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禹,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禹跡
第 15 句因包含“仙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仙源
第 15 句因包含“仙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仙源
一枝春 四瀆合流 現(xiàn)當代 · 沈軼劉
 押詞韻第十四部
南北黃淮,五千年禹跡忽忽消淡。
懷襄舊史萬古付誰循覽。
湯湯漢水,縱高轡二流能攬。
衣帶舉、雙綰江河,放出四川修攬。

丹波最先分擔。
方城兩肘,無支祈膽。
東來隘口,竟啟大荒奇坎。
仙源勢遠,向青瑣、咒開蒼毯。
楚、遙系京交,去檣霧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