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環(huán)堵”,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環(huán)堵
第 28 句因包含“昆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昆陽
第 29 句因包含“涿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涿鹿
第 37 句因包含“弦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弦歌
第 78 句因包含“蛙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蛙黽
第 113 句因包含“止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止棘
第 141 句因包含“知魚”,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知魚
蛙鳴 明 · 張維
 出處:溪谷先生集卷之一
仲夏之月,霪霖浹旬。
潢潦汎濫,后土沈湮。
所子屏居西郭委巷,環(huán)堵之宮,翳于蓬藋
連以幽藪,帶以污瀆。
奧草薈蔚泥濘漠漠。
群蛙據(jù)焉,為其窟宅。
生育繁息,厥麗不億。
乘時得意,叫呶自嬉。
命儔引類,張頷樹頤。
齊聲合響,若訌若爭。
閤閤殷殷,靡晦靡明。
似夫萬戶之聚,梁齊之都。
轂擊肩摩喧闐九衢。
又如昆陽之戰(zhàn),涿鹿之師。
鼓噪轟天,車騰馬馳。
蓋默所子避喧習(xí)靜自適牢騷闃寂之域。
卒然聞此,形神不攝。
視聽煩惑,弦歌中輟。
佔畢廢閣,瞑不安榻。
坐不怗席,若狂若酲。
瞀亂陫側(cè)方將蟈氏健仆。
灑灰之方,兼箠抶之策。
群丑殲殄,靡易種遺育。
去所憎于耳目然后得以媮快。
固有不如意者,獨沈吟而永喟。
有過而哂者曰:甚矣,子之惑也。
蓋未通乎人理之變,與夫物性之適者也。
芒蕩大包萬類并生。
稟形受氣,天機自鳴。
各率其性而宣其情,非以供乎吾人之瞻聆。
等是人也,好惡亦殊。
咸池九韶要妙,猶見非于墨氏之徒。
子安能使蠢動之夥,聲形之繁,舉以充子之娛樂
彼又安能易已之性,枉己之天,惟以悅子之耳目。
且夫最靈之族,衿裾之列。
心聲所發(fā),可惡非一
子胡不察,蛙黽是誅。
略舉梗槩,可推其馀。
烏乎隱,躗言滋起。
澤偽亂真,飾似混是。
祗園之教,稷下之辯。
百氏競馳,雷奔浪卷
簧鼓宇宙眩亂黝堊。
蛙有是哉,乃蟊乃賊。
神徂圣伏,大雅委地。
妖音促響,衒淫售異。
雕鎪月露,啽哢飛走。
華屏實,傳訛襲陋。
嘲啾聒亂,正聲以斁。
蛙有是哉,乃蠱乃蠹。
讒人罔極,緝緝翩翩。
謠諑是工,敗類戕賢。
顛倒正邪,變亂是非。
文奸濟惡,以逞其私。
止棘之蠅,詩人所疾。
蛙有是哉,乃鬼乃蜮。
凡茲數(shù)者,亂之源而偽之的。
大足混淆道術(shù),小足覆敗家國。
仁人志士痛心切骨,思欲拔本塞源。
已其禍亂,而不可得者也。
若蛙者,陰陽賦其氣,造化成其質(zhì)。
生于泥淖,處于污澤
跳梁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隙。
自在而鳴,群和互答。
無求于人,不忤于物。
喧鬧可厭亦何夫吾人之叫呼歡謔。
物我一致各自其所而樂其適。
在昔達者知魚之樂。
亦有先正若張、朱氏,喜驢鳴愜心,聞蟬聲而醒耳,樂吾之樂。
而與物同,蓋默通乎至理。
子本身而異物,滯根而厭塵。
不知天籟之均寓,通塞同源
必欲殄天物而逞吾志,無乃蔽于理而傷于仁者耶。
抑且細(xì)娛而遺大患,除小惱而恬巨害,徒知惡蛙鳴之鬧吾耳。
不念夫大蛙大鬧之為可惡大者,類之不充,何其昧耶。
言未卒,默所子矍然意下,形慹神癡。
搭然無語穆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