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芭蕉不展寸心

相關(guān)人物
李商隱


《全唐詩》卷五百三十九 李商隱 〈代贈(zèng)二首〉
〈代贈(zèng)二首〉其一:「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
《全唐詩》卷八百八十九 李璟 〈攤破浣溪沙【山花子】二首〉
〈攤破浣溪沙【山花子】二首〉其二:「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fēng)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回首淥波三峽暮,接天流?!?/span>
典故
不如意十常八九
 
敗意常多如意少
 
十事不如人六七
 
十事違人常七八
 
誰是十分如意
 
不如意常八九
 
人間事不如意十八九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頭
 
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列傳〉~09~
會(huì)秦涼屢敗,祜復(fù)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dāng)速濟(jì)大功耳?!苟h者多不同,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當(dāng)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于后時(shí)哉!」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龐統(tǒng)


《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龐統(tǒng)傳》
先主領(lǐng)荊州,統(tǒng)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dāng)展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于諸葛亮,遂與亮并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zhèn)荊州。統(tǒng)隨從入蜀。

例句

吾從驥足楊茂卿,性靈且奇才甚清。 楊巨源 贈(zèng)從弟茂卿

百里江山聊展驥,九皋云月怪驅(qū)雞。 翁洮 上子男壽昌宰

星飛龐統(tǒng)驥,箭發(fā)魯連書。 錢起 送屈突司馬充安西書記

百里豈能容驥足,九霄終自別雞群。 雍陶 寄永樂殷堯藩明府

典故
帶圍寬
   
腰圍瘦
 
休文瘦
 
寬帶眼
 
帶眼頻移
 
寬衣帶
 
休文多病
  
沈郎瘦
 
頻移帶眼
  
東陽帶
 
瘦損腰圍
 
衣帶漸寬
 
沈約瘦
 
移帶眼
 
沈郎多病
 
沈郎消瘦
 
瘦損東陽
 
帶圍減
 
多病休文
 
瘦盡東陽
 
沈郎圍
 
寬沈帶
 
新寬帶結(jié)
 
半分臂小
 
病起東陽
 
沈郎帶寬
 
沈郎瘦損
 
帶驚剩眼
 
帶眼銷磨
 
帶易成寬
 
東陽銷瘦帶展
 
東陽銷瘦骨
 
多病如削
 
羅寬帶眼
 
清瘦休文
 
瘦盡東陽沈
 
瘦損沈休文
 
衰柳腰肢
 
圍腰帶剩
 
消瘦東陽
 
消瘦休文
 
休文老病
 
腰寬帶易垂
 
腰愧休文
 
腰圍頻減
 
沈侯不勝衣
 
沈侯瘦
 
沈約病瘦
 
沈約詩腰
 
帶圍東陽
  
帶眼減圍
 
東陽受損
 
衣帶緩

相關(guān)人物
徐勉
 
沈約


《梁書》卷十三《沈約傳》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也?!〔?,除吏部郎,出為寧朔將軍、東陽太守?!s久處端揆,有志臺(tái)司,論者咸謂為宜,而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無棋屬,往者將墜于地,契闊屯邅,困于朝夕,崎嶇薄宦,事非為己,望得小祿,傍此東歸。歲逾十稔,方忝襄陽縣,公私情計(jì),非所了具,以身資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東陽,意在止足;而建武肇運(yùn),人世膠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門,因此謀退,庶幾可果,托卿布懷于徐令,想記未忘。圣道聿興,謬逢嘉運(yùn),往志宿心,復(fù)成乖爽。今歲開元,禮年云至,懸車之請(qǐng),事由恩奪,誠不能弘宣風(fēng)政,光闡朝猷,尚欲討尋文簿,時(shí)議同異。而開年以來,病增慮切,當(dāng)由生靈有限,勞役過差,總此凋竭,歸之暮年,牽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觀傍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常須過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臥,支體不復(fù)相關(guān)。上熱下冷,月增日篤,取煖則煩,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劇必甚前劇。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jì)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

例句

沈約只能瘦,潘仁豈是才。 李商隱 寄裴衡

哀同庾開府,瘦極沈尚書。 李商隱 有懷在蒙飛卿

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

為憑何遜休聯(lián)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李商隱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fēng)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客邊秋興悲張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懷李十二

