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45,分9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龍城守
守玄(又作:子云自守)
攜觴王太守
守長門
安能守筆硯
合浦名邦風流太守
王陽守親
守窮轍(又作:波臣守轍)
病太守
神呵鬼守
守桂叢
埋輪守
先生守苜蓿
懸車守
侯芭守子云
典故  
漢飛將
   
醉尉呵
  
醉尉嗔
   
龍城守
  
灞陵老將
 
灞亭誰畏李將軍
 
耽酒尉
 
犯夜醉歸
 
呵止故將軍
 
輕鞭犯夜
 
亭逢李廣騎
 
小尉呵
 
夜行觸尉
  
醉尉怒呵
 
灞陵故將軍
 
困醉尉
 
輕鞍犯夜
 
亭逢李廣
 
醉尉呵李廣

相關人物
李廣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頃之,家居數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閒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列傳〉~2443~
數歲,與故潁陰侯屏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刮驹唬骸附駥④娚胁坏靡剐校喂室?!」宿廣亭下。居無何,匈奴入遼西,殺太守,敗韓將軍。韓將軍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上書自陳謝罪。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司馬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征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zhàn)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伏;是以名聲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鄰國』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于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將軍其率師東轅,彌節(jié)白檀,以臨右北平盛秋?!箯V在郡,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數歲不入界。

簡釋

故將軍:指舊時之將軍,或喻失勢之人。宋陸游《余為成都帥師參議成將軍漢卿相從無虛日為賦此詩》:“山中豈識故將軍,但怪英姿凜不群?!?/p>

灞陵夜獵:指舊有權位已失,受人欺侮。唐李商隱《少年》:“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蓬?!?/p>

飛將:指李廣?;蚍褐蛤斢律茟?zhàn)的將軍。唐王昌齡拙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醉尉:指勢利小人。唐杜甫《南極》:“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p>


例句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李商隱 舊將軍

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 杜甫 南極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楊炯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

灞陵老將無功業(yè),猶憶當時夜獵歸。 羅隱 題新榜

伊陽耽酒尉,朗詠醉醒新。 賈島 送李登少府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長孫無忌 霸橋待李將軍

朱門無復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駱賓王 帝京篇

雪滿衣裳冰滿須,曉隨飛將伐單于。 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

漢家飛將下天來,馬箠一揮門洞開。 劉禹錫 平蔡州三首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遠。 嚴武 軍城早秋

行聞漢飛將,還向皋蘭宿。 寇泚 度涂山

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 常建 吊王將軍墓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李白 古風五十九首

身承漢飛將,束發(fā)即言兵。 李益 赴邠寧留別

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筑壇。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

弟兄間世真飛將,貔虎歸時似故鄉(xiāng)。 楊巨源 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

虜塵如霧昏亭障,隴首年年漢飛將。 溫庭筠 遐水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 出塞二首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皎然 從軍行五首

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濕貂裘。 翁綬 雨雪曲

雙旌漢飛將,萬里授橫戈。 郎士元 送李將軍赴定州

典故
草太玄
 
子云玄
 
草玄人
  
白首太玄經
  
草玄徒
 
辛苦作太玄
 
白發(fā)翻經
 
漢閣磷緇
  
雄文獨玄
 
子云自守

相關人物
揚雄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列傳下〉~3565~
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虺靶垡孕邪?,而雄解之,號曰解嘲。其辭曰:……揚子曰:「……仆誠不能與此數公者并,故默然獨守吾太玄?!埂垡圆∶?,復召為大夫。家素貧,耆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剐坌Χ粦?/span>

例句

空憶去年春雨后,燕泥時污太玄經。 儲嗣宗 小樓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風。 包融 和陳校書省中玩雪

一尉便垂白,數年唯草玄。 岑參 送顏少府投鄭陳州

偶來乘興者,不值草玄人。 張九齡 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韻詩見贈以此篇答焉

更有垂簾會,遙知續(xù)草玄。 戴叔倫 問嚴居士易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義尋來醉復醒。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誰憐草玄處,獨對一床書。 李嶠

晚節(jié)覺此疏,獵精草太玄。 李白 留別廣陵諸公

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 杜甫 酬高使君相贈

往歲疲草玄,忘年齊舉白。 權德輿 奉和崔評事寄外甥劉同州并呈杜賓客許給事王侍郎昆弟楊少尹李侍御并見寄之作

閉關草玄者,無乃誤為儒。 權德輿 建除詩

侍從推玄草,文章召虎賁。 武平一 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

草玄門似山中靜,不是公卿到不開。 殷文圭 題胡州太學丘光庭博士幽居

草玄寄楊子,作賦得蕪城。 皎然 兵后與故人別予西上至今在揚楚因有是寄

兩床苮席一素幾,仰臥高聲吟太玄。 皮日休 苦雨雜言寄魯望

珍重珠璣兼繡段,草玄堂下寄揚雄。 羅隱 寄酬鄴王羅會公五首

草玄良見誚,杜門無請托。非君好事者,誰來顧寂寞。 韋應物 閑居贈友

古氣參彖系,高標摧太玄。 韓愈 送靈師

舉目無非白,雄文乃獨玄。 韓愈 酬藍田崔立之詠雪見寄

玄草終疲漢,烏裘幾滯秦。 駱賓王 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

草玄今已畢,此外復何言。 高適 贈杜二拾遺

典故
醉菊花
  
陶令酒
 
彭澤酒
 
陶潛酒
 
醉東籬
  
無錢對菊
 
陶家酒
 
王弘送酒
 
陶潛杯
  
陶宰酒
 
攜觴王太守
 
淵明把菊
 
送酒無人
 
淵明醉倒
 
淵明風流
 
淵明重九
 
籬邊悵望
 
淵明愛重九

相關人物
陶潛
 
王弘


《藝文類聚》卷四〈歲時部中·九月九日〉~8~
南朝宋·檀道鸞《續(xù)晉陽秋》曰。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陶潛傳〉~3068~2~
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

簡釋

白衣酒:喻飲酒,或喻菊花。唐羅隱《菊丶“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p>


例句

一叢黃菊地,九日白衣人。 劉方平 寄隴右嚴判官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避世歌芝草,休官醉菊花。 劉長卿 贈元容州

漉酒有巾無黍釀,負他黃菊滿東籬。 司空圖 五十

醉坐自傾彭澤酒,思歸長望白云天。 孟浩然 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

酒邀彭澤載,琴輟武城彈。 孟浩然 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為報使君多泛菊,更將弦管醉東籬。 岑參 九日使君席奉錢衛(wèi)中丞赴長水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崔國輔 九日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李嘉祐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李白 九日登山

雖游道林室,亦舉陶潛杯。 李白 陪族叔當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重入遠師溪,誰嘗陶令酒。 李端 慈恩寺懷舊

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 李賀 昌谷詩

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 李郢 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杜審言 重九日宴江陰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杜甫 復愁十二首

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逢袁紹杯。 杜甫 秋盡

不見攜觴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參軍。 權德輿 九日北樓宴集

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 溫庭筠 贈鄭處士

白衣今送酒,若個是陶家? 王勃 九日

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王昌齡 九日登高

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 王維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皇甫冉 重陽日酬李觀

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皇甫冉 重陽酬李觀

黃菊陶潛酒,青山謝公妓。 皮日休 奉獻致政裴秘監(jiān)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家貧陶令酒,月俸沈郎錢。 韓翃 送金華王明府

