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試牛刀
     
解牛刀
  
割雞手
 
牛刀發(fā)硎
  
惜牛刀
  
牛刀小邑
 
武城
 
武城割雞
 
武城聲
  
小邑割雞

相關(guān)人物
子游
 
孔子


《論語注疏·陽貨》~54~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弧棺釉唬骸付樱≠戎允且?。前言戲之耳?!?/span>
《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220~
言偃,吳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歲。子游既已受業(yè),為武城宰??鬃舆^,聞弦歌之聲??鬃虞笭柖υ唬骸父铍u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箍鬃釉唬骸付樱戎允且?。前言戲之耳?!?/span>

簡釋

弦歌:喻出任邑令。唐秦韜玉《送友人罷舉除南陵令》:“共言愁是酌離杯,況值弦歌枉大才?!?/p>

武城弦:詠重視禮樂教化。唐盧照鄰《于時(shí)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zèng)柳九隴卜“遙聞彭澤宰,高弄武城弦?!?/p>

武城雞:喻大材小用。唐張九齡《贈(zèng)澧陽韋明府》:“誰開太阿匣,持割武城雞?!?/p>

牛刀:喻有大材之人。唐孟浩然《贈(zèng)蕭少府》:“鴻漸升羽儀,牛刀列下班。”


例句

朝來仙閣聽弦歌,暝入花亭見綺羅。 儲(chǔ)光羲 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shí)武貶金壇令

閑逐維私向武城,北風(fēng)青雀片時(shí)行。 劉言史 送人隨姊夫任云安令

將雛有舊曲,還入武城弦。 嚴(yán)維 詠孩子

側(cè)聽弦歌宰,文書游夏徒。 孟浩然 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孟浩然 和張明府登鹿門作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 孟浩然 與白明府游江

弦歌試宰日,城闕賞心違。 宋之問 送武進(jìn)鄭明府

誰開太阿匣,持割武城雞。 張九齡 贈(zèng)澧陽韋明府

多謝弦歌宰,稀聞桴鼓聲。 張說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變風(fēng)須愷悌,成化佇弦歌。 張說 送蘇合宮颋

弦歌試宰日,城闕賞心違。 徐堅(jiān) 送武進(jìn)鄭明府

寄謝弦歌宰,西來定未遲。 李白 望漢陽柳色寄王宰

逢君聽弦歌,肅穆坐華堂。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zèng)江夏韋太守良宰

弦歌欣再理,和樂醉人心。 李白 贈(zèng)從孫義興宰銘

弦歌詠唐堯,脫落隱簪組。 李白 贈(zèng)清漳明府侄聿

范宰不買名,弦歌對前楹。 李白 贈(zèng)范金卿二首

才年三十佩銅印,知爾弦歌漢水清。 李頎 送崔嬰赴漢陽

遙聞彭澤宰,高弄武城弦。 盧照鄰 于時(shí)春也恍然有江湖之思寄贈(zèng)柳九隴

尋仙在仙骨,不用廢牛刀。 許渾 廣陵送剡縣薛明府赴任

能奏明廷主,一試武城弦。 高適 過盧明府有贈(zèng)

典故
瞿硎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列傳·瞿硎先生〉~2456~
瞿硎先生者,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許人也。太和末,常居宣城郡界文脊山中,山有瞿硎,因以為名焉。大司馬桓溫嘗往造之。既至,見先生被鹿裘,坐于石室,神無忤色,溫及僚佐數(shù)十人皆莫測之,乃命伏滔為之銘贊。竟卒于山中。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瞿硎先生
 
