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瓊琚”,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瓊琚
第 4 句因包含“和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和鳴
第 8 句因包含“幽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幽貞
第 12 句因包含“詩眼”,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詩眼
第 26 句因包含“高,樓,百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尺樓
第 29 句因包含“唱,陽春曲,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陽春曲
第 4 句因包含“和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和鳴
第 8 句因包含“幽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幽貞
第 12 句因包含“詩眼”,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詩眼
第 26 句因包含“高,樓,百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尺樓
第 29 句因包含“唱,陽春曲,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陽春曲
亦梅回自燕京。傳示吳子珍(懷珍)朝鮮李君歌題程稚蘅為余作造山樓圖者。詞致清雋。獎許逾分。賦此以謝之(丁巳) 清 · 李尚迪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恩誦堂集續(xù)集詩卷四
延陵世胄多吾友,蘭雪(吳嵩梁)曾主騷壇盟。
清如(吳嘉泉)伯锳(吳國雋)與偉卿(吳贊),佩玉瓊琚相和鳴。
子苾(吳式芬)金石冠英(吳俊)畫,又得賓岑(吳煒)書擅名。
石華(吳蘭修)消息五羊城,名山著述葉幽貞。
白首懷人天萬里,舊游落落如晨星。
亦梅昨日自燕返,傳到新詩眼忽青。
馀杭詩客子珍子,恨未當(dāng)時一識荊。
墨緣已與君家重,況是神交慰暮齡。
君寧知我何為者,乃有饒舌程稚蘅。
稚蘅為寫山樓卷,徵題大作一揮成。
澹似梅花論氣味,凈于冰雪見聰明。
縞纻遺風(fēng)千載下,獨(dú)慚推挹太過情。
雙擎高揭山樓壁,山樓百尺增崢嶸。
新詩舊扁同輝映,借問安否老滇生(樓扁為許滇生總憲隸書也。)。
樓頭唱斷陽春曲,伐木聲中黃鳥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