今朝陶令宅,不醉卻應難。 顧非熊 萬年厲員外宅殘菊

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 高瑾 晦日重宴

紅葉寺多詩景致,白衣人盡酒交游。 高駢 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典故 
千金賦
  
長門閉
 
換黃金
 
長門買賦
 
辭金屋
  
閉長門
 
黃金買詞賦
  
守長門
 
長門深閉
 
長門事
 
長門盡日
 
換笑
 
冷落長門
 
倚長門
 
長門心
 
閉阿嬌
 
長門泣
 
百斤買賦
 
詞賦得黃金
 
賦換黃金
 
漢殿長門
 
臨邛賣賦郎
 
買詞人賦
  
買新賦
 
能賦受黃金
 
千金求賦
 
壽相如
 
苔沒長門
 
文園詞賦
 
長門不惜金
 
長門宮里人
 
長門離恨
 
長門望幸心
 
長門夜悄
 
詞金闕
 
黃金達相如
 
金屋賦
 
買賦臨邛
 
無金買賦
 
長門費萬金
 
長門每人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司馬相如
 
陳皇后


《昭明文選》卷十六漢·司馬長卿(相如)《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span>

簡釋

千金賦:喻作品極有價值。金元好問《白屋》:“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p>

長門泣:喻失寵后的凄怨心情。南朝梁何遜《揚州法曹梅花盛開》:“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p>


例句

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 元好問 白屋

雖然不似王孫女,解愛臨邛賣賦郎。 崔玨 有贈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扇詩。 張窈窕 寄故人

買得千金賦,花顏已如灰。 曹鄴 代班姬

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李白 白頭吟

翻悲因買賦,索鏡照空輝。 梁锽 長門怨

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盧汝弼 薄命妾

阿嬌得似紅兒貌,不費長門買賦金。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八

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動越吟。 羅隱 送進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扇恩情日日疏。 羅隱 閑居早秋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虞世南 怨歌行

展轉令人思蜀賦,解將惆悵感君王。 韋莊 宮怨

宮買長門賦,天迎駟馬車。 魏萬 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

典故   
封侯相
 
燕頷封侯
  
班筆擲
 
班超束書
 
擲筆
 
安能守筆硯
 
定遠見棄
 
相關人物
班超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班超〉~57~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jié)。然內孝謹,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其后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四]而當封侯萬里之外?!钩瑔柶錉?。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久之,顯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yǎng)老母」。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后坐事免官。

簡釋

投筆:指棄文就武。唐魏征《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例句

班筆行看擲,黃陂莫漫澄。 元稹 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

赴敵甘負戈,論兵勇投筆。 劉長卿 吳中聞潼關失守因奉寄淮南蕭判官

朅來投筆硯,長揖謝親族。 劉長卿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年少不應辭苦節(jié),諸生若遇亦封侯。 嚴維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

擲筆不作尉,戎衣從嫖姚。 姚合 送任畹評事赴沂海

封侯應不遠,燕頷豈徒然。 岑參 送張都尉東歸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岑參 銀山磧西館

看取不成投筆后,謝安功業(yè)復何如。 崔涂 東晉

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 崔融 塞垣行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 張宣明 使至三姓咽面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 張說 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

龍泉恩已著,燕頷相終成。 張說 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嘗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張謂 同孫構免官后登薊樓

昔去驚投筆,今來分掛冠。 李商隱 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寄劉韋二前輩二公嘗于此縣寄居

封侯萬里者,燕頷乃徒勞。 李頻 送許棠歸涇縣作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杜甫 后出塞五首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鞍。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將軍欲定遠,見棄不應賒。 楊師道 詠硯

武人榮燕頷,志士戀漁竿。 權德輿 送山人歸舊隱

壯懷空擲班超筆,久客誰憐季子裘。 殷堯藩 九日

何言投筆去,終作勒銘回。 沈佺期 塞北二首之二

多君有奇略,投筆佐元戎。 獨孤及 送游員外赴淮西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王昌齡 從軍行二首之一

燕頷多奇相,狼頭敢犯邊。 王涯 從軍詞三首之二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 望薊門

因君指似封侯骨,漸擬回頭別醉鄉(xiāng)。 秦韜玉 寄李處士

莫向尊前更惆悵,古來投筆盡封侯。 許渾 贈河東虞押衙二首之二

此去知投筆,須求利劍磨。 許渾 送友人罷舉歸東海

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 錢起 送傅管記赴蜀軍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 錢起 送崔校書從軍

一朝愿投筆,世難激中腸。 韋應物 始建射侯

不有封侯相,徒負幽并客。 顧況 從軍行二首

封侯萬里外,未肯后班超。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

懷鉛慚后進,投筆愿前驅。 駱賓王 久戌邊城有懷京邑

龍庭但苦戰(zhàn),燕頷會封侯。 駱賓王 夕次蒲類津

投筆懷班業(yè),臨戎想顧勛。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

曳裾誠已矣,投筆尚凄然。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魏徵 述懷

蘇武執(zhí)節(jié)歸,班超束書起。 鮑溶 壯士行

燕頷已知飛食肉,龍門猶自退為魚。 黃滔 寄南海黃尚書

典故
合浦珠
 
珠還浦
   
來合浦
  
蚌蛤回
 
珠愁主去
 
珠浦
 
還浦
 
合浦名邦風流太守

相關人物
孟嘗


《后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孟嘗〉~2472~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瓏L后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げ划a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于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

簡釋

合浦珠:詠寶珠,或稱美官吏治理有方。梁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盈尺青銅鏡,徑寸合浦珠?!?/p>


例句

水是還珠浦,山成種玉田。 劉禹錫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

執(zhí)玉來朝遠,還珠入貢頻。 張循之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昆池明月滿,合浦夜光回。 李嶠

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 李賀 感諷五首

今日還珠守,何年執(zhí)戟郎。 杜牧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銅梁書遠及,珠浦使將旋。 杜甫 廣州段功曹到得楊五長史譚書功曹卻歸聊寄此詩

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楊衡 送王秀才往安南

不是靈蛇吐,非緣合浦還。 獨孤綬 投珠于泉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王維 送邢桂州

合浦當還日,恩威信已敷。 莫宣卿 賦得水懷珠

因得羽儀來合浦,便無魂夢去華亭。 薛能 陳州刺史寄鶴

化佇還珠美,心將片玉貞。 錢起 送張中丞赴桂州

獨攬還珠美,寧唯問絹情。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

借問還珠盈合浦,何如鯉也入庭闈。 錢起 送韋信愛子歸覲

風靜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韓愈 送鄭尚書趙海南

兼無姓賈兒童在,空有還珠煙水流。 黃滔 經安州感故鄭郎中二首之二

典故 
九折途
  
九折艱
 
叱馭王尊
 
叱馭人
 
忠臣叱馭
 
悲九折
 
九折悲
 
九折魂
 
輪摧九折
 
危途九折
 
九折
 
九折回軒
 
王尊許國
   
九折回轉
 
王陽守親
 
王陽嘆
 
王尊返駕
 
王尊疾驅
 
王尊驅九折

相關人物
王陽
 
王尊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列傳·王尊〉~3226~
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學問,能史書。年十三,求為獄小吏。數歲,給事太守府,問詔書行事,尊無不對。太守奇之,除補書佐,署守屬監(jiān)獄。久之,尊稱病去,事師郡文學官,治尚書、論語,略通大義。復召署守屬治獄,為郡決曹史。數歲,以令舉幽州刺史從事。而太守察尊廉,補遼西鹽官長。數上書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每ぬ匦烀魉]尊不宜久在閭巷,上以尊為郿令,遷益州刺史。先是,瑯邪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嘆曰:「奉先人遺體,柰何數乘此險!」后以病去。及尊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叱其馭曰:「驅之!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尊居部二歲,懷來徼外,蠻夷歸附其威信。博士鄭寬中使行風俗,舉奏尊治狀,遷為東平相。