典故

《搜神記》卷二十~53~
孫權(quán)時(shí)李信純,襄陽紀(jì)南人也,家養(yǎng)一狗,字曰黑龍,愛之尤甚,行坐相隨,飲饌之間,皆分與食。忽一日,于城外飲酒,大醉。歸家不及,臥于草中。遇太守鄭瑕出獵,見田草深,遣人縱火爇之。信純臥處,恰當(dāng)順風(fēng),犬見火來,乃以口拽純衣,純亦不動(dòng)。臥處比有一溪,相去三五十步,犬即奔往入水,濕身走來臥處,周回以身灑之,獲免主人大難。犬運(yùn)水困乏,致斃于側(cè)。俄爾信純醒來,見犬已死,遍身毛濕,甚訝其事。睹火蹤跡,因爾慟哭。聞?dòng)谔亍L貞懼唬骸溉畧?bào)恩,甚于人,人不知恩,豈如犬乎!」即命具棺槨衣衾葬之,今紀(jì)南有義犬葬,高十馀丈。
《國語辭典》:展轉(zhuǎn)(展轉(zhuǎn))  拼音:zhǎn zhuǎn
1.反覆變化。《戰(zhàn)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轉(zhuǎn)不可約?!埂督鹌棵贰返谒钠呋兀骸笓?jù)這小廝所言,就是實(shí)話。汝等如何展轉(zhuǎn)得過?!?br />2.回環(huán)反覆?!抖膛陌阁@奇》卷一一:「肚里展轉(zhuǎn)了幾番,卻就變起卦來?!?br />3.翻來覆去而不得安眠。三國魏。曹丕雜詩〉:「展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挂沧鳌篙氜D(zhuǎn)」。
4.曲折、間接?!逗鬂h書。卷六四。趙岐傳》:「岐與新除諸郡太守?cái)?shù)人俱為賊邊章等所執(zhí)。賊欲脅以為帥,岐詭辭得免,展轉(zhuǎn)還長安。」也作「輾轉(zhuǎn)」。
5.流轉(zhuǎn)遷徙。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相見?!?/div>
《國語辭典》:展卷  拼音:zhǎn juàn
開卷。宋。陸游 初寒在告有感詩:「數(shù)欞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經(jīng)展卷看?!?/div>
《漢語大詞典》:展卷
指展開卷狀物。 唐 元稹 《遣興詩》之五:“晚荷猶展卷,早蟬遽蕭嘹。”
《國語辭典》:不展  拼音:bù zhǎn
不舒張、不能伸展。如:「一籌不展」、「眉頭不展」。
《駢字類編》:一展
杜甫贈(zèng)太常張卿詩:弼諧方一展,班序更何躋。荊浩畫山水圖答大愚詩:禪房時(shí)一展,空兼稱苦情。
《漢語大詞典》:展玩
亦作“ 展翫 ”。 猶賞玩。 宋 梅堯臣 《觀楊之美畫》詩:“ 吳生 龍王多裂隳,八軸展玩忘晨炊。”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步入 相國寺 ,市碑果實(shí)歸,相對(duì)展玩咀嚼,自謂 葛天氏 之民也?!?元 劉塤 隱居通議·地理:“展翫傷懷,因寄一嘆。”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小引:“昨日無事,取諸家全集,再三展玩,始知其真才分,真境地,覺向之所見,猶僅十之二三也。” 葉圣陶 《一個(gè)青年》:“他展玩不肯釋手,放了信紙又拿起詩箋,擱下詩箋又取那信紙。”
分類:賞玩
《國語辭典》:展驥(展驥)  拼音:zhǎn jì
良馬伸展足力。比喻發(fā)揮才能?!度龂?。卷三七。蜀書。龐統(tǒng)傳》:「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dāng)展其驥足耳。」唐。陳子昂為資州鄭使君讓官表〉:「題輿佐岳,無展驥之庸?!?/div>
《國語辭典》:展禮(展禮)  拼音:zhǎn lǐ
行禮?!赌淆R書。卷一一。樂志》:「涓辰選氣,展禮恭祇?!埂端问?。卷七。真宗本紀(jì)二》:「壬寅,詔量留五坊鷹鶻,備諸王從時(shí)展禮,馀悉縱之?!挂沧鳌刚箖x」。
分類:行禮施禮
《國語辭典》:展布  拼音:zhǎn bù
1.陳述意見。《左傳。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難,無恤不敢憚勞,非晉國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br />2.施展發(fā)揮?!豆卤驹麟s劇。卓文君。第三折》:「此事不難,小生當(dāng)展布所蘊(yùn),聊為塞責(zé)?!?br />3.抹布?!端疂G傳》第七五回:「阮小七叫上水手來,舀了艙里水,把展布都拭抹了?!挂沧鳌皋肌?。
《國語辭典》:展眉  拼音:zhǎn méi
舒展眉頭。形容心情喜悅的樣子。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三:「唯將終夜長開眼,報(bào)答平生未展眉?!?/div>
分類:展眉喜悅
《國語辭典》:丁香結(jié)(丁香結(jié))  拼音:dīng xiāng jié
1.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丁香花簇生莖頂,往往含苞不放,所以常用來比喻愁思固結(jié)不解。唐。李商隱 代贈(zèng)詩:「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唐。陸龜蒙 丁香詩:「殷勤解卻丁香結(jié),縱放繁枝散誕春?!箙⒁姟付∠恪箺l。
