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黃金消眾口
 
銷金眾口
  
金被鑠
 
金就鑠
 
眾毀鑠黃金
 
謗消金
 
積毀消金


《國語》卷三〈周語下·單穆公諫景王鑄大鐘〉~30~
王不聽,卒鑄大鐘。二十四年,鐘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鐘果和矣?!箤υ唬骸肝纯芍病!雇踉唬骸负喂剩俊箤υ唬骸干献髌?,民備樂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蝗曛校鹪倥d焉,懼一之廢也?!雇踉唬骸笭柪想R樱『沃??」二十五年,王崩,鐘不和。三國吳·韋昭注:「鑠,銷也。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也?!?/span>
《楚辭補注》卷四〈九章·惜誦〉~24~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漢·王逸注:「言眾口所論,萬人所言,金性堅剛,尚為銷鑠,以喻讒言多,使君亂惑也。」

例句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膽徒傾致鑠金。 司空圖 狂題十八首

眾口金可鑠,孤心絲共棼。 張九齡 荊州作二首

眼眾豈能分瑞璧,舌多須信爍良金。 徐夤 綠鬢

祗言眾口鑠千金,誰信獨愁銷片玉。 施肩吾 效古興(一作體)

爛椹作袍名復(fù)利,鑠金為講愛兼憎。 羅隱 寄無相禪師

金勁任從千口鑠,玉寒曾試幾爐烘。 韓偓 此翁

燒玉謾勞曾歷試,鑠金寧為欠周防。 韓偓 病中初聞復(fù)官二首

典故 
鵑啼血
  
泣杜鵑
 
杜鵑魂
 
古帝魂
 
望帝春心
 
蜀帝魂
 
口流血
   
啼成血
  
蜀天子
 
悲蜀帝
 
蜀帝王
  
杜魂
  
魂作杜鵑
 
望帝愁魂
 
杜鵑積恨
 
杜宇啼血
   
口血
 
蜀王遺魄
 
蜀王作鳥
 
蜀羽怨紅啼斷
    
望帝歸魂
 
昔帝恨
 
冤魂化禽

相關(guān)人物
杜宇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8~
魚鳧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于湔。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務(wù)農(nóng)。一號杜主。時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悅之,納以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酒摺堪蛧Q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諸王。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guān)為后戶,玉壘、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會有水災(zāi),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巴亦化其教而力農(nóng)務(wù)。迄今巴蜀民農(nóng),時先祀杜主君。
《昭明文選》卷四〈賦乙·京都中·左思蜀都賦〉~89~
唐·李善注引《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云宇化為子規(guī)。子規(guī),鳥名也。蜀人聞子規(guī)鳴,皆曰望帝也?!?/span>
《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劍南道·益州〉~937~
《十三州志》曰:「時巫山壅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鱉冷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鱉冷,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規(guī)。故蜀人聞鳴曰:『我望帝也?!弧?/span>
晉·闞骃《十三州志》
「其后有王日杜宇,稱帝,號望帝?!幸凰勒呙M令,其尸亡至汶山卻是更生,見望帝,帝以為蜀相,時巫山壅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鱉令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鱉令,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規(guī)。故蜀人聞鳴曰:『我望帝也?!挥衷疲骸和凼棍M令治水而淫其妻,令還,帝慚,遂化為子規(guī)?!弧梗〒?jù)《二酉堂叢書》清·張澍輯本)
舊題晉·張華注《禽經(jīng)》
「巂周,子規(guī)也(按,即杜鵲)。」《注》:「夜啼達旦,血漬草木?!?
《太平廣記》卷四百六十三〈禽鳥四·杜鵑〉
杜鵑,始陽相推而鳴,先鳴者吐血死。嘗有人出行,見一群寂然,聊學(xué)其聲,即死。初鳴,先聽者主離別。廁上聽其聲,不祥。厭之之法,當(dāng)為犬聲應(yīng)之。

