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六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鰲
第 4 句因包含“海,蓬壺方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蓬壺
第 7 句因包含“混沌,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混沌鑿
第 12、11、12 句因包含“石,女媧,五色,補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補天
第 15 句因包含“金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雞
第 19 句因包含“鐵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鐵笛
第 20 句因包含“柳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枝
第 24 句因包含“探,禹,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探禹穴
第 4 句因包含“海,蓬壺方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蓬壺
第 7 句因包含“混沌,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混沌鑿
第 12、11、12 句因包含“石,女媧,五色,補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補天
第 15 句因包含“金雞”,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雞
第 19 句因包含“鐵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鐵笛
第 20 句因包含“柳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枝
第 24 句因包含“探,禹,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探禹穴
東歸謠送貝仲琚回吳中 元末 · 方行
天目青逾藍,上有危峰橫空插漢高巉巖。
滄海深莫測,下有六鰲迭負蓬壺方丈于其側。
山峻極兮水波瀾,千盤萬折行路難。
愁看混沌開鑿處,尚有斧跡留人間。
殳山仙翁發(fā)如雪,胸蟠太和吐日月。
手中鍊石輕女媧,五色曾將補天裂。
憶聞羽客從之游,青霞光亂云錦裘。
金雞叫海白日慘,桂樹四落空山愁。
昔年寒月照樽俎,明珠百斛輕于土。
君山鐵笛悲向人,羞殺堂前柳枝舞。
君歸東吳懷故廬,明星古宅非吾居。
會稽泱漭浙江險,誰探千載太史禹穴之遺書。
興因東歸發(fā),遂作《東歸謠》。
他年相憶五情熱,應知淚濕雙龍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