郭文


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
榮啟期者,不知何許人也,鹿裘帶索,鼓琴而歌??鬃佑斡谔┥?,見而問之曰:「先生何樂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得為人矣,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終也。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郭文傳》
郭文字文舉,河內(nèi)軹人也。少愛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彌旬忘反。父母終,服畢,不娶,辭家游名山,歷華陰之崖,以觀石室之石函。洛陽陷,乃步擔(dān)入?yún)桥d馀杭大辟山中窮谷無人之地,倚木于樹,苫覆其上而居焉,亦無壁障。時(shí)猛獸為暴,入屋害人,而文獨(dú)宿十馀年,卒無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飲酒食肉,區(qū)種菽麥,采竹葉木實(shí),貿(mào)鹽以自供。人或酬下價(jià)者,亦即與之。后人識文,不復(fù)賤酬。食有馀谷,輒恤窮匱。人有致遺,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獸殺大麀鹿于庵側(cè),文以語人,人取賣之,分錢與文。文曰:「我若須此,自當(dāng)賣之。所以相語,正以不須故也?!孤?wù)呓脏祰@之。嘗有猛獸忽張口向文,文視其口中有橫骨,乃以手探去之,猛獸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獵者時(shí)往寄宿,文夜為擔(dān)水而無倦色。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瞿硎先生傳》
瞿硎先生者,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許人也。太和末,常居宣城郡界文脊山中,山有瞿硎,因以為名焉。大司馬桓溫嘗往造之。既至,見先生被鹿裘,坐于石室,神無忤色,溫及僚佐數(shù)十人皆莫測之,乃命伏滔為之銘贊。竟卒于山中。

