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戒 清 · 李溆
皇圓方之理氣兮,賦性情于萬物。
曰一動而一靜兮,寔萬變之所出。
斯善惡之不一兮,驗清濁之純駁。
惟操存與省察兮,心自然而中和。
四端以之不微兮,七情以之不差。
四與七其得當兮,驗本然之通明。
曰博文而約禮兮,寔圣賢之所程。
撮綱領(lǐng)而槩論兮,要莫要于敬誠。
惟誠敬之為德兮,是終始于四德。
誠分論而忠恕兮,敬合言曰主一。
信人人而尊主兮,詎亂常之可憂。
嗟我言之不昧兮,愿潛心而靜求。
紛人家之上下兮,多失道而敗度。
盍求通于圣經(jīng)兮,思各盡于自處。
勿自欺而欺人兮,遠佞人之讒諂。
肆下情之無惑兮,知所避而不犯。
愛服而敬恭兮,怨何從而或生。
下之道當如之何兮,在愛敬之誠。
以父母心為我心兮,不敢私其形。
凡百之奉養(yǎng)兮,必于至情。
視于無形兮聽于無聲,當其財用兮不敢有已。
當其飲食兮問其所與,追遠而報本兮敬爾祀事。
宜爾室家兮樂爾妻子,和爾兄弟兮睦爾親戚。
厚爾鄰里兮禮爾賓客,上心喜樂兮順之而已。
莫此之大幸兮,善莫善于此。
若或人倫之不幸兮,有家變之難狀。
彼讒人之罔極兮,事反覆而欺罔。
浸潤與膚受兮,離間于上下。
茍或如讒人之所言兮,雖萬死其固宜。
茍或讒言之失實兮,是生疑于不疑。
不自返而善處兮,致下情之罔措。
罪無地而可容兮,情無處而可訴。
哀菀悒而怨慕兮,日呼泣于旻天。
何上心之不悟兮,非所怒而怒焉。
任妾婢而間之兮,以至疏而易親。
恣凌辱而不察兮,壞孽嫡與上下之名分。
倘若此而不已兮,豈變亂之可止。
欲悛改而盡道兮,盍自訟而反己。
毋留慍懥而害仁兮,須密察夫理。
恢度量而寬弘兮,主公明而不貳。
體下情而懇曲兮,若保襁褓之赤子。
惟玆浸潤膚受其不行兮,固前哲之與眾異。
夫何不愛之以至誠兮,不誨待以禮義。
猶信讒而然疑兮,致情意之阻隔。
畏人言之議己兮,內(nèi)含而外飾。
使邪言縱橫于暗中兮,密附耳而聽納。
何操心之昏弱兮,不能猛省而嚴卻。
是若婦人之所為兮,豈禍亂之能息。
斯若欲免斯過兮,必其有古之則。
其則如何兮,思之則不難乎得其宜。
審而又審兮,眷斯戒而毋忽。
曰妾婢若摘下之過兮,詳慎而審察。
茍或妾婢言之可疑兮,合推窮而得情。
茍或適孽子女言之可疑兮,愛而能察其奸萌。
雖魑魅與魍魎兮,無所逃于鑒明。
設(shè)若間言之不誣兮,亦可布告于十目。
可責而責勵兮,可誅而誅罰。
使不得乘暗昧而謠諑兮,孰不服其明直。
彼忮猜巧佞之人兮,慮有害而無益。
必諒夫公義之所在兮,有所畏而自檢攝。
紛藏形而革面兮,渠敢祟乎奸孽。
親疏位而分定兮,有何疵之可抉。
我盡此而下猶不悔兮,是謂不肖之下。
彼不肖之下兮,何所施而不可。
然至情不可以遽絕兮,審姑教而示責。
是在上之至道兮,雖圣哲其不易。
何后世之不然兮,心狐疑而莫察。
違明睿而包容兮,使至親而罔極。
夫何好此媚附兮,創(chuàng)無根之讒路。
茍自正而好禮兮,反厭苦而赍怒。
冥汝行其觸機兮,宜汝足之多蹶。
夫何不恕而寬容兮,昧不察于情曲。
雖下情之慕切兮,頓邁邁而不顧。
他人或慰勞乎下兮,申申其懇苦。
嗟汝身之孑孑兮,憫汝誠之無訴。
懷戚戚而力竭兮,夫孰察而憐悶。
既汝心之自歉兮,詎何望其恤戀。
何棄肢體而不收兮,曾行路之不如。
茍手足之不仁兮,豈形體之獨伸。
必汝自反曰余有罪兮,何敢議夫子而心非。
隳職事而未盡兮,宜咎責之叢而。
蓋由奸妾婢之讒兮,反信而不疑惑然。
彼在下之人兮,亦無如之何。
若妾婢自量其罪積兮,慮后日之罹殃。
廣植黨而求濟兮,乘暗昧而搆成。
計敗露而落虛兮,襲舊過而猶未改。
紛飛謗于遠近兮,欲賣人而自賣。
只自取其苦梗兮,有何心之可快。
懷怨恨而憤憤兮,空費思而無益。
曰上之外我兮,誤信讒而疑怒。
不盡心于保養(yǎng)兮,不順旨而肆忤。
遏上欲而不從兮,肆逞我之所欲。
愛財貨而吝惜兮,又重之以暴虐。
散馀財而行賂兮,誘上婢而濟欲。
遣妖婢而覘察兮,乘昏夜而帖壁。
伺動靜而乘釁兮,恣吹毛而造訕。
樂陷上于不測兮,使不容于人間。
罔導(dǎo)之以正道兮,巧諂媚而引慝。
蠱上心而癖痼兮,又重之以勒脅。
成人之過猶不可兮,又況陷上而成惡。
凌人尚猶不可兮,又況?上而違逆。
是謂無上與迎上兮,罪固當于大辟。
嗟人家之在下兮,宜效法于曾參。
勿望上之厚我兮,無不是底非心。
上之不愛兮,于我何加。
雖逢怒而克敬兮,敬聲容而溫和。
若此則上下交盡兮,寧失道而顛錯。
順上下而無愧兮,免鬼神之深責。
德可質(zhì)于前圣兮,法可傳于后賢。
嗟人家之上下兮,各免過而勉旃。
亂曰:道理無窮兮,上下各盡兮。
誠心自訟兮,改過不吝兮。
質(zhì)諸鬼神兮,達諸天地兮。
生無愧兮,死無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