簡釋

九折回軒: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隱《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斯游悅為勝,九折幸回軒”

九折途:喻指路途艱險。宋陸游《東窗》:“九折危途寸步艱,至今回首尚心寒?!?/p>


例句

晨嚴九折度,暮戒六軍行。 張九齡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

撕游儻為勝,九折幸回軒。 李商隱 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

寧親西陟險,君去異王陽。 李端 送鄭宥入蜀迎覲

圣圖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盧照鄰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返駕王尊何足嘆,哭途阮籍謾無聊。 羅鄴 春過白遙嶺

勿以王陽道,迢遞畏崚嶒。 陳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典故
西江水
        
斗升水
  
轍中魚
 
轍中鱗
  
貸監(jiān)河粟
 
活枯魚
  
索枯魚
 
泥轍
 
活窮鱗
   
枯轍
  
守窮轍
 
望斗升
 
慰窮鱗
 
西江潤
 
轍鮒涸
 
轍中枯
 
波臣守轍
 
槁鮑肆
 
涸鱗去轍
 
監(jiān)河貸粟
 
借斗水
 
渴一泓
  
窮轍鮒
 
失水鮒
 
挽西江蘇涸轍
 
委轍
 
西江水救魚
 
西來斗水
 
煦轍
 
轍鮒憂
 
莊周貸粟
   
相關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24~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簡釋

斗升水:喻急需的濟助。唐劉禹錫《送張盥赴舉》:“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漢津?!?/p>

涸魚:喻處境困窘或相互救助。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涸鮒:喻指處境艱難或無益之助。唐沈全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少寬窮涸鮑,猶憫觸藩羝?!?/p>


例句

石枯山木焦,鱗窮水泉涸。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乃呈王員外

持法不須張密網,恩波自解惜枯鱗。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

籠禽得高巢,轍鮒還層瀾。 孟郊 新卜清羅幽居奉獻陸大夫

枯鱗易為水,貧士易為施。 孟郊 贈主人

舍予在泥轍,飄跡上云津。 孟郊 贈李觀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魚。 張南史 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省郎門似龍門峻,應借風雷變涸鱗。 張蠙 投所知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 張說 喜度嶺

已呼斷雁歸行里,全勝枯鱗在轍中。 方干 別從兄郜

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魚。 李白 擬古十二首之五

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李白 江夏使君叔度上贈中郎中

莫持西江水,空許東溟臣。 李白 贈友人三首之三

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失計拋魚艇,何門化涸鱗。 杜牧 書事

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 杜甫 奉贈李八丈判官

監(jiān)河受貸粟,一起轍中鱗。 杜甫 奉贈肖二十使君

早發(fā)云臺杖,恩波起涸鱗。 杜甫 江陵望幸

少寬窮涸鮒,猶憫觸藩羝。 沈佺期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窮鱗遂蹭蹬,夙昔事罕存。 獨孤及 丙戌歲正月出洛陽書懷

涸魚久失風波勢,枯草曾沾雨露恩。 白居易 江南遇天寶樂叟

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白居易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

幾時裁尺素,滄海有枯鱗。 竇牟 送東光呂少府之官連帥奏授

便應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羅隱 投寄韋右丞

宦名隨落葉,生事感枯魚。 錢起 罷官后酬元校書見贈

他日感恩慚未報,舉家猶似涸池魚。 韓翃 寄令狐尚書

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便翔空。 駱賓王 疇昔篇

出籠窮短翮,委轍涸枯鱗。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駱賓王 途中有懷

典故
薄淮陽
 
淮陽臥
 
臥淮陽
 
淮南臥
  
淮陽薄
  
淮陽高臥
 
病太守
  
淮陽效理
 
汲黯臥理
  
相關人物
汲黯

參考典故
汲黯寢謀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30~
黯隱于田園。居數年,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彊予,然后奉詔。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愿也?!股显唬骸妇』搓栃??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棍黾绒o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湯,終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后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七歲而卒。

簡釋

臥理: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聲望高,能做到無為而治。唐張說《送崔二長史日知赴潞州》:“東山懷臥理,南省悵悲翁?!?/p>


例句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杜牧 初冬夜飲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杜牧 春日茶山病不飲酒因呈賓客

佇見徵潁川,無為薄淮陽。 權德輿 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累惠良藥詠嘆仰佩不覺斐然走筆代書聊書還答

時同借河內,人是臥淮陽。 皇甫冉 和樊潤州秋日登城樓

閑似淮陽臥,恭聞樂職吟。 羊士諤 上元日紫極宮門觀州民然燈張樂

病起淮陽自有時,秋來未覺長年悲。 羊士諤 偶題寄獨孤使君

振臥淮陽病,悲秋宋玉文。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

非是淮陽薄,丘中只望還。 羊士諤 暮秋言懷

自嘆淮陽臥,誰知去國心。 羊士諤 酬盧司門晚夏咼永寧里弊居林亭見寄

淮南臥理后,復逢君姓汲。 賈島 送汲鵬

典故
盤谷序
 
秣馬膏車
 
鮮可食
 
昌黎賦
 
盤谷居
 
膏秣歸盤
 
不聞黜陟
  
神呵鬼守

相關人物
李愿
 
韓愈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韓愈九·送李愿歸盤谷序〉~565~2~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蛟唬骸钢^其環(huán)兩山之間,故曰盤?!够蛟唬骸甘枪纫?,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褂讶死钤妇又T钢栽唬骸溉酥Q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間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穢污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徼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可以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澏缤鴱?。嗟盤之樂兮,樂且無殃?;⒈h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典故
小山叢桂
 
小山桂
  
招隱賦
 
小山招隱
 
小山騷客
 
小山幽詠
 
小山招
 
淮南招隱
 
山中桂樹
 
攀桂枝
 
守桂叢
  
小山隱
 
桂樹隱
 
留人桂
 
小山桂枝
  
桂樹留人
 
桂樹游
 
淮南春草賦
 
淮南舊桂叢
 
淮南幽桂
 
淮陽桂
  
山能招隱
 
山中有桂枝
 
小山高賦
 
小山志
 
叢桂招隱
 
桂枝小山傳
 
小山碧蕪春句

相關人物
劉安(淮南王)
 
王逸


《楚辭補注》卷十二〈招隱士〉~232~
〈招隱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閔傷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雖身沈沒,名德顯聞,與隱處山澤無異,故作〈招隱士〉之賦,以章其志也。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十〈淮南小山·招隱士〉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山氣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嶄巖兮水曾波。猿狖群嘯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坱兮軋,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慄,虎豹穴。叢薄深林兮,人上慄。嵚岑埼礒兮碅磳磈硊,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騰或倚。狀兒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獼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⒈焚庑芰`咆,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例句

淮南有小山,嬴女隱其間。 張昌宗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既荷大君恩,還蒙小山遇。 張說 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賦得樹字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李白 白毫子歌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顧封人 月中桂樹

