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日夜。夢侍晦庵先生坐。俄而象山公至。相與接膝。余謂象山曰。公門學正如人夜坐水中。自謂星月在吾腳底。象山謂晦庵曰。緣公廣論說。致令后生輩疑我。我何嘗如此說話耶。晦庵云。我不曾將公說話說與后生。只是著之文字后生輩自能覷得破耳。象山遂以手指畫余掌作字曰。多言害道。宜無言。若有以密付者然。余曰。此正是禪家莫把金針度與人底言句一般。覺而思之。禪家瞑目注想。求以識心見性。恍惚之間。略見些個影子。便謂有所解悟洞見光明閃爍。萬物皆備于此。而不知其所見者非真道體也。夢中星月之喻。似有此意。但如此取譬。既不曾見之于簡編中。又不曾思之于心慮上。忽于夢寐之際。對陸老發(fā)之。雖未見親切的當。而亦非無義之譫言也。遂記之。將以就正于君子。因次鵝湖欽韻。得二律道所感云 其一 甲辰 明 · 鄭經世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一
巍巍堯德始明欽,精一相傳舜禹心。
大抵問途方適國,未應平地立成岑。
沿門索飯終難飽,把鏡窺花久則沈佛書云。慧多心亂定。久則沈。)
只有明誠兩進,不言來者如今夢中有后生之云。故落句使夫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