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句因包含“嗟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嗟來
第 52 句因包含“蟬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蟬鬢
第 72 句因包含“北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邙
第 90 句因包含“六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110 句因包含“終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終焉
第 52 句因包含“蟬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蟬鬢
第 72 句因包含“北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邙
第 90 句因包含“六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110 句因包含“終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終焉
魂拾跡(某族傳說:人之亡也,其魂必返舊地,凡平生所歷,皆必重行,蓋欲盡拾生前所遺足印,囊而去之。予自書中睹此,寥寥數(shù)語,不識其義,而其狀棖觸予心,因?yàn)?/span>衍之) 當(dāng)代 · 盧青山
出處:死亡集[二零零一年]
魂兮歸來。
及予之生兮,肆游走于諸方。
迨予之滅兮,悵馀懷之未忘。
棄予狼犺之軀于山阿,曳予魂兮飄飄而回翔。
役深秋之幽風(fēng)兮以為予導(dǎo),秉不昧之一靈兮以為吾韁。
晝荒渺之長夜,燭冷螢之微光,杳予歸兮恍茫茫而歸乎故鄉(xiāng)(一解)。
魂兮歸來。
昔予之生兮,徒馳驅(qū)而迷乎南北。
今予既亡兮,猶此痛之未息。
曰予歸兮歸予之舊國,悲來拾兮拾予平生之行跡(二解)。
魂兮歸來。
開我舊闥,立我床隈。
此予呱泣,擁母之懷。
口莫能語,足莫能抬。
眷哉予母,始啟予步。
握予之足,導(dǎo)予以語。
維右維左,顛仆坎坷。
迨予成行,搖曳如跛。
檻不為限,籬不為鎖。
出庭院而尋乎村鄰,結(jié)同儕而為夥。
攀道樹之鳥巢,戲爭斗以陣彼我。
嗟來拾兮何足跡之琳瑯,揣予懷兮猶馀溫之未殤。
量以目兮其形不及指長,親以嗅兮味乳臭之前香。
此予生之初兮行之始張,遷以往兮遂履不歸之窮航(三解)。
魂兮歸來。
歸乎東阿之麓兮,倚乎桑側(cè)。
昔予所歡兮,會乎桑北。
蟬鬢綠兮盈桑之色,跂而待兮其心之熾,紛其跡兮胡零亂而惶急。
歸乎南陌之疇兮,風(fēng)翼其苗。
此予之耕兮,共蹇牛之勞,食妻子兮誰復(fù)能逃。
猶揚(yáng)臂兮欲斥,悵空手兮無鞭梢,淚忽作兮瀉予舊跡之深槽。
歸乎西山之顛兮,愴予心骨。
此予送兮,兒女之遠(yuǎn)別。
羽之豐兮必遠(yuǎn)飏,待不來兮望不絕。
日空陟兮日空下,勞往返兮予骎骎而至于耄耋(四解)。
魂兮歸來。
歸乎北邙之丘兮遲遲其行,履予舊跡兮緬予舊生。
生之已兮既從此征,征而往兮大黑之蒙冥。
謂行世兮如行夜山,潛百險兮無一安。
人各有私兮私其私,罟與蜮兮孰予憐。
錯訐謗兮交譏訕,日相逐兮如影纏。
莫予惜兮亦莫予識,徒攖其鋒兮溷囂雜。
胡為夫遺跡于其間,生為辱兮死復(fù)為其踐踏。
愛予生兮惜予之跡,拾而歸兮日與魂相狎(五解)。
魂兮歸來。
歸于南北東西之外,歸乎六合九垓;
時空之所屆兮,莫非予之昔來。
三步一壑兮五步一歧,迷所向兮惑其裁。
凡所至者靡不悔,凡所欲往靡不乖。
左可探兮右復(fù)誘,進(jìn)既陷兮退亦摧。
有所覓兮卒不得,時既久兮予亦不知欲何為。
雖有足兮無異縛,跋涉予百年兮實(shí)飄蕩而無歸。
拾此傷痛之跡兮予乃今始得真歸,決將往兮矢不重回(六解)。
魂兮歸來。
臨歸而反顧,瞻舊跡之無馀。
詫新跡又叢生,紛漫漫于來衢。
拾跡終焉留跡,何循轉(zhuǎn)而如輪驅(qū)。
欲拾將安所拾,欲歸將安所歸乎。
抱舊跡以慟哭,立終古之迷涂(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