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黃金消眾口
銷金眾口
金被鑠
金就鑠
眾毀鑠黃金
謗消金
積毀消金
《國語》卷三〈周語下·單穆公諫景王鑄大鐘〉~30~
王不聽,卒鑄大鐘。二十四年,鐘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鐘果和矣?!箤υ唬骸肝纯芍病!雇踉唬骸负喂剩俊箤υ唬骸干献髌?,民備樂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蝗曛校鹪倥d焉,懼一之廢也?!雇踉唬骸笭柪想R樱『沃??」二十五年,王崩,鐘不和。三國吳·韋昭注:「鑠,銷也。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也?!?/span>
《楚辭補注》卷四〈九章·惜誦〉~24~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漢·王逸注:「言眾口所論,萬人所言,金性堅剛,尚為銷鑠,以喻讒言多,使君亂惑也。」
例句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膽徒傾致鑠金。
眾口金可鑠,孤心絲共棼。
眼眾豈能分瑞璧,舌多須信爍良金。
祗言眾口鑠千金,誰信獨愁銷片玉。
爛椹作袍名復(fù)利,鑠金為講愛兼憎。
金勁任從千口鑠,玉寒曾試幾爐烘。
燒玉謾勞曾歷試,鑠金寧為欠周防。
典故 鵑啼血
泣杜鵑
杜鵑魂
古帝魂
望帝春心
蜀帝魂
口流血
啼成血
蜀天子
悲蜀帝
蜀帝王
杜魂
魂作杜鵑
望帝愁魂
杜鵑積恨
杜宇啼血
口血
蜀王遺魄
蜀王作鳥
蜀羽怨紅啼斷
望帝歸魂
昔帝恨
冤魂化禽
相關(guān)人物杜宇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8~
魚鳧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于湔。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務(wù)農(nóng)。一號杜主。時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悅之,納以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酒摺堪蛧Q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諸王。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guān)為后戶,玉壘、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會有水災(zāi),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巴亦化其教而力農(nóng)務(wù)。迄今巴蜀民農(nóng),時先祀杜主君。
《昭明文選》卷四〈賦乙·京都中·左思蜀都賦〉~89~
唐·李善注引《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云宇化為子規(guī)。子規(guī),鳥名也。蜀人聞子規(guī)鳴,皆曰望帝也?!?/span>
《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劍南道·益州〉~937~
《十三州志》曰:「時巫山壅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鱉冷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鱉冷,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規(guī)。故蜀人聞鳴曰:『我望帝也?!弧?/span>
晉·闞骃《十三州志》
「其后有王日杜宇,稱帝,號望帝?!幸凰勒呙M令,其尸亡至汶山卻是更生,見望帝,帝以為蜀相,時巫山壅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鱉令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鱉令,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規(guī)。故蜀人聞鳴曰:『我望帝也?!挥衷疲骸和凼棍M令治水而淫其妻,令還,帝慚,遂化為子規(guī)?!弧梗〒?jù)《二酉堂叢書》清·張澍輯本)
舊題晉·張華注《禽經(jīng)》
「巂周,子規(guī)也(按,即杜鵲)。」《注》:「夜啼達旦,血漬草木?!?
《太平廣記》卷四百六十三〈禽鳥四·杜鵑〉
杜鵑,始陽相推而鳴,先鳴者吐血死。嘗有人出行,見一群寂然,聊學(xué)其聲,即死。初鳴,先聽者主離別。廁上聽其聲,不祥。厭之之法,當(dāng)為犬聲應(yīng)之。
簡釋
杜宇:指杜鵑鳥,或喻哀怨、思歸之情。唐李商隱《井絡(luò)》:“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p>
例句
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
胡蝶翅翻殘露滴,子規(guī)聲盡野煙深。
殘春碧樹自留影,半夜子規(guī)何處聲。
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
劍閣西南遠鳳臺,蜀魂何事此飛來。
不同蜀魄啼殘月,唯逐天雞囀詰朝。
子規(guī)啼欲死,君聽固無愁。
古樹春無花,子規(guī)啼有血。
寂寥聞蜀魄,清絕怨湘弦。
杜鵑魂厭蜀,蝴蝶夢悲莊。
誰為蜀王身作鳥,自啼還自有花開。
壺觴笑詠隨風(fēng)去,唯有聲聲蜀帝魂。
憑書正惆悵,蜀魄數(shù)聲新。
蜀魄叫回芳草色,鷺鷥飛破夕陽煙。
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昔帝一時恨,后人千古悲。
有鳥自稱蜀帝魂。
石滑羊腸險,山空杜宇悲。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黃陵廟前春已空,子規(guī)啼血滴松風(fēng)。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恨聲流蜀魄,冤氣入湘云。
況又將冤抱,經(jīng)春杜魄隨。
到得長江聞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隨。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
其聲哀痛口流血,所訴何事常區(qū)區(qū)。