簡釋

杜宇:指杜鵑鳥,或喻哀怨、思歸之情。唐李商隱《井絡(luò)》:“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p>


例句

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 來鵠 寒食山館書情

胡蝶翅翻殘露滴,子規(guī)聲盡野煙深。 劉滄 經(jīng)古行宮

殘春碧樹自留影,半夜子規(guī)何處聲。 劉滄 題吳宮苑

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 劉駕 苦寒吟

劍閣西南遠鳳臺,蜀魂何事此飛來。 吳融 岐下聞子規(guī)

不同蜀魄啼殘月,唯逐天雞囀詰朝。 姚合 詠鶯

子規(guī)啼欲死,君聽固無愁。 姚合 送任畹及第歸蜀中覲親

古樹春無花,子規(guī)啼有血。 孟郊 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

寂寥聞蜀魄,清絕怨湘弦。 張喬 將離江上作

杜鵑魂厭蜀,蝴蝶夢悲莊。 張祜 華清宮和杜舍人

誰為蜀王身作鳥,自啼還自有花開。 徐凝 玩花五首之三

壺觴笑詠隨風(fēng)去,唯有聲聲蜀帝魂。 方干 題故人廢宅二首之二

憑書正惆悵,蜀魄數(shù)聲新。 朱慶馀 寄友人

蜀魄叫回芳草色,鷺鷥飛破夕陽煙。 李咸用 題王處士山居

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 李商隱 井絡(luò)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 錦瑟

昔帝一時恨,后人千古悲。 李山甫 聞子規(guī)

有鳥自稱蜀帝魂。 李益 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

石滑羊腸險,山空杜宇悲。 李端 送夏侯審游蜀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李群玉 烏夜號

黃陵廟前春已空,子規(guī)啼血滴松風(fēng)。 李群玉 題二妃廟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李賀 老夫采玉歌

恨聲流蜀魄,冤氣入湘云。 李頻 哭賈島

況又將冤抱,經(jīng)春杜魄隨。 李頻 送于生入蜀

到得長江聞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隨。 李頻 過長江傷賈島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 杜牧 杜鵑

其聲哀痛口流血,所訴何事常區(qū)區(qū)。 杜甫 杜鵑行

口乾垂血轉(zhuǎn)迫促,似欲上訴于蒼穹。 杜甫 杜鵑行

望帝傳應(yīng)實,昭王問不回。 杜甫 秋日荊南懷述三十韻

楚天空闊月成輪,蜀魄聲聲似告人。 杜荀鶴 聞子規(guī)

旅情方浩蕩,蜀魄滿林啼。 武元衡 夕次潘山下

猶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萬囀聲。 武元衡 春曉聞鶯

望鄉(xiāng)臺上秦人在,學(xué)射山中杜魄哀。 武元衡 送柳郎中裴起居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 琵琶引

蜀魄千年尚怨誰,聲聲啼血向花枝。 羅鄴 聞子規(guī)

千年冤魄化為禽,永逐悲風(fēng)叫遠林。 蔡高 詠子規(guī)

不忿黃鸝驚曉夢,唯應(yīng)杜宇信春愁。 鄭谷 游蜀

歲積萇弘怨,春深杜宇哀。 雍陶 蜀中戰(zhàn)后感事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yīng)偏滴此叢多。 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 顧況 子規(guī)

棲霞山中子規(guī)鳥,口邊血出啼不了。 顧況 聽子規(guī)

碧鮮似染萇弘血,蜀帝城邊子規(guī)咽,相如橋上文君絕。 顧況 露青竹杖歌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 杜甫 杜鵑行

典故
倉積千斯
 
萬億滿倉箱
 
萬億與千斯

參考典故
萬斯箱


《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一〈小雅·甫田之什·甫田〉~466~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nóng)人,自古有年。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nóng)夫之慶。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曾孫不怒,農(nóng)夫克敏。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nóng)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漢·鄭玄箋:「成王見禾谷之稅委積之多,于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是言年豐,收入踰前也。」
典故
層冰積雪