例句

空山三十年,鹿裘掛窗睡。 杜牧 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zèng)行

帶月乘漁艇,迎寒綻鹿裘。 秦系 山中崔大夫大書相問

《國語辭典》:發(fā)硎(發(fā)硎)  拼音:fā xíng
硎,磨刀石。發(fā)硎指刀子剛從磨刀石上離開,表示磨利。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官〉詩:「遣辭必中律,利物常發(fā)硎。」
《漢語大詞典》:新硎
見“ 新發(fā)於硎 ”。
《漢語大詞典》:新發(fā)于硎(新發(fā)於硎)
(1).謂刀剛從磨刀石上磨好。形容刀刃鋒利。硎,磨刀石。語出莊子·養(yǎng)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於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購諸異國,殺人未嘗濡縷。迄佩三世矣。決首至千計(jì),尚如新發(fā)於硎。’”亦省作“ 新硎 ”。 清 顧炎武 《元旦》詩:“驅(qū)除欲淬新硎劍,拜舞思彈舊賜冠?!?br />(2).比喻初露鋒芒。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十一:“今有同鄉(xiāng) 馬孝廉 ,新發(fā)於硎,索 長安 知交書,仍予以一函,囑進(jìn)見。”
《漢語大詞典》:支硎
山名。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又名 報(bào)恩山 、 南峰山 。硎,平整的石頭。山有平石,故名。 晉 高僧 支遁 隱居于此,因以 支硎 為號,山亦因 支遁 得名。 明 文徵明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諸山》詩:“西北羣山列翠屏, 天池 宛轉(zhuǎn)帶 支硎 。”參閱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jīng)續(xù)記·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南六·蘇州府》。
《漢語大詞典》:霜硎
剛磨礪的鋒利的刀。 清 黃景仁 《題馬氏齋頭秋鷹圖》詩:“凝神看定知是畫,是誰掃筆如霜硎?!?/div>
分類:磨礪鋒利
《漢語大詞典》:硎谷
坑谷。相傳為 秦始皇 坑儒之處。《尚書序》“及 秦始皇 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 孔穎達(dá) 疏引 漢 衛(wèi)宏 《古文奇字序》:“ 秦 改古文以為篆隸,國人多誹謗。 秦 患天下不從,而召諸生,至者皆拜為郎,凡七百人。又密令冬月種瓜於 驪山 硎谷 之中溫處。瓜實(shí),乃使人上書曰:瓜冬有實(shí)。有詔天下博士諸生説之,人人各異,則皆使往視之,而為伏機(jī)。諸生方相論難,因發(fā)機(jī),從上填之以土,皆終命也?!卑?,后漢書·陳蕃傳 李賢 注引作“阮谷”。
《漢語大詞典》:土硎
見“ 土形 ”。
《漢語大詞典》:土形
亦作“ 土刑 ”。亦作“ 土硎 ”。亦作“ 土型 ”。 古代一種盛湯羹的瓦器。墨子·節(jié)用中:“飲於土塯,啜於土形。”《韓詩外傳》卷三:“昔者 舜 甑盆無膻,而下不以餘獲罪。飯乎土簋,啜乎土型,而工不以巧獲罪?!?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古者采椽不斫,茅茨不剪,衣布褐,飯土硎。”
分類:瓦器
《漢語大詞典》:臨硎(臨硎)
三國 吳 宮門名。《文選·左思〈吳都賦〉》:“閽闥譎詭,異出奇名,左稱 彎碕 ,右號 臨硎 ?!?李善 注:“ 吳后主 起 昭明宮 於 太初 之東,開 彎碕 、 臨硎 二門。 彎碕 ,宮東門; 臨硎 ,宮西門。碕,巨依切。硎,口耕切?!?/div>
分類:宮門門名
《漢語大詞典》:硎阱
見“ 硎谷 ”。
《漢語大詞典》:硎谷
坑谷。相傳為 秦始皇 坑儒之處。《尚書序》“及 秦始皇 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 孔穎達(dá) 疏引 漢 衛(wèi)宏 《古文奇字序》:“ 秦 改古文以為篆隸,國人多誹謗。 秦 患天下不從,而召諸生,至者皆拜為郎,凡七百人。又密令冬月種瓜於 驪山 硎谷 之中溫處。瓜實(shí),乃使人上書曰:瓜冬有實(shí)。有詔天下博士諸生説之,人人各異,則皆使往視之,而為伏機(jī)。諸生方相論難,因發(fā)機(jī),從上填之以土,皆終命也?!卑矗?span id="wovnp1t" class="book">《后漢書·陳蕃傳》 李賢 注引作“阮谷”。
《漢語大詞典》:硎岸
猶坑岸。坑塹,溝塹。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傳》:“下帷閉戶,投斧懸梁,雖 玄姜 書淫, 文勝 經(jīng)溢, 康成 之忽忘所往, 公叔 之顛墜硎岸,無以異也?!?/div>
分類:坑塹
《漢語大詞典》:儒硎
秦始皇 既焚書,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種瓜于 驪山 陵谷溫暖處;瓜結(jié)實(shí),詔博士諸生往視,因填土殺之。事見史記·儒林列傳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漢 衛(wèi)宏 《詔定古文尚書序》。后因以“儒硎”謂讀書人遭受的浩劫。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加以 建鄴 陽九,劣免儒硎; 江陵 百六,幾從士壠?!?王國維 《〈國學(xué)叢刊〉序》:“番番良士,劣免儒硎;莘莘胄子,翻從城闕?!?/div>
《駢字類編》:楂硎(楂硎)
齊書崔慧景傳:慧景至楂硎,竹塘人萬副兒善射獵,投慧景曰:今平路皆為臺(tái)軍所斷,不可議進(jìn)。惟宜從蔣山龍尾上出其不意耳?;劬皬闹?/div>
《漢語大詞典》:硎泉
坑谷之泉。 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三一:“亦可拾紙蓋覆器口,安硎泉冷水中,使冷氣折其出勢,得三七日,然后剖生?!?/div>
分類:坑谷
《國語辭典》:割雞(割雞)  拼音:gē jī
殺雞。比喻處理小事。唐。李白贈(zèng)清漳明府侄聿〉詩:「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div>