莫恨殷勤留此地,東崖桂樹昔同攀。 武元衡 酬陸三與鄒十八侍御

獨為高懷誰和繼,掾曹同處桂同攀。 姚鵠 和陜州參軍李通微首夏書懷呈同寮張裳段群二先輩

小山宜大隱,要自望蓬萊。 儲光羲 安宜園林獻高使君

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儲光羲 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九首

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

小山桂樹比權奇,上林桃花況顏色。 喬知之 羸駿篇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叢。 姚合 酬張籍司業(yè)見寄

少留攀桂樹,長渴望梅林。 崔備 清溪路中寄諸公

時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風。 張易之 侍從過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風字應制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李白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跡仆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佩蘭長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淹 寄贈齊公

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杜甫 上已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猶知小山桂,尚識大羅天。 楊炯 游廢觀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權德輿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

遙知小山桂,五馬待邀歡。 權德輿 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皎然 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平望將赴于朝廷期過故林不至

誰問烏臺客,家山憶桂叢。 羊士諤 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誓息蘭臺策,將從桂樹游。 陳子昂 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

小山迷隱路,大塊切勞生。 駱賓王 早發(fā)淮口望盱眙

典故
問狐貍
  
埋輪使
 
輪埋
  
掃豺狼
  
狐貍不足論
 
埋輪氣
 
狐貍避憲章
 
狐貍何足道
 
懼埋輪
 
洛下狼
 
埋輪守
 
狐貍誰問

相關人物
侯文
 
張綱


《后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種陳列傳·張綱〉~87~
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馀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貍!」遂奏曰:「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國厚恩,以芻蕘之資,居阿衡之任,不能敷揚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為封豕長蛇,肆其貪叨,甘心好貨,縱恣無底,多樹諂諛,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不辟所宜加也。謹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箷?,京師震竦。時冀妹為皇后,內寵方盛,諸梁姻族滿朝,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
《東觀漢記校注》卷十七〈張綱傳〉~728~
梁冀作平上軿車,侍御史張綱獨埋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貍!」遂奏冀。
《漢書》卷七十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列傳·孫寶〉~3259~
徵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剛直不茍合常稱疾不肯仕,寶以恩禮請文,欲為布衣友,日設酒食,妻子相對。文求受署為掾,進見如賓禮。數月,以立秋日署文東部督郵。入見,敕曰:「今日鷹隼始擊,當順天氣取奸惡,以成嚴霜之誅,掾部渠有其人乎?」文卬曰:「無其人不敢空受職?!箤氃唬骸刚l也?」文曰:「霸陵杜?季?!箤氃唬骸钙浯??!刮脑唬骸覆蚶菣M道,不宜復問狐貍?!箤毮弧?/span>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杜襲傳〉~667~
時將軍許攸擁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諫:「可招懷攸,共討彊敵。」太祖橫刀于膝,作色不聽。襲入欲諫,太祖逆謂之曰:「吾計以定,卿勿復言?!挂u曰:「若殿下計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計非邪,雖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闡乎?」太祖曰:「許攸慢吾,如何可置乎?」襲曰:「殿下謂許攸何如人邪?」太祖曰:「凡人也。」襲曰:「夫惟賢知賢,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當路而狐貍是先,人將謂殿下避彊攻弱,進不為勇,退不為仁。臣聞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fā)機,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今區(qū)區(qū)之許攸,何足以勞神武哉?」太祖曰:「善?!顾旌駬嶝?,攸即歸服。時夏侯尚昵于太子,情好至密。襲謂尚非益友,不足殊待,以聞太祖。文帝初甚不悅,后乃追思。語在尚傳。其柔而不犯,皆此類也。

簡釋

埋輪:詠官吏不畏權貴,勇于斗爭。唐劉禹錫《早秋送臺院楊侍御歸朝》:“圣朝寰海靜,所至不埋輪。”

狐貍不足論:喻邪惡勢力。唐杜甫《奉漢中王手札》:“犬馬誠為戀,狐貍不足論?!?/p>


例句

圣朝寰海靜,所至不埋輪。 劉禹錫 早秋送臺院楊侍御歸朝

昔年叨補袞,邊地亦埋輪。 孫逖 送李補闕攝御史充河西節(jié)度判官

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 崔涂 寄舅

狐貍何足道,豺虎正縱橫。 杜甫 久客

犬馬誠為戀,狐貍不足論。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

獨有傷心石,埋輪月宇間。 杜甫 石鏡

應笑張綱謾生事,埋輪不得在長安。 羅隱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

千載埋輪地,無人興一言。 蔣冽 經埋輪地

犍為何處在,一擬吊埋輪。 薛能 春日寓懷

荀家位極兼禪理,應笑埋輪著所操。 薛能 蒙恩除侍御史行次華州寄蔣相

霄漢期鴛鷺,狐貍避憲章。 錢起 津梁寺尋李侍御

典故
苜蓿盤
 
先生苜蓿盤
 
苜蓿堆盤
 
先生日照盤
 
朝日照苜蓿
 
先生守苜蓿


《唐語林校證》卷五〈補遺〉~45~
薛令之,閩之長溪人。神龍二年,趙彥昭下進士及第,后為左補闕兼太子侍講。時東宮官冷落,之次難進,令之有詩曰:「明月夜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那能度歲寒?」明皇幸東宮,見之不悅,以為諷上。援筆酬曰:「啄木觜距長,鳳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沽钪熘x病歸。及肅宗即位,召之。詔下,而令之已卒。

簡釋

苜蓿堆盤:指生活清貧。宋陸游《書懷》之四:“苜蓿堆盤莫笑貧,家園瓜刳漸輪囷。”

典故
懸車歲
 
懸車守
 
車先懸
 
無車可懸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于薛平彭列傳·薛廣德〉~3048~
后月馀,以歲惡民流,與丞相定國、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俱乞骸骨,皆賜安車駟馬、黃金六十斤,罷。廣德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東歸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為榮,縣其安車傳子孫。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卷七十八〈陳寔碑〉~892~
及文書赦宥,時年己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
典故
問奇字
  
訪子云
 
問字酒
 
子云奇字
  
覆瓿書
 
蒙醬瓿
 
說奇字
 
問字載酒
 
漫醬瓿
 
侯芭守子云
 
醬瓿玄
 
醬缶紙
 
問字談經
 
揚雄瓿
 
揚子瓿
 
載肴從學
 
載肴問字
 
知覆瓿
 
塵覆瓿
  
侯芭
 
侯芭淚
 
問奇
  
攜壺問字
 
玄文覆醬

相關人物
劉棻
 
劉歆
 
揚雄
 
侯芭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傳下》
贊曰:……雄以病免,復召為大夫。家素貧,耆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剐坌Χ粦?。年七十一,天鳳五年卒,侯芭為起墳,喪之三年。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傳〉
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凵俣脤W,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懊Т畚唬務f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眾,雄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為大夫,恬于勢利乃如是。實好古而樂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為經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傳莫大于論語,作法言;史篇莫善于倉頡,作訓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賦莫深于離騷,反而廣之;辭莫麗于相如,作四賦:皆斟酌其本,相與放依而馳騁云。用心于內,不求于外,于時人皆曶之;唯劉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譚以為絕倫。王莽時,劉歆、甄豐皆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絕其原以神前事,而豐子尋、歆子棻復獻之。莽誅豐父子,投棻四裔,辭所連及,便收不請。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莽聞之曰:“雄素不與事,何故在此?”間請問其故,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雄以病免,復召為大夫。家素貧,耆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毙坌Χ粦?。年七十一,天鳳五年卒,侯芭為起墳,喪之三年。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卷四十九〈許慎·說文解字敘〉~74~
時有六書。一曰古文??鬃颖谥袝?。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四曰左書。本作佐書。依小徐本改。即秦隸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簡釋