《楚辭補注》卷九〈招魂〉~200~
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歸來兮!不可以久些。漢·王逸注:「言北方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涼風(fēng)急時,疾雪隨之。飛行千里,乃至地也。」
典故 
讒銷骨
 
讒謗銷骨
 
骨銷讒口
 
積毀骨銷
   
鑠金消骨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2287~
臣聞之,積羽沈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故愿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辟魏。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列傳·鄒陽〉~2346~
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計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于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唐·顏師古注曰:「美金見毀,眾共疑之,數(shù)被燒鍊,以至銷鑠。讒佞之人,肆其詐巧,離散骨肉,而不覺知?!?/span>

例句

昔嘆讒銷骨,今傷淚滿膺。 李商隱 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

誰于銷骨地,一鑒玉壺冰。 李群玉 宵民

積毀方銷骨,微瑕懼掩瑜。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典故 
孫案
 

《昭明文選》卷三十八〈表下·為蕭揚州薦士表〉~744~
前晉安郡候官令東海王僧孺,年三十五,字僧孺,理尚棲約,思致恬敏。既筆耕為養(yǎng),亦傭書成學(xué)。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遺儀,南宮故事,畫地成圖,抵掌可述。豈直鼮鼠有必對之辯,竹書無落簡之謬。暕坐鎮(zhèn)雅俗,弘益已多;僧孺訪對不休,質(zhì)疑斯在。并東序之秘寶,瑚璉之茂器。誠言以人廢,而才實世資。臨表悚戰(zhàn),猶懼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唐·李善注引檀道鸞《晉陽春秋》曰:「車胤,字武子,學(xué)而不倦。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夜繼日焉。」又引《孫氏世錄》曰:「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游不雜。」
典故
戴封積薪

相關(guān)人物
戴封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戴封傳》
戴封字平仲,濟北剛?cè)艘?。年十五,詣太學(xué),師事鄮令東海申君。申君卒,送喪到東海,道當(dāng)經(jīng)其家。父母以封當(dāng)還,豫為娶妻。封暫過拜親,不宿而去。還京師卒業(yè)。時同學(xué)石敬平溫病卒,封養(yǎng)視殯斂,以所赍糧韨小棺,送喪到家。家更斂,見敬平行時書物皆在棺中,乃大異之。封后遇賊,財物悉被略奪,唯馀縑七匹,賊不知處,封乃追以與之,曰:「知諸君乏,故送相遺?!官\驚曰:「此賢人也?!贡M還其器物。后舉孝廉,光祿主事,遭伯父喪去官。詔書求賢良方正直言之士,有至行能消災(zāi)伏異者,公卿郡守各舉一人??ぜ按笏巨r(nóng)俱舉封。公車徵,陛見,對策第一,擢拜議郎。遷西華令。時汝、潁有蝗災(zāi),獨不入西華界。時督郵行縣,蝗忽大至,督郵其日即去,蝗亦頓除,一境奇之。其年大旱,封禱請無獲,乃積薪坐其上以自焚?;鹌鸲笥瓯┲粒谑沁h近嘆服。

例句

戴封積薪,耿恭拜井。 李瀚 蒙求

典故
冠蓋如云積


《昭明文選》卷一〈賦甲·京都上·兩都賦二首·西都賦〉~8~
英俊之域,紱冕所興。冠蓋如云,七相五公。
典故 
嘆積薪
 
后來薪
    
汲黯薪
 
積后來薪

相關(guān)人物
公孫弘
 
汲黯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309~
始黯列為九卿,而公孫弘、張湯為小吏。及弘、湯稍益貴,與黯同位,黯又非毀弘、湯等。已而弘至丞相,封為侯;湯至御史大夫;故黯時丞相史皆與黯同列,或尊用過之。黯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股夏?。有閒黯罷,上曰:「人果不可以無學(xué),觀黯之言也日益甚。」

