞻突過。咸懼發(fā)遲。冀驥足之展矣。翻猿臂而射之。揮弓電掣。激矢風追。方當耦象。決裂麗龜。砉爾摧班。示偏工于小者。安然飛鞚。故無憂于殆而。信候蹄之不爽。則舍拔之無遺。故司射舉旌以效勝曰。爾能克備。我爵可期。賈馀勇者。宜乘破竹之勢。善量力者。當引負薪之辭。由是靡不爭先。莫肯為后。皆曰措柸于肘。十得其九。忝明試者。亦何嘗而不有。破的之術。萬不失一。凡獻藝者。豈自疑于無必。沖冠發(fā)怒。揚鞭氣逸。引滿雷砰。騰凌飆疾。皆窮百中之妙。盡由一札而出。乃知來者之藝。蓋亦前人之匹。若此則蹲甲壯基。揚觶觀孔。信一場之獨擅。終六轡之未總。豈比乎浮云迥度。開月影而彎環(huán)。驟雨橫飛。挾星精而搖動。雖當至理。不忘庸功。天子垂衣。儼鹓行于北闕。夏官司馬。閱騎從于南宮。貢士之程。職思其舉。會款塞五方之俗。觀校埒百夫之禦。得雋為雄。唯能是與。星郎草奏。上獻拱辰之防。天驕解顏。喜見射雕之侶。客獨顧之而笑曰。此蓋有司之拔萃。固非吾君之右汝。我有筆陣與詞鋒。可以偃干戈而息戎旅。司文者聞之而驚曰。爾其自礪于爾躬。吾將獻爾于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