玄文覆醬:喻著作高深,無人能懂,或喻毫無價值。唐陸龜蒙《記事詩》:“駿骨正牽鹽,玄文終覆瓿?!?/p>

問奇字:指從師受業(yè)或向人請教。唐韓愈《題張十八所居》:“端來問奇字,為我講聲行?!?/p>


例句

擬受太玄今不遇,可憐遺恨似侯芭。 皮日休 屣步訪魯望不遇

莫問鹽車駿,誰看醬瓿玄。 陸龜蒙 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

駿骨正牽鹽,玄文終覆醬。 陸龜蒙 記事

端來問奇字,為我講聲形。 韓愈 題張十八所居(籍)

《國語辭典》:醉尉  拼音:zuì wèi
盛氣凌人的人。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蘇軾〈南極〉詩:「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div>
《國語辭典》:故將軍(故將軍)  拼音:gù jiāng jūn
舊時的將軍或失勢的人。北周。庾信〈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誰知灞陵下,猶有故將軍?!?/div>
《漢語大詞典》:李飛將(李飛將)
指 漢 名將 李廣 。因其作戰(zhàn)勇猛, 匈奴 稱其“ 漢 飛將軍”。 唐 李白 《古風》詩之六:“苦戰(zhàn)功不賞,忠誠雜可宣。誰憐 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div>
《國語辭典》:灞陵呵夜  拼音:bà líng hē y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辛棄疾〈賀新郎。碧海成桑野〉詞:「千騎而今遮白發(fā),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灞陵呵夜?!?/div>
《國語辭典》:灞陵夜獵(灞陵夜獵)  拼音:bà líng yè li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昔將軍;咸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固?。李商隱〈少年〉詩:「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蓬?!?/div>
《國語辭典》:霸陵醉尉  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漢將李廣因征伐匈奴失敗,隱居于藍田南山中。夜出打獵,與人飲酒,歸至霸陵亭時,遭酒醉的霸陵尉呵斥。見《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后以霸陵醉尉指盛氣凌人的人。也作「灞陵醉尉」。
分類:事為失官
《國語辭典》:飛將(飛將)  拼音:fēi jiàng
1.飛將軍的簡稱。參見「飛將軍」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固?。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六:「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父侍挠惺a,空留后人之思;飛將難封,徒博數奇之嘆?!?br />2.矯健敏捷的將領?!度龂尽>砥?。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布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七出:「十萬伍雄兵飛將,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員猛士謀臣,豈但如云似雨?!?/div>
《國語辭典》:飛將軍(飛將軍)  拼音:fēi jiāng jūn
1.漢代名將李廣。《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固?。李翰〈裴將軍昊射虎圖贊并序〉:「昔漢飛將軍亦為北平守,擊胡有困辱之事?!购喎Q為「飛將」。
2.泛指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元。郝經楷木杖笏行〉詩:「赭袍白馬飛將軍,闊劍長槍不識字?!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革w將軍數奇,古今來大概如此!」
3.飛官,指戰(zhàn)斗機上的飛行員。如:「他從小立志要做個飛將軍,保家衛(wèi)國。」
《國語辭典》:龍城飛將(龍城飛將)  拼音: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龍城,漢代匈奴諸長集會,祭祀先祖、天地、鬼神的地方?!庚埑秋w將」指威震匈奴,被稱為「飛將軍」的漢代名將李廣。參見「李廣」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國語辭典》:太玄  拼音:tài xuán
1.虛無恬淡之道?!段倪x。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俯仰自得,游心太玄?!?br />2.書名。漢揚雄撰。參見「太玄經」條?!稘h書。卷八七下。揚雄傳》:「以為經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埂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吾觀太玄,方知子云妙極道術,乃與五經相擬,非徒傳記之屬?!?/div>
《漢語大詞典》:守玄
保持清虛玄靜。 三國 魏 嵇康 《卜疑》:“寧如 老聃 之清浄微妙,守玄抱一乎?” 三國 魏 卞蘭 《座右銘》:“不為福先,不與禍鄰,守玄執(zhí)素,無亂大倫。”
分類:保持清虛
《漢語大詞典》:草玄
指 漢 揚雄 作《太玄》。漢書·揚雄傳下:“ 哀帝 時, 丁 、 傅 、 董賢 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焙笠蛞浴安菪敝^淡于勢利,潛心著述。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贈》詩:“草《玄》吾豈敢,賦或似 相如 ?!?宋 辛棄疾 《定風波》詞:“孤負尋常 山簡 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清 沈炯 《書懷》詩:“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類猴?!?/div>
《國語辭典》:白衣送酒  拼音:bái yī sòng jiǔ
晉人陶淵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某年九月九日,于宅邊東籬下的菊叢中摘菊賞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來,便一起飲酒,酒醉才歸。見《宋書。卷九三。隱逸列傳。陶潛》。后指內心渴望的東西,朋友即時送到,雪中得炭,遂心所愿?;蚪枰栽伨栈ā嬀频?。宋。蘇軾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div>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見一白衣人飛奔而去!」
2.平民。參見「白衣」條。
《漢語大詞典》:白衣酒
白衣人所送之酒。 唐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詩:“無勞白衣酒, 陶令 自相攜?!?唐 羅隱 《菊》詩:“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眳⒁姟?白衣人 ”。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見一白衣人飛奔而去!」
2.平民。參見「白衣」條。
《漢語大詞典》:送酒
(1).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xù)晉陽秋》:“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人望見白衣人,乃 王弘 送酒,即便就酌而后歸。”后因以為典。 唐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詩:“共知不是 潯陽郡 ,那得 王弘 送酒來?!?元 盧摯 《沉醉東風·重九》曲:“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明 何景明 《登堅山寺絕頂真武廟》詩之二:“不盡登高興,無人送酒來?!?br />(2).奉酒;敬酒。 唐 張鷟 游仙窟:“ 十娘 曰:‘遣 緑竹 取琵琶彈,兒與少府公送酒?!?元 史九敬先 《莊周夢》第一折:“小生平生愛的是花酒,不知怎么説,若是有彈唱的送酒,小生也吃不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這里送酒安席,一應規(guī)矩, 趙老頭兒 全然不懂?!?br />(3).下酒;佐酒。 唐 裴铏 《傳奇·寧茵》:“及局罷而飲,數巡, 寅 請備脩脯以送酒。” 葉靈鳳 《能不憶江南·碧玉一般的萵苣》:“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獨有的特產,是送粥的妙品,同時也是一種可以送酒的小吃?!?/div>
《漢語大詞典》:千金買賦(千金買賦)
漢武帝 陳皇后 的故事。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 陳皇后 ,時得幸,頗妒,別在 長門宮 ,愁悶悲思。聞 蜀郡 成都 司馬相如 ,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詞。而 相如 為文以悟主上, 陳皇后 復得親幸?!?唐 李白 《白頭吟》之二:“聞道 阿嬌 失恩寵,千金買賦要君王?!?/div>
