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句因包含“抱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抱衾
第 14 句因包含“九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天
第 24 句因包含“楚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楚腰
第 27 句因包含“秦臺,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秦臺鏡
第 29 句因包含“今夕,何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今夕何夕
第 14 句因包含“九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天
第 24 句因包含“楚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楚腰
第 27 句因包含“秦臺,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秦臺鏡
第 29 句因包含“今夕,何夕”,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今夕何夕
歌舞望西陵賦 明 · 姜沆
出處:睡隱別集
心眷眷兮高臺,目眇眇兮西陵。繐維寒兮塵漠漠,虛幌開兮風泠泠。感王幾之遺令,載言歌之舞之。望不極兮君不來,使我心兮苦復(fù)苦。念絲蘿之脆質(zhì),夙承恩于輦前。倚闌干之十二,隊玉貌之三千。抱衾裯于中宵,落咳唾于九天。瞻數(shù)仞之崇臺,翔半空之金雀。可與子而同夢,冬之夜而夏日。方畫眉之未了,幾恩詔之催促。為君兮嬌歌,動春風之妙曲。為君兮慢舞,飄一握之楚腰。何惠妾之莫冬,奄君王之中途。鏡已缺于秦臺,香亦銷于故篋。今夕兮何夕,月朝兮而望日。尋平生之供奉,作向來之歌舞。歌有恨兮誰為聽,舞有情兮誰即睹。羨松柏之無知兮,痛臺榭之依曩。袖自遲于愁翻,聲欲咽于恨唱。漳河東兮不復(fù)西,肯此恨之有終。茍死者之有知,寧殺身而相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