簡釋

積薪:指官吏年高資深反位居人下。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尚齒惇耆艾,搜材拔積薪。”


例句

且嫌游晝短,莫問積薪長。 杜牧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左掖期連茹,南宮愧積薪。 權(quán)德輿 酬崔舍人閣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簡兩掖閣老并見示

汲黯薪逾積,孫弘閣未開。 駱賓王 帝京篇

談器非先木,圖榮異后薪。 駱賓王 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

典故
甲齊熊耳
 
積甲齊熊耳
 
熊耳甲
 

《后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
赤眉忽遇大軍,驚震不知所為,乃遣劉恭乞降,曰:「盆子將百萬眾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
《東觀漢記》卷二十一〈劉盆子載記〉~864~
劉盆子將丞相以下二十馀萬人詣宜陽降,奉高皇帝璽綬,詔以屬城門校尉,賊皆輸鎧甲兵弩矢矰,積城西門,適與熊耳山等。
《后漢書》卷十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盆子〉~485~
赤眉忽遇大軍,驚震不知所為,乃遣劉恭乞降,曰:「盆子將百萬眾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狗缒藢⑴枳蛹柏┫嘈煨韵氯湃巳馓唤?。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

例句

破胡必用龍韜策,積甲應(yīng)將熊耳齊。 李白 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

典故
積金滿西園


《后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傳·張讓傳》
「凡詔所徵求,皆令西園騶密約敕,號曰『中使』,恐動州郡,多受賕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責(zé)助軍修宮錢,大郡至二三千萬,馀各有差。當(dāng)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后得去。有錢不畢者,或至自殺。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衷烊f金堂于西園,引司農(nóng)金錢繒帛,仞積其中。」唐·李賢注:「仞,滿也?!?/span>
《昭明文選》卷三〈賦乙·京都中·東京賦〉~20~
文德既昭,武節(jié)是宣。三農(nóng)之隙,曜威中原。歲惟仲冬,大閱西園。三國吳·薛綜注:「西園,上林苑也。」

例句

堆時過北斗,積處滿西園。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典故 
積薪涕淚

相關(guān)人物
賈誼


《新書》卷一《數(shù)寧》~4~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钩吉氃唬骸肝窗病!够蛘咴唬骸柑煜乱阎我印!钩吉氃唬骸肝粗??!箍帜嬉庥|死罪,雖然,誠不安,誠不治。故不敢顧身,敢不昧死以聞。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無知,固諛者耳,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措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列傳〉~2230~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數(shù)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

例句

畏聞巢幕險,寧寤積薪然。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典故
閉門高臥
  
臥袁安
  
袁安僵臥
 
僵臥袁安
 
洛陽高臥
 
袁戶
 
袁門閉
 
凍臥袁安
 
扃門臥
 
窮檐高臥
 
袁安愛晴早
 
袁扉掩
 
袁生閉門
 
高臥過冬
 
積雪臥園
 
袁安閉關(guān)
 
袁安窮巷
 
袁生掩扉

相關(guān)人物
袁安


《后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袁安〉~57~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人也。祖父良,習(xí)孟氏易,平帝時舉明經(jīng),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傳良學(xué)。為人嚴重有威,見敬于州里。初為縣功曹,奉檄詣從事,從事因安致書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辭不肯受,從事懼然而止。后舉孝廉,除陰平長、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愛之。唐·李賢注引《汝南先賢傳》曰:「時大雪積地丈馀,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己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涣钜詾橘t,舉為孝廉」也?!?/span>

例句

雪霽凝光入座寒,天明猶自臥袁安。 吳仁璧 春雪

玉塵銷欲盡,窮巷起袁安。 姚康 禮部試早春殘雪

謝監(jiān)逢酒時,袁生閉門月。 楊巨源 奉酬竇郎中早入省苦寒見寄

紅樓知有酒,誰肯學(xué)袁安。 無可

綠徑日長袁戶在,紫荃秋晚謝庭空。 牟融 山寺律僧畫蘭竹圖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guān)。 王維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袁公方臥雪,尺素及柴荊。 皇甫曾 酬鄭侍御秋夜見寄