《國語辭典》:割雞焉用牛刀(割雞焉用牛刀)  拼音: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語出《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則這割雞焉用牛刀手,小將那消大帥收?!埂斗馍裱萘x》第四○回:「太師用兵多年,如今為何顛倒!料西歧不過是姜尚、黃飛虎等,『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國語辭典》:弦歌  拼音:xián gē
1.依和著琴瑟的聲音來詠詩。《淮南子。俶真》:「弦歌鼓舞,緣飾詩書,以買名譽(yù)于天下?!埂妒酚洝>硭钠???鬃邮兰摇罚骸溉傥迤鬃咏韵腋柚?,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br />2.孔子到魯國武城聽到子游用弦歌之聲教化人民。典出《論語。陽貨》。比喻以禮樂教化群眾。唐。劉禹錫〈國學(xué)新修五經(jīng)壁本記〉:「俾我學(xué)徒,弦歌以時(shí)?!?/div>
《國語辭典》:弦歌(絃歌)  拼音:xián gē
泛指音樂?!逗鬂h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渙傳》:「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埂段倪x。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十,輕薄好弦歌?!?/div>
《漢語大詞典》:弦歌宰
論語·陽貨:“ 子 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敝祆浼ⅲ骸皶r(shí) 子游 為 武城 宰,以禮樂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焙笠浴跋腋柙住狈Q以禮樂施教化的縣令。 唐 張說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詩:“多謝弦歌宰,稀聞桴鼓聲?!眳⒁姟?弦歌 ”。
《國語辭典》:弦歌  拼音:xián gē
1.依和著琴瑟的聲音來詠詩?!痘茨献?。俶真》:「弦歌鼓舞,緣飾詩書,以買名譽(yù)于天下?!埂妒酚洝>硭钠???鬃邮兰摇罚骸溉傥迤鬃咏韵腋柚?,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br />2.孔子到魯國武城聽到子游用弦歌之聲教化人民。典出《論語。陽貨》。比喻以禮樂教化群眾。唐。劉禹錫〈國學(xué)新修五經(jīng)壁本記〉:「俾我學(xué)徒,弦歌以時(shí)?!?/div>
《國語辭典》:弦歌(絃歌)  拼音:xián gē
泛指音樂?!逗鬂h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渙傳》:「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埂段倪x。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十,輕薄好弦歌?!?/div>
《漢語大詞典》:武城弦
論語·陽貨:“子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 朱熹 集注:“弦,琴瑟也。時(shí) 子游 為 武城 宰,以禮樂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借指禮樂教化。 唐 盧照鄰 《寄贈(zèng)柳九隴》詩:“遙聞 彭澤 宰,高弄 武城 弦?!?唐 高適 《遇盧明府有贈(zèng)》詩:“誰能奏明主,一試 武城 弦。”
分類:禮樂教化
《國語辭典》:武城弦歌  拼音:wǔ chéng xián gē
孔子的學(xué)生子游出任武城邑令,用禮樂教化百姓??鬃拥轿涑牵牭轿涑且黄覙犯杪?,便開玩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回答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弧箍鬃蛹聪蛲械茏颖硎咀佑蔚脑捠菍Φ模约簞偛挪贿^是說笑罷了。典出《論語。陽貨》。后以武城弦歌表示為政者重視禮樂教化,為政得法。
《漢語大詞典》:武城雞(武城雞)
《論語·陽貨》:“子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朱熹 集注:“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后以“武城雞”喻微小之物。 唐 張九齡 《贈(zèng)澧陽韋明府》詩:“君有百鍊刃,堪斷七重犀。誰開 太阿 匣,持割 武城 雞。”亦作“ 武城禽 ”。 謝無量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料馴 元晏 鶴,倚落 武城 禽。”
分類:微小
《國語辭典》:牛刀  拼音:niú dāo
宰牛用的大刀。語出《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比喻大材。唐。孟浩然贈(zèng)蕭少府〉詩:「鴻漸升儀羽,牛刀列下班?!?/div>
分類:大材
《國語辭典》:牛刀割雞(牛刀割雞)  拼音:niú dāo gē jī
比喻大材小用。參見「割雞焉用牛刀」條。宋。朱熹 答蔡季通:「旋運(yùn)只是勞心之所致,小試參同之萬一,當(dāng)如牛刀割雞也?!?/div>
分類:大材小用
《國語辭典》:牛刀  拼音:niú dāo
宰牛用的大刀。語出《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比喻大材。唐。孟浩然贈(zèng)蕭少府〉詩:「鴻漸升儀羽,牛刀列下班?!?/div>
分類:大材
《漢語大詞典》:鹿裘
鹿皮做的大衣。常用為喪服及隱士之服。禮記·檀弓上:“鹿裘衡、長、袪?!?孔穎達(dá) 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為冬時(shí)吉兇衣,里皆有裘。吉時(shí)則貴賤有異,喪時(shí)則同用大鹿皮為之,鹿色近白,與喪相宜也?!?span id="hlvhswd" class="book">《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見 榮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唐 黃滔 《寄少常盧同年》詩:“官拜少常休,青緺換鹿裘?!?明 唐寅 《焦山》詩:“鹿裘高士帝王師,井灶猶存舊隱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