2.鈕扣。也稱為「丁香」。
《國語辭典》:驥足(驥足)  拼音:jì zú
駿馬的腳。比喻杰出的才華或人。《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tǒng)傳》:「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dāng)展其驥足耳。」《北史。卷八六。循吏傳。張華原傳》:「若能屈驥足于此,當(dāng)共享富貴?!?/div>
分類:高才
《漢語大詞典》:龐統(tǒng)驥(龐統(tǒng)驥)
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 先主 領(lǐng) 荊州 , 統(tǒng) 以從事守 耒陽 令,在縣不治,免官。 吳 將 魯肅 遺 先主 書曰:‘ 龐士元 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dāng)展其驥足耳!’”后因以“龐統(tǒng)驥”為稱頌治世之才的典實(shí)。 唐 錢起 《送屈突司馬充安西書記》詩:“星飛 龐統(tǒng) 驥,箭發(fā) 魯連 書?!?/div>
《漢語大詞典》:帶減腰圍(帶減腰圍)
語本梁書·昭明太子統(tǒng)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背S靡孕稳莶〕钍輷p。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詞:“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币嗍∽鳌?帶減圍 ”。 唐 杜甫 《傷秋》:“懶慢頭時(shí)櫛,艱難帶減圍?!?/div>
分類:瘦損
《國語辭典》:帶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帶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溫卿詩:「平日離愁寬帶眼,訖春歸思滿琴心。」宋。沈端節(jié)薄倖。桂輪香滿〉詞:「休文瘦損,陡覺頻移帶眼。」
2.順眼看看。如:「他帶眼看看就發(fā)現(xiàn)問題之所在?!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六:「直待轉(zhuǎn)手關(guān)門,帶眼看去,那小床帳鉤上吊著一個(gè)紫檀的小木魚?!?/div>
《漢語大詞典》:東陽瘦(東陽瘦)
見“ 東陽銷瘦 ”。
《漢語大詞典》:東陽銷瘦(東陽銷瘦)
梁書·沈約傳:“﹝ 沈約 ﹞ 永明 末,出守 東陽 ……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jì)月小半分?!痹^ 沈約 因操勞日漸消瘦,后以“東陽銷瘦”為形容體瘦的典故。 宋 賀鑄 《滿江紅·傷春回》詞:“誰念 東陽 銷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币嘧鳌?東陽瘦體 ”、“ 東陽瘦 ”。 元 喬吉 《雙調(diào)行香子·題情》套曲:“ 東陽 瘦體, 潘岳 蒼顏,我怕春歸,愁日永,捱更闌。” 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詠雪花》詞:“誰憐辛苦 東陽 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詩之三:“莫遣沉愁結(jié)成病,時(shí)時(shí)一唱濯纓歌。”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約因病日瘦,腰帶逐漸寬松。典出《梁書。卷一三。沈約傳》。比喻身體漸趨瘦弱、消瘦。宋。周邦彥 大有。仙骨清羸詞:「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見傍人、驚怪消瘦?!姑?。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道我沈腰輕,爭奈客衣單。」
分類:沈約陳情
《漢語大詞典》:展草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九:“ 廣陵 人 楊生 ,養(yǎng)狗一,甚憐愛之,行止與俱。后生飲酒醉,行大澤草中,眠不能動(dòng)。時(shí)方冬月,燎原,風(fēng)勢極盛。狗乃周章號(hào)喚,生醉不覺。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還以身灑生左右草上,如此數(shù)次,周旋跬步,草皆沾濕,火至免焚,生醒方見之?!焙蠹匆浴罢共荨敝笀?bào)恩事。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當(dāng)日狗有展草之恩,馬有垂鞭之報(bào)?!眳㈤?span id="igkm0y0"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搜神記》。
分類:報(bào)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