分類:漢武帝
《漢語大詞典》:蜀賦(蜀賦)
漢武帝 陳皇后 別在 長門宮 ,聞 蜀郡 司馬相如 工文辭,乃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 相如 為作《長門賦》以悟主上,遂復得親幸。后用“蜀賦”為典,指后妃求幸之事。 前蜀 韋莊 《宮怨》詩:“展轉令人思 蜀 賦,解將惆悵感君王?!?/div>
《國語辭典》:買賦(買賦)  拼音:mǎi fù
漢武帝時,陳皇后得幸。因善妒,被武帝冷置長門宮。后聞司馬相如擅長作賦,遂以黃金百斤請相如作賦,感動武帝,再度受寵。見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唐。黃滔 司馬長卿詩:「漢宮不鎖陳皇后,誰肯量金買賦來?」
《國語辭典》:長門賦(長門賦)  拼音:cháng mén fù
文章名。漢司馬相如撰。陳皇后失寵,被漢武帝貶居長門宮。她聽說武帝很喜歡司馬相如的賦,便使人贈相如黃金百斤,請他作賦以挽回武帝的心。相如便為陳皇后寫了這篇長門賦,武帝讀了,陳皇后果又受寵。
《漢語大詞典》:黃金買賦(黃金買賦)
謂 漢武帝 時 陳皇后 用重金聘請 司馬相如 作賦。語本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 陳皇后 ,時得幸,頗妒,別在 長門宮 ,愁悶悲思。聞 蜀郡 成都 司馬相如 ,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 相如 為文以悟主上, 陳皇后 復得親幸?!?唐 盧弼 《妾薄命》詩:“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國語辭典》:封侯  拼音:fēng hóu
封贈的侯爵。《史記。卷一一一。衛(wèi)將軍傳》:「貴人也,官至封侯?!埂段倪x。班彪。王命論》:「其后果定于漢,陵為宰相封侯?!?/div>
《漢語大詞典》:封侯骨
封侯的骨相。漢書·翟方進傳:“ 蔡父 大奇其形貌,謂曰:‘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為諸生學問。’”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送湯朝美司諫自便歸金壇》詞:“活國手,封侯骨。騰汗漫,排閶闔。待十分做了,詩書勛業(yè)。”
分類:封侯骨相
《漢語大詞典》:投筆(投筆)
謂棄文而就他業(yè)。多指棄文就武。 唐 魏徵 《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宋 楊萬里 《送談星辰許季升》詩:“ 許子 儒冠怨誤身,如今投筆説星辰。”《瑟榭叢談》卷下引 清 蔡莘腴 《龍門即事》詩:“投筆何須侯萬里,飛書尚欲辟千人?!?王德鐘 《十九歲述懷》詩:“批龍?zhí)交⒅獰o我,投筆荷戈更有誰?”參見“ 投筆從戎 ”。
分類:棄文
《國語辭典》:投筆從戎(投筆從戎)  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
漢代班超因家貧而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后輟業(yè)而嘆:「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典出《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后指棄文從軍以衛(wèi)國建功?!赌鹾;ā返诙寤兀骸改愕阔k齋為何安安穩(wěn)穩(wěn)的撫臺不要做,要自告奮勇去打仗呢?雖出于書生投筆從戎的素志,然在發(fā)端的時候,還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軼史?!?/div>
分類:立功西域
《漢語大詞典》:棄筆(棄筆)
猶言投筆。謂放棄文墨之事。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棄筆;未見 陸機 之文,久同燒硯?!眳⒁姟?棄筆從戎 ”。
《漢語大詞典》:棄筆從戎(棄筆從戎)
猶投筆從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唐 張鷟 游仙窟:“ 蜀 生狡猾,屢侵邊境。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分類:文人
《漢語大詞典》:燕頷(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頷,下巴。 唐 王宏 《從軍行》:“兒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膚。”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三:“ 童貫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視炯炯,不類宦人?!?span id="ioqpm2s" class="book">《群音類選·蟠桃記·誕孫相慶》:“看蘭孫,虎頭燕頷,知不是等閑人。”
(2). 東漢 名將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異域之志。相士說他“燕頷虎頸”,有封“萬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陸續(xù)平定各地貴族的變亂,官至 西域 都護,封 定遠侯 。見后漢書·班超傳。后以“燕頷”為封侯之相。 南朝 陳 徐陵 《出自薊北門行》:“生平燕頷相,會自得封侯?!?唐 岑參 《送張都尉東歸》詩:“封侯應不遠,燕頷豈徒然?!?清 趙翼 《贈相士彭鐵嘴》詩:“幸免鼠目求官訊,本無燕頷封侯狀?!?br />(3).指武將;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燒竹照之八十韻》:“燕頷不醒頽錦帳,蛾眉邀醉疊金椑?!?清 孫致彌 《詠史次王玠右先生韻》:“燕頷何年馳鐵馬,羊頭此日總金貂?!?清 陳維嵩 《賀新涼·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詞:“風前小進休仍卻,從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國語辭典》:虎頭燕頷(虎頭燕頷)  拼音:hǔ tóu yàn hàn
形容相貌威猛,一副富貴之相。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诰懦觯骸钙叱甙翰兀㈩^燕頷如畫,莽男兒走遍天涯?!挂沧鳌秆囝h虎頸」。
《國語辭典》:燕頷虎頭(燕頷虎頭)  拼音:yàn hàn hǔ tóu
形容人容貌生得威儀、有富貴之相。唐。陳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陳公墓志銘:「公河目???,燕頷虎頭,性英雄而志尚元默?!埂痘ㄔ潞邸返谒亩兀骸缚偙囝h虎頭,后來功名鼎盛,如何會死?」也作「燕頷虎頸」。
《國語辭典》:合浦珠還(合浦珠還)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漢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因宰守貪穢,濫采無度,珠遂漸遷移交阯郡。后孟嘗任合浦太守,革易舊弊,珠乃漸還。典出《后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后比喻人離開而復返或東西失而復得。《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合浦珠還自有時,驚危目下且安之?!埂读凝S志異。卷八?;襞罚骸稿e囊充牣,而合浦珠還,君幸足矣!」也作「合浦還珠」、「還珠合浦」、「珠還合浦」。
分類:復歸
《國語辭典》:合浦還珠(合浦還珠)  拼音:hé pǔ huán zhū
比喻人去而復回或物失而復得。參見「合浦珠還」條?!队讓W瓊林。卷三。珍寶類》:「孟嘗廉潔,克俾合浦還珠。相如勇忠,能使秦廷歸璧?!?/div>
《國語辭典》:合浦珠還(合浦珠還)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漢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因宰守貪穢,濫采無度,珠遂漸遷移交阯郡。后孟嘗任合浦太守,革易舊弊,珠乃漸還。典出《后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后比喻人離開而復返或東西失而復得?!冻蹩膛陌阁@奇》卷八:「合浦珠還自有時,驚危目下且安之?!埂读凝S志異。卷八。霍女》:「錯囊充牣,而合浦珠還,君幸足矣!」也作「合浦還珠」、「還珠合浦」、「珠還合浦」。
分類:復歸
《漢語大詞典》:還珠(還珠)
后漢書·循吏傳·孟嘗:“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 交阯郡 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 嘗 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后以“還珠”形容為官清廉,政績卓著。魏書·良吏傳序:“其於移風革俗之美,浮虎還珠之政,九州百郡,無所聞焉?!?唐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詩:“子孝覺親榮,獨攬還珠美。” 宋 王十朋 《會稽風俗賦》:“循吏則有還珠 孟嘗 ,致雁 虞國 ?!?清 姚祖同 《過嶺》詩之三:“佩犢思醲化,還珠有治源。”
《國語辭典》:叱馭(叱馭)  拼音:chì yù