口乾垂血轉(zhuǎn)迫促,似欲上訴于蒼穹。
望帝傳應(yīng)實,昭王問不回。
楚天空闊月成輪,蜀魄聲聲似告人。
旅情方浩蕩,蜀魄滿林啼。
猶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萬囀聲。
望鄉(xiāng)臺上秦人在,學(xué)射山中杜魄哀。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蜀魄千年尚怨誰,聲聲啼血向花枝。
千年冤魄化為禽,永逐悲風(fēng)叫遠林。
不忿黃鸝驚曉夢,唯應(yīng)杜宇信春愁。
歲積萇弘怨,春深杜宇哀。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yīng)偏滴此叢多。
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
棲霞山中子規(guī)鳥,口邊血出啼不了。
碧鮮似染萇弘血,蜀帝城邊子規(guī)咽,相如橋上文君絕。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
典故倉積千斯
萬億滿倉箱
萬億與千斯
參考典故萬斯箱
《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一〈小雅·甫田之什·甫田〉~466~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nóng)人,自古有年。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nóng)夫之慶。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曾孫不怒,農(nóng)夫克敏。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nóng)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漢·鄭玄箋:「成王見禾谷之稅委積之多,于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是言年豐,收入踰前也。」
《楚辭補注》卷九〈招魂〉~200~
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歸來兮!不可以久些。漢·王逸注:「言北方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涼風(fēng)急時,疾雪隨之。飛行千里,乃至地也。」
典故 讒銷骨
讒謗銷骨
骨銷讒口
積毀骨銷
鑠金消骨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2287~
臣聞之,積羽沈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故愿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辟魏。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列傳·鄒陽〉~2346~
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計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于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唐·顏師古注曰:「美金見毀,眾共疑之,數(shù)被燒鍊,以至銷鑠。讒佞之人,肆其詐巧,離散骨肉,而不覺知?!?/span>
例句
昔嘆讒銷骨,今傷淚滿膺。
誰于銷骨地,一鑒玉壺冰。
積毀方銷骨,微瑕懼掩瑜。
《昭明文選》卷三十八〈表下·為蕭揚州薦士表〉~744~
前晉安郡候官令東海王僧孺,年三十五,字僧孺,理尚棲約,思致恬敏。既筆耕為養(yǎng),亦傭書成學(xué)。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遺儀,南宮故事,畫地成圖,抵掌可述。豈直鼮鼠有必對之辯,竹書無落簡之謬。暕坐鎮(zhèn)雅俗,弘益已多;僧孺訪對不休,質(zhì)疑斯在。并東序之秘寶,瑚璉之茂器。誠言以人廢,而才實世資。臨表悚戰(zhàn),猶懼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唐·李善注引檀道鸞《晉陽春秋》曰:「車胤,字武子,學(xué)而不倦。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夜繼日焉。」又引《孫氏世錄》曰:「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游不雜。」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戴封傳》
戴封字平仲,濟北剛?cè)艘?。年十五,詣太學(xué),師事鄮令東海申君。申君卒,送喪到東海,道當(dāng)經(jīng)其家。父母以封當(dāng)還,豫為娶妻。封暫過拜親,不宿而去。還京師卒業(yè)。時同學(xué)石敬平溫病卒,封養(yǎng)視殯斂,以所赍糧韨小棺,送喪到家。家更斂,見敬平行時書物皆在棺中,乃大異之。封后遇賊,財物悉被略奪,唯馀縑七匹,賊不知處,封乃追以與之,曰:「知諸君乏,故送相遺?!官\驚曰:「此賢人也?!贡M還其器物。后舉孝廉,光祿主事,遭伯父喪去官。詔書求賢良方正直言之士,有至行能消災(zāi)伏異者,公卿郡守各舉一人??ぜ按笏巨r(nóng)俱舉封。公車徵,陛見,對策第一,擢拜議郎。遷西華令。時汝、潁有蝗災(zāi),獨不入西華界。時督郵行縣,蝗忽大至,督郵其日即去,蝗亦頓除,一境奇之。其年大旱,封禱請無獲,乃積薪坐其上以自焚?;鹌鸲笥瓯┲粒谑沁h近嘆服。
《昭明文選》卷一〈賦甲·京都上·兩都賦二首·西都賦〉~8~
英俊之域,紱冕所興。冠蓋如云,七相五公。
典故 嘆積薪
后來薪
汲黯薪
積后來薪
相關(guān)人物公孫弘
汲黯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309~
始黯列為九卿,而公孫弘、張湯為小吏。及弘、湯稍益貴,與黯同位,黯又非毀弘、湯等。已而弘至丞相,封為侯;湯至御史大夫;故黯時丞相史皆與黯同列,或尊用過之。黯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股夏?。有閒黯罷,上曰:「人果不可以無學(xué),觀黯之言也日益甚。」
簡釋
積薪:指官吏年高資深反位居人下。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尚齒惇耆艾,搜材拔積薪。”
例句
且嫌游晝短,莫問積薪長。
左掖期連茹,南宮愧積薪。
汲黯薪逾積,孫弘閣未開。
