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句因包含“入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入爨
第 48 句因包含“年,大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椿
積薪836年 唐 · 李德裕
 出處: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創(chuàng)作地點:江西省宜春市
此郡巖壑重復(fù)。榛林郁盛。樵采之子。未嘗輟音。往往沿流而下。詣余求售。余因積薪于庭。竊有所嘆。乃為積薪賦。賦曰。
巖居幽遠(yuǎn)。有楚澤放臣。
絕學(xué)以自爨。誠未暇披榛。
顏子飯煤。感萊蕪生塵。
束蘊(一作缊)請火。訪蓬茨善鄰。
乃遇樵客。維舟水濱
余訊之曰。樵采賤業(yè)
常棲隱淪。詩既嘉于刈楚
傳亦嘆于析薪。爾豈延瀨之客。
不取而且貧。又豈叔敖之子。
以好廉而苦辛何乃負(fù)擔(dān)不已。
其生實勤??皖櫽喽鴩@曰。
貴則近禍。富多不仁。
寄跡于此。以養(yǎng)吾真。
大雅知言。信芻蕘之可詢。
既而交加累積高下齊均。
矗若井干。疊似龍鱗
氿泉而無浸。先曲突以斯陳。
茍知防患之術(shù)。終無焦?fàn)€之賓。
長孺昧道。常喻此而求伸
后來高處。亦居上而先焚。
使薪為能言之物。豈容入爨而揚芬。
未若幽崖之側(cè)。糾芳桂之輪。
不近野田之燎。免罹匠者之斤。
霰雪終歲。齊天年大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