全吳縹瓦十萬戶,惟君與我如袁安。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

已聞三徑好,猶可訪袁安。 裴虔馀 早春殘雪

三年嬰酒渴,高臥似袁安。 許渾 病中二首

紅樓知有酒,誰肯學(xué)袁安。 許渾 看雪

掛纓守貧賤,積雪臥郊園。 韋應(yīng)物 奉酬處士叔見示

無為掩扉臥,獨守袁生轍。 韋應(yīng)物 對雪贈徐秀才

履敝行偏冷,門扃臥更羸。 韓愈 喜雪獻裴尚書

謝庭賞方逸,袁扉掩未開。 駱賓王 寓居洛濱對雪憶謝二

惠連發(fā)清興,袁安念高臥。 高適 苦雪四首

典故 
縷積長


《太平御覽》卷八一四
《風(fēng)俗通義》:五月五日續(xù)命絲,俗說益人命。
《藝文類聚》卷四
《風(fēng)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

例句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李隆基 端午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典故
韋相積德
 
相印付玄成

相關(guān)人物
韋賢
 
韋玄成


《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傳》
自孟至賢五世。賢為人質(zhì)樸少欲,篤志于學(xué),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徵為博士,給事中,進授昭帝詩,稍遷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與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賢以與謀議,安宗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徙為長信少府。以先帝師,甚見尊重。本始三年,代蔡義為丞相,封扶陽侯,食邑七百戶?!t四子:長子方山為高寢令,早終;次子弘,至東海太守;次子舜,留魯守墳?zāi)梗簧僮有?,?fù)以明經(jīng)歷位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

例句

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 岑參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積德韋丞相,通神張子房。 崔泰之 同光祿弟冬日述懷

