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閉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閉戶
第 3 句因包含“乘興,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興
第 7 句因包含“廣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廣文
第 8 句因包含“尺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尺素
第 13 句因包含“洞天,三十,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洞天三十六
第 20 句因包含“天,披霧”,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披霧
第 26 句因包含“錦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錦囊
第 31、32 句因包含“韓愈,文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愈文章
第 36 句因包含“金聲,擲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聲擲地
第 37 句因包含“能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能詩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搔背,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搔背
第 45 句因包含“袖里青蛇,飛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袖里青蛇
第 49 句因包含“南州,高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州高士
第 50 句因包含“徐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徐庾
第 55 句因包含“文字,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字飲
第 3 句因包含“乘興,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興
第 7 句因包含“廣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廣文
第 8 句因包含“尺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尺素
第 13 句因包含“洞天,三十,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洞天三十六
第 20 句因包含“天,披霧”,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披霧
第 26 句因包含“錦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錦囊
第 31、32 句因包含“韓愈,文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愈文章
第 36 句因包含“金聲,擲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聲擲地
第 37 句因包含“能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能詩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搔背,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搔背
第 45 句因包含“袖里青蛇,飛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袖里青蛇
第 49 句因包含“南州,高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州高士
第 50 句因包含“徐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徐庾
第 55 句因包含“文字,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字飲
天啟元年春三月初七日。自鹿峰還棲。頹臥蒲團。午睡初醒。忽村童袖傳孫季進在汶州相邀之書。驚喜促駕馳到。梅南,季進與茂伯,新之。已向小有亭矣。遂追往琴灘。則李士厚,蔡明甫,呂敬伯,郭汝叔,郭興伯,李子靜,蔡汝干,徐敬哉。亦皆來會。主人盛備酒饌以娛賓。一堂皆親知也。喜心翻倒。未暇通名。徑自排戶而入。賓主歡迎。攜手上堂。江山花木。盡是詩酒之興。以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為韻。分得雨字三十三句 明 · 李燉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壺峰先生文集卷之二
一慵縛兩腳,閉戶了昏暮。
昨晚偶乘興,暫試尋山屨。
歸來臥孤村,寂寞誰與晤。
忽驚廣文老先生,汶上相邀寄尺素。
木枕蒲團午睡馀,大嶺促鞭羸驂度。
梅南村里不見君,追君直過琴灘渡。
清虛三十六洞天,小亭高會皆親故。
心翻意倒足自趨,未暇通名徑排戶。
群賢政懷跫然音,滿堂黃色各眉宇。
一笑相攜倚天囪,披霧清談交玉麈。
汀洲芳草節(jié)已闌,簾外落花紛紅雨。
坐撒風光供幾席,江山與我誰賓主。
青春佳興自跌宕,錦囊清債良優(yōu)裕。
遂取唐詩二六字,分與十二人題句。
翰林(指茂伯)仙筆驅造化,影可捉兮風可捕。
評事(指新之)文章苦捷敏,遒語亦足驚韓愈。
馬陵道中白書手(指季進),又入騷壇發(fā)萬弩。
隴西公子(指士厚)動驚俗,擲地金聲矜獨步。
能詩長吉(指子靜)將進酒,玉脂亂泣烹龍釜。
麻姑搔背舊仙侶(指吉仲),饤盤好擘金麟脯。
小難(指明甫)詩不數(shù)蘇州,工篆馀風傳父祖。
夢吟四句字子華(指汝干),恨不移家酒中住。
袖里青蛇何許客(指敬伯),浪吟飛過春江浦。
汾陽耳孫(指汝叔興伯)兩俊髦,健筆直欲凌鸚鵡。
南州高士(指敬哉)最年少,一時詩體稱徐庾。
嗟余伎窮如老伶,短袖安能隨善舞。
旁觀非欲擬巧匠,外重惟應內已懼。
幸忝諸公文字飲,免使退之嘲蚊聚。
開懷曠達共觴詠,觸目絕勝難名數(shù)。
只恨腰笏無易于,俗塵曾浼青松樹。
且可高吟置此事,眼前一醉良先務。
今朝得意不盡嘆,明日相思無柰苦。
為君聊復一伸之,白沙翠竹江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