談器非先木,圖榮異后薪。
《后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
赤眉忽遇大軍,驚震不知所為,乃遣劉恭乞降,曰:「盆子將百萬眾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
《東觀漢記》卷二十一〈劉盆子載記〉~864~
劉盆子將丞相以下二十馀萬人詣宜陽降,奉高皇帝璽綬,詔以屬城門校尉,賊皆輸鎧甲兵弩矢矰,積城西門,適與熊耳山等。
《后漢書》卷十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盆子〉~485~
赤眉忽遇大軍,驚震不知所為,乃遣劉恭乞降,曰:「盆子將百萬眾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狗缒藢⑴枳蛹柏┫嘈煨韵氯湃巳馓唤?。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
例句
破胡必用龍韜策,積甲應(yīng)將熊耳齊。
《后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傳·張讓傳》
「凡詔所徵求,皆令西園騶密約敕,號曰『中使』,恐動州郡,多受賕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責(zé)助軍修宮錢,大郡至二三千萬,馀各有差。當(dāng)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后得去。有錢不畢者,或至自殺。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衷烊f金堂于西園,引司農(nóng)金錢繒帛,仞積其中。」唐·李賢注:「仞,滿也?!?/span>
《昭明文選》卷三〈賦乙·京都中·東京賦〉~20~
文德既昭,武節(jié)是宣。三農(nóng)之隙,曜威中原。歲惟仲冬,大閱西園。三國吳·薛綜注:「西園,上林苑也。」
《新書》卷一《數(shù)寧》~4~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钩吉氃唬骸肝窗病!够蛘咴唬骸柑煜乱阎我印!钩吉氃唬骸肝粗??!箍帜嬉庥|死罪,雖然,誠不安,誠不治。故不敢顧身,敢不昧死以聞。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無知,固諛者耳,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措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列傳〉~2230~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數(shù)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
典故閉門高臥
臥袁安
袁安僵臥
僵臥袁安
洛陽高臥
袁戶
袁門閉
凍臥袁安
扃門臥
窮檐高臥
袁安愛晴早
袁扉掩
袁生閉門
高臥過冬
積雪臥園
袁安閉關(guān)
袁安窮巷
袁生掩扉
相關(guān)人物袁安
《后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袁安〉~57~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人也。祖父良,習(xí)孟氏易,平帝時舉明經(jīng),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傳良學(xué)。為人嚴重有威,見敬于州里。初為縣功曹,奉檄詣從事,從事因安致書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辭不肯受,從事懼然而止。后舉孝廉,除陰平長、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愛之。唐·李賢注引《汝南先賢傳》曰:「時大雪積地丈馀,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己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涣钜詾橘t,舉為孝廉」也?!?/span>
例句
雪霽凝光入座寒,天明猶自臥袁安。
玉塵銷欲盡,窮巷起袁安。
謝監(jiān)逢酒時,袁生閉門月。
紅樓知有酒,誰肯學(xué)袁安。
綠徑日長袁戶在,紫荃秋晚謝庭空。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guān)。
袁公方臥雪,尺素及柴荊。
全吳縹瓦十萬戶,惟君與我如袁安。
已聞三徑好,猶可訪袁安。
三年嬰酒渴,高臥似袁安。
紅樓知有酒,誰肯學(xué)袁安。
掛纓守貧賤,積雪臥郊園。
無為掩扉臥,獨守袁生轍。
履敝行偏冷,門扃臥更羸。
謝庭賞方逸,袁扉掩未開。
惠連發(fā)清興,袁安念高臥。
《太平御覽》卷八一四
《風(fēng)俗通義》:五月五日續(xù)命絲,俗說益人命。
《藝文類聚》卷四
《風(fēng)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
例句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典故韋相積德
相印付玄成
相關(guān)人物韋賢
韋玄成
《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傳》
自孟至賢五世。賢為人質(zhì)樸少欲,篤志于學(xué),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徵為博士,給事中,進授昭帝詩,稍遷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與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賢以與謀議,安宗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徙為長信少府。以先帝師,甚見尊重。本始三年,代蔡義為丞相,封扶陽侯,食邑七百戶?!t四子:長子方山為高寢令,早終;次子弘,至東海太守;次子舜,留魯守墳?zāi)梗簧僮有?,?fù)以明經(jīng)歷位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
例句
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
積德韋丞相,通神張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