《國語辭典》:爍金(爍金)  拼音:shuò jīn
1.镕化金屬?!吨芏Y。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jié)h。王充《論衡。物勢》:「火不爍金,金不成器?!挂沧鳌歌p金」。
2.比喻人言可畏。清。慶蘭《螢窗異草。秦吉了》:「不意妾半途折翼,致姊竟遭爍金,負屈重泉,良堪扼腕。」也作「鑠金」。
《國語辭典》:眾口鑠金(眾口鑠金)  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
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語出《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挂隇楸娍谕?,往往積非成是。如:「我們不怕事情有多復(fù)雜,只怕真相未白之前大家眾口鑠金,積非成是,到時候就麻煩了?!挂沧鳌溉嚎阼p金」。
《漢語大詞典》:讒口鑠金(讒口鑠金)
極言讒言毀賢害能之厲害。謂足使金石為之熔化。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丁亥,讒口鑠金, 太行 千盤,橫起人面。”亦省作“ 讒口鑠 ”。 宋 蘇軾 《次韻劉湜峽山寺見寄》:“骨消讒口鑠,膽破獄吏酷?!?/div>
《國語辭典》:鑠金(鑠金)  拼音:shuò jīn
1.镕化金屬?!妒酚洝>戆似?。李斯傳》:「鑠金百鎰,盜蹠不搏。」《文選。馬融。長笛賦》:「或鑠金礱石,華睆切錯,九挻彫琢,刻鏤鉆笮?!挂沧鳌笭q金」。
2.比喻人言可畏?!秶Z。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挂沧鳌笭q金」。
《漢語大詞典》:啼血
指杜鵑鳥哀鳴出血或杜鵑哀鳴所出之血。杜鵑鳥口紅,春時杜鵑花開即鳴,聲甚哀切。古人誤傳其“夜啼達旦,血漬草木”。 唐 顧況 《子規(guī)》詩:“ 杜宇 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樹何山著子規(guī)?!?宋 真山民 《啄杜鵑》詩:“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清 陳維嵩 《虞美人》詞:“無聊笑捻花枝説,處處鵑啼血?!?魯迅 《野草·希望》:“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jīng)逝去了?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胡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參閱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三·杜鵑。參見“ 啼魂 ”。
《漢語大詞典》:啼魂
指杜鵑鳥。古代傳說杜鵑鳥乃上古 蜀 王 望帝 ( 杜宇 )所化,至春啼鳴,故稱。 明 王世貞 《沉母挽章》詩:“慈竹 吳 江冷,啼魂 蜀 道難?!眳⒁姟?啼血 ”。
《國語辭典》:啼鵑(啼鵑)  拼音:tí juān
杜鵑的啼叫聲。宋。張炎〈阮郎歸。鈿車驕馬錦相連〉詞:「醉中不信有啼鵑,江南二十年?!?/div>
《國語辭典》:子規(guī)(子規(guī))  拼音:zǐ guī
杜鵑的別名。參見「杜鵑」條。
《國語辭典》:望帝  拼音:wàng dì
傳說中的古代蜀國君王杜宇。參見「杜宇」條。唐。李商隱 錦瑟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乖?。廖大圭 聞杜宇詩:「情知望帝是前身,春盡江南憶錦城?!?/div>
《國語辭典》:望帝啼鵑(望帝啼鵑)  拼音:wàng dì tí juān
古代蜀國國君望帝死后魂化為杜鵑鳥,在山中悲啼的故事。見《太平御覽。卷一六六。州益州》。
《國語辭典》:杜宇  拼音:dù yǔ
1.人名。相傳古代蜀帝名杜宇,號望帝,死后魂化為杜鵑。
2.杜鵑的別名。參見「杜鵑」條。
《國語辭典》:杜鵑(杜鵑)  拼音:dù juān
1.動物名。鳥綱鵑形目??诖笪灿痖L,嘴黑色,上嘴末端稍曲,身體灰褐色,尾巴有白色橫斑,胸腹部有黑色橫條紋,與鷹相似,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啼叫,鳴聲凄厲,能動旅客歸思。相傳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也稱為「杜宇」、「鶗鴃」、「啼鴃」、「鵜鴃」、「子規(guī)」。
