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流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流觴
初至郡講禊飲江上夜歸賦此 南宋 · 馮伯規(guī)
七言律詩 押支韻
身墜千峰不自知,尚修故事水之麋。
真居峻嶺崇山下,又過綠陰子時。
幻出流觴頃刻款留歸棹娛嬉。
史君澹泊民樂,先賦豐年一首自注一春不雨。余到官之日雨、故末句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