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黃,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黃陳
第 12 句因包含“二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老
第 22 句因包含“子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野
第 25 句因包含“文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君
第 28 句因包含“詩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詩仙
第 28 句因包含“詩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詩窮
第 12 句因包含“二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老
第 22 句因包含“子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野
第 25 句因包含“文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君
第 28 句因包含“詩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詩仙
第 28 句因包含“詩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詩窮
溪西丈借吾釰南八十后集去??磾?shù)日還之曰吾詩之健。不減放翁。自今無以石洲目我。故戲作前后八十四歲詩翁歌。卻呈求一笑 清 · 趙裕壽
出處:后溪集卷之四
鄰有八十四歲之詩丈,自謂可配五百年前陸放翁。
吾獨(dú)謂公之頑健勝劍南,詩則是蘭苕翡翠之鴨江東。
公以陳黃降我評(píng),紛紛爭訟盧仝馬異之異同。
一日借我務(wù)觀季集去,意欲相掎鯨力于陳卷中。
陸翁彷佛來酣戰(zhàn),撚擻白須逞英風(fēng)。
終然八十馀合無勝負(fù),始信二老一體難雌雄。
后生敢論老石洲,前身果是陸大蓬。
公無苦貶江西派,我今敬歸南渡宗。
別有覷公神明過陸處,懺吾輕薄貢新忠。
沈園風(fēng)情錦城詞翰,此皆蜀幕少年事。
老歸越后緣都空,子野鶯鶯徵仲蠅頭。
皆古人八十后事,陸翁所無而有于公。
不有文君畫山筆,何能助公墨妙老去愈妍工。
敢就同中異處目兩公,公則詩仙而放翁徒詩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