漢王陽為益州刺史,奉先人遺體行至邛郲九折阪,因道路險阻而折返。后王尊為益州刺史,行經此處,自謂:「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苟池燅S者驅車強力通過。見《漢書。卷七六。王尊傳》。后比喻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唐。王勃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下岷關而叱馭,寄切全都。」
《國語辭典》:回車(迴車)  拼音:huí chē
行駛中的車輛,向行進方向作一百八十度的回轉。在快速公路或交通擁擠路段,通常均禁止回車。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馭(王尊叱馭)
漢書·王尊傳:“上以 尊 為 郿 令,遷 益州 刺史。先是 瑯琊 王陽 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后以病去。及 尊 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 王陽 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 叱其馭曰:‘驅之, 王陽 為孝子, 王尊 為忠臣?!焙笠浴巴踝疬绸S”喻忠于吏事,不避艱險。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輒成長句一篇卻寄》:“自悔 王尊 叱馭忙,欲從 墨子 回車好。”亦省作“ 王尊馭 ”。 清 宋琬 《望城郭》詩:“九折 王尊 馭,千秋 朱邑 祠?!?/div>
《漢語大詞典》:王尊馭(王尊馭)
見“ 王尊叱馭 ”。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馭(王尊叱馭)
漢書·王尊傳:“上以 尊 為 郿 令,遷 益州 刺史。先是 瑯琊 王陽 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后以病去。及 尊 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 王陽 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 叱其馭曰:‘驅之, 王陽 為孝子, 王尊 為忠臣?!焙笠浴巴踝疬绸S”喻忠于吏事,不避艱險。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輒成長句一篇卻寄》:“自悔 王尊 叱馭忙,欲從 墨子 回車好?!币嗍∽鳌?王尊馭 ”。 清 宋琬 《望城郭》詩:“九折 王尊 馭,千秋 朱邑 祠?!?/div>
《漢語大詞典》:失水魚(失水魚)
離水之魚。喻處于困境的人。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四:“飢搖困尾喪家狗,熱暴枯鱗失水魚?!?/div>
分類:水之困境
《漢語大詞典》:斗水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資助。語出莊子·外物:“﹝鮒魚﹞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騫 《贈親友》詩:“ 監(jiān)河 愛斗水, 蘇子 惜餘明?!?唐 孟郊 《贈主人》詩:“斗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轍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div>
分類:少量資助
《漢語大詞典》:東溟臣(東溟臣)
莊子·外物:“ 周 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 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諾。我且南游 吳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后因以“東溟臣”比喻陷入困境亟待解救之人。 唐 李白 《贈友人》詩之三:“莫持 西江 水,空許東溟臣?!?/div>
《國語辭典》:枯魚(枯魚)  拼音:kū yú
乾魚?!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埂段倪x。應璩。百一詩》:「田家無所有,酌醴焚枯魚?!?/div>
《國語辭典》:枯魚之肆(枯魚之肆)  拼音:kū yú zhī sì
賣乾魚的市場?!肚f子。外物》:「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贡扔魈幱诶Ь场L?。元稹《鶯鶯傳〉:「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分類:困境絕境
《漢語大詞典》:枯鱗(枯鱗)
枯魚。亦喻處于困境者。《隋書·儒林傳·王孝籍》:“伏惟明尚書公動哀矜之色,開寬裕之懷??韧僮阋曰羁蓣[,吹噓可用飛窮羽。” 唐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詩:“持法不須張密網,恩波自解惜枯鱗?!?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東風殢得紅顏瘦,枯鱗望斷西江口,雨慘云愁咽 楚 謳。”
分類:困境
《漢語大詞典》:涸轍(涸轍)
(1).比喻窮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宋 司馬光 《西臺詩二十四韻》:“涸轍猶蒙潤,寒灰免附炎?!?明 張煌言 《長鯨行》:“跳梁寧復昔睚眥,涸轍應憐舊饕餮?!?葉圣陶 《窮愁》:“豈久處涸轍,貪鄙漸萌,乃欲為此一擲,以冀非分耶?”參見“ 涸轍之鮒 ”。
(2).猶擱淺。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海獸》:“海潮退后,有一獸涸轍沙灘,長八尺餘,色純黑,毛如?;??!?/div>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币嘧鳌?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
《漢語大詞典》:涸轍鮒(涸轍鮒)
見“ 涸轍之鮒 ”。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魚(涸魚)
“涸轍魚”的略語。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 權 ( 孫權 )若涸魚,乾臘矯鱗。” 唐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清 劉光第 《美酒行》:“涸魚久失水,微雨豈蘇將?!眳⒁姟?涸轍魚 ”。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币嘧鳌?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div>
《國語辭典》:涸鮒(涸鮒)  拼音:hé fù
比喻處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參見「涸轍之鮒」條。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div>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鱗(涸鱗)
同“ 涸轍之鮒 ”。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便翔空?!?唐 杜牧 《書事》詩:“失計拋漁艇,何門化涸鱗。” 明 楊慎 《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詩:“鎩羽涸鱗去安所,翾飛川詠幾時同?!?/div>
《漢語大詞典》:窮轍(窮轍)
(1).困頓途窮。
(2).猶涸轍。比喻窮困的處境。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詩:“賤子悲窮轍,當年亦擅場?!?/div>
《漢語大詞典》:窮鱗(窮鱗)
失水之魚。比喻處在困境的人。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詩:“好音憐鎩羽,濡沫慰窮鱗。” 宋 陳師道 《寄單州張朝請》詩:“聞説監(jiān)河收貸粟,定傾東?;罡F鱗?!?/div>
《漢語大詞典》:肆鱗(肆鱗)
指放縱的蛟龍。 唐 孟郊 《寄陜府鄧給事》詩:“病書憑晝目,驛信寄宵鞭,疾訴將何諭,肆鱗今倒懸?!?/div>
分類:放縱蛟龍
《漢語大詞典》:臥轍(臥轍)
東漢 侯霸 為 淮陽 太守,征入都,百姓號哭遮使車,臥于轍中,乞留 霸 一年。見《后漢書·侯霸傳》。后常用為挽留去職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三年,解 丹陽 尹,領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駒,前良取則;臥轍棄子,后予胥怨。”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解龜踰臥轍,遣騎覓扁舟。” 元 柯丹丘 《荊釵記·民戴》:“臥轍攀鞍無計策,離歌別酒眾難忘?!?/div>
《國語辭典》:轍鮒(轍鮒)  拼音:chè fù
困在乾涸車轍中的魚。典出《莊子。外物》。比喻身陷困境。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div>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淮陽多?。ɑ搓柖嗖。?/div>
