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付重離后,身隨十圣仙。
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方丈言虛設(shè),華胥事眇然。
觸鱗曾在宥,偏哭墮髯前。
⑴ “國付”二句:指唐憲宗傳帝位于唐穆宗后仙駕而去。重離,《易·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笨追f達(dá)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薄峨x》卦為離上離下相重,故以之指太陽。古代又以皇帝喻日,故亦稱皇帝為重離。十圣:指唐憲宗之前十代皇帝,即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
⑵ 北辰:指北極星?!墩撜Z·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氨睒O謂之北辰?!?/div>
⑶ 虞泉:即虞淵,相傳為極西之水域,日落其中?!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日至于虞淵,是為黃昏?!?/div>
⑷ 方丈:古代傳說中三神山之一。晉王嘉《拾遺記·高辛》:“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州也。形如壺器。”
⑸ 華胥:《列子·黃帝》:“【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黃帝既寤,怡然自得?!?/div>
⑹ 觸鱗:謂觸犯皇帝之怒?!俄n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痹阱叮骸肚f子·在宥》:“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郭象注:“宥使自在則治,治之則亂也?!背尚⑹瑁骸板?,寬也;在,自在也。……《寓言》云:聞諸賢圣任物自在寬宥,即天下清謐?!贝酥笇掑丁?/div>
⑺ 墮髯:指憲宗仙逝而去。參下文“鼎湖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