漢書·汲黯傳:“召 黯 拜為 淮陽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況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飯》詩:“ 淮陽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與獨盤。”亦省作“ 淮陽病 ”。 唐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振臥 淮陽 病,悲秋 宋玉 文。”
《漢語大詞典》:淮陽?。ɑ搓柌。?/div>
見“ 淮陽多病 ”。
《漢語大詞典》:淮陽多?。ɑ搓柖嗖。?/div>
漢書·汲黯傳:“召 黯 拜為 淮陽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焙笕送艘宰詻r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飯》詩:“ 淮陽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與獨盤?!币嗍∽鳌?淮陽病 ”。 唐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振臥 淮陽 病,悲秋 宋玉 文。”
《漢語大詞典》:淮陽績(淮陽績)
漢 汲黯 任 淮陽 太守,政績清明。后以“淮陽績”指良好的政績。 宋 劉敞 《睡起》詩:“媿無 淮陽 績,高臥亦終年。”
《國語辭典》:臥治(臥治)  拼音:wò zhì
比喻為政有方,不勞而治。參見「臥理淮陽」條。南朝梁。丘遲旦發(fā)魚浦潭〉詩:「坐嘯昔有委,臥治今可尚?!?/div>
《國語辭典》:臥理(臥理)  拼音:wò lǐ
比喻為政有方,不勞而治。參見「臥理淮陽」條?!赌鲜?。卷四九。劉懷珍傳》:「淮南近畿,國之形勝,非親賢不居,卿與我臥理之。」
分類:臥治
《國語辭典》:盤谷(盤谷)  拼音:pán gǔ
1.四周皆是山地的凹谷,稱為「盤谷」。
2.地名。位于河南省濟源縣,唐李愿隱居于此。
《國語辭典》:小山詞(小山詞)  拼音:xiǎo shān cí
書名。宋朝晏幾道的詞集,一卷。晏幾道為晏殊的幼子,詞風頗受父親的影響,而感慨更深。
《漢語大詞典》:小山
文體名。 漢 王逸 《〈楚辭·招隱士〉解題》:“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參見“ 大山小山 ”。
《國語辭典》:大山小山  拼音:dà shān xiǎo shān
1.漢淮南王劉安召集文人從事著述,各選辭賦,以類相從,分別稱為「大山」、「小山」,如同《詩經》有〈大雅〉、〈小雅〉之分。
2.南朝梁時,何點、何嗣兄弟二人一起遁世隱居,前者號為「大山」,后者號為「小山」。明周肅王之后,睦?、安??俱有學行,人稱睦?為「大山」,安??為「小山」。故后來也用以稱呼同時享盛名的兄弟倆。
《國語辭典》:攀桂  拼音:pān guì
比喻科舉中第。參見「折桂」條。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詩二首之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今試期日近,若但迷戀于此,不惟攀桂無分,亦且身軀難保?!?/div>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挂沧鳌概使稹?。
《漢語大詞典》:桂叢(桂叢)
(1).桂樹林。多指隱居之地。 明 林云鳳 《題申維久蕉隱》詩:“招隱曾聞有桂叢,君今何事隱蕉中?!?br />(2).指月宮。 唐 李商隱 《和友人戲贈》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馮浩 注:“桂叢,指月殿。” 清 洪升 《長生殿·重圓》:“聽何處奏鈞天,想近著桂叢邊?!?/div>
《國語辭典》:埋輪(埋輪)  拼音:mái lún
1.車輪埋于地下,以示堅守?!秾O子。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
2.東漢順帝時,大將軍梁冀專權,朝政腐敗。帝選派張綱八人巡視全國,糾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獨綱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上書彈劾梁冀,揭露梁冀的罪惡。見《后漢書。卷五六。張皓傳》。后比喻不畏權貴,直言進諫?!段倪x。沈約。奏彈王源》:「雖埋輪之志,無屈權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br />3.比喻圓月隱沒于天際。唐。唐彥謙 七夕詩:「露白風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輪?!?/div>
《國語辭典》:張綱埋輪(張綱埋輪)  拼音:zhāng gāng mái lún
后漢張綱被選為八使之一,受命巡視各地,其他七人都已出發(fā)前往奉派地方,張綱卻在洛陽將車輪埋起來,表絕決不出行,而上書彈劾當朝權貴大將軍梁冀及其弟梁不疑。典出《后漢書。卷五六。張皓傳》。故后世以張綱埋輪表示抨擊權貴,不畏強權。
《國語辭典》:豺狼當路(豺狼當路)  拼音:chái láng dāng lù
比喻奸人掌權,專斷橫行?!逗鬂h書。卷五六。張皓傳》:「豺狼當路,安問狐貍!」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二一出:「豺狼當路,含沙沫吐烏,為功高見妒,勛重罹侮,播棄炎荒土?!挂沧鳌覆蚶钱數馈埂?/div>
《國語辭典》:豺狼當道(豺狼當道)  拼音:chái láng dāng dào
比喻奸人掌握大權,專斷橫行。漢。荀悅《漢紀。卷三○。平帝紀》:「豺狼當道,安問狐貍!」元。孛羅御史〈一枝花。懶簪獬豸冠套。梁州〉曲:「盡燕雀喧檐聒耳,任豺狼當道磨牙?!挂沧鳌覆蚶钱斖俊?、「豺狼當路」、「豺狼橫道」、「豺狼塞路」。
《漢語大詞典》:懸車(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br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span id="munizqg" class="book">《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br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br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懸車束馬(懸車束馬)
形容險阻。國語·齊語:“懸車束馬,踰 太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韋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谿谷,故懸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懸車束馬,遂得策預 葭萌 ,勛參 綿竹 ?!?明 唐順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窮懸車束馬之徑,凌跕鳶掛猱之阻。”亦作“ 懸兵束馬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涪水:“ 鄧艾 自 陰平 、 景谷 步道,懸兵束馬,入 蜀 逕 江油 、 廣漢 者也?!?/div>
分類:險阻
《國語辭典》:覆瓿  拼音:fù pǒu
漢揚雄以為經莫大于《易》,故作《太玄》,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劉歆觀之,告訴揚雄,天下學者尚不能通曉《易經》,又如何能了解太玄,恐怕后人要拿來蓋醬缸。典出《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后比喻論著不受人重視。清。王鵬運 摸魚子。莽風塵雅音寥落詞:「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新聲那辨鐘缶?」也作「覆醬瓿」。
《國語辭典》:覆醬瓿(覆醬瓿)  拼音:fù jiàng pǒu
比喻論著不受人重視。參見「覆瓿」條。清。黃遵憲 雜感詩之三:「但念廢棄后,巧拙同泯泯,欲求覆醬瓿,已難拾灰燼?!?/div>
《國語辭典》:覆盆  拼音:fù pén
1.比喻沉冤莫白,申訴無門。參見「覆盤」條。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詩:「愿借羲皇景,為人照覆盆?!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何況公庭之上,豈能盡照覆盆?」
2.比喻雨勢急暴,傾盆而下。《佩文韻府。卷一三下。元韻》引祝簡〈夏雨〉詩:「電掣雷轟雨覆盆,晚來枕簞頗宜人?!?/div>
《國語辭典》:覆醬瓿(覆醬瓿)  拼音:fù jiàng pǒu
比喻論著不受人重視。參見「覆瓿」條。清。黃遵憲 雜感詩之三:「但念廢棄后,巧拙同泯泯,欲求覆醬瓿,已難拾灰燼?!?/div>
《國語辭典》:載酒問字(載酒問字)  拼音:zài jiǔ wèn zì
漢揚雄家貧,酷嗜飲酒,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向他學習,而劉棻嘗從雄學奇字。見《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后用以比喻人勤學好問。
《國語辭典》:問字(問字)  拼音:wèn zì
漢朝時,劉棻嘗從揚雄學作奇字。見《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后以問字比喻向人請教學問。宋。陸游 小園詩:「客因問字來攜酒,僧趁分題就賦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