2.植物名。杜鵑科杜鵑屬。包括玉山杜鵑、唐杜鵑、臺灣杜鵑、馬銀花等約八百種喬木或灌木之通稱。單葉互生?;▋尚裕习昊ü?;雄蕊花藥孔裂。蒴果胞背開裂,種子細小,多數(shù)?;ǔo@目,供觀賞。野生之「映山紅」、「羊躑躅」、「西施花」等亦屬之。
《漢語大詞典》:杜魄
即杜鵑鳥。舊傳古 蜀 王 杜宇 的魂魄化為杜鵑,故稱。 唐 武元衡 《送柳郎中裴起居》詩:“望鄉(xiāng)臺上 秦 人在,學(xué)射山中杜魄哀。” 唐 羅隱 《送郎州張員外》詩:“旗飄 峴首 嵐光重,酒奠 湘江 杜魄哀?!?前蜀 韋莊 《歲晏同左生作》詩:“寳瑟湘靈怨,清砧杜魄啼。”參見“ 杜宇 ”。
《國語辭典》:杜宇  拼音:dù yǔ
1.人名。相傳古代蜀帝名杜宇,號望帝,死后魂化為杜鵑。
2.杜鵑的別名。參見「杜鵑」條。
《國語辭典》:杜鵑啼血(杜鵑啼血)  拼音:dù juān tí xuè
相傳周末蜀王杜宇,號望帝,失國而死,其魄化為杜鵑,日夜悲啼,淚盡繼以血,哀鳴而終。后以杜鵑啼血比喻哀傷至極。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div>
《漢語大詞典》:蜀魂
鳥名。指杜鵑。相傳 蜀 主名 杜宇 ,號 望帝 ,死化為鵑。春月晝夜悲鳴, 蜀 人聞之,曰:“我 望帝 魂也?!惫史Q。 唐 李商隱 《燕臺詩·春》:“ 蜀 魂寂寞有伴未?幾夜瘴花開木棉?!?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詞:“ 蜀 魂羞顧影,玉照斜紅冷,誰唱《后庭花》?新年憶舊家。”參見“ 杜宇 ”。
《國語辭典》:杜宇  拼音:dù yǔ
1.人名。相傳古代蜀帝名杜宇,號望帝,死后魂化為杜鵑。
2.杜鵑的別名。參見「杜鵑」條。
《漢語大詞典》:蜀魄
猶 蜀 魂。 唐 司空圖 《注愍征賦述》:“其寓詞之哀怨也,復(fù)若血凝 蜀 魄,猿斷 巫峰 。” 唐 李咸用 《題王處士山居》詩:“ 蜀 魄叫迴芳草色,鷺鶿飛破夕陽煙?!?宋 張泌 《南歌子》詞:“岸柳拖煙緑,庭花照日紅。數(shù)聲 蜀 魄入簾櫳?!?元施惠《幽閨記·英雄應(yīng)辟》:“短亭長亭程程去,知幾驛。逆旅中過寒食。見點點殘紅飛絮白,夕陽影里啼 蜀 魄?!眳⒁姟?蜀魂 ”。
《漢語大詞典》:蜀魂
鳥名。指杜鵑。相傳 蜀 主名 杜宇 ,號 望帝 ,死化為鵑。春月晝夜悲鳴, 蜀 人聞之,曰:“我 望帝 魂也?!惫史Q。 唐 李商隱 《燕臺詩·春》:“ 蜀 魂寂寞有伴未?幾夜瘴花開木棉?!?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詞:“ 蜀 魂羞顧影,玉照斜紅冷,誰唱《后庭花》?新年憶舊家。”參見“ 杜宇 ”。
《漢語大詞典》:蜀鳥(蜀鳥)
指杜鵑。相傳為古 蜀 帝 杜宇 所化,故稱。 唐 杜荀鶴 《酬張員外見寄》詩:“啼花 蜀 鳥春同苦,叫雪 巴 猿晝共飢?!?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渠獻詩云:‘泣請神明宰,容奴返故鄉(xiāng)。他時化 蜀 鳥,銜結(jié)到君旁?!?/div>
《漢語大詞典》:鵑血(鵑血)
傳說杜鵑啼聲凄苦,晝夜不止,甚至口中流出血來,故稱。常以形容悲怨之深。 清 王夫之 《讀〈指南集〉》詩之一:“鵑血春啼悲 蜀 鳥,鷄鳴夜亂度 秦 關(guān)。” 清 徐吳念 《石門蔡貞女辭》:“三月鵑血帶啼痕,清操直欲凌冰霜?!眳⒁姟?鵑魂 ”。
《漢語大詞典》:鵑魂(鵑魂)
相傳古代 蜀 帝 杜宇 讓位 鱉靈 自逃,后欲復(fù)位不得而死,魂化為鵑,悲啼不止,乃至血出,人稱冤鳥。故以“鵑魂”指冤魂。 清 周亮工 《哭陳開仲》詩:“當(dāng)時我客皆鉤黨,悲颯填胸爾不任。鶴骨難支蕭寺雨,鵑魂彳亍故園心?!?/div>
《漢語大詞典》:積毀(積毀)
謂眾口不斷毀謗。 唐 司空圖 《容城侯傳》:“其察察如此,雖待物無私,方圓不礙,然疵陋者終惡忌積毀于上,以為背面不相副。” 宋 曾鞏 《乞出知潁州狀》:“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無所阿附,有見嫉之積毀,無借譽之私援。” 明 歸有光 《與余同麓太史書》:“論者皆欲為 有光 擇官,得清閒之任,以為隨材,而不知 有光 之所苦,乃在于犯忤姦豪,其為怨毒積毀,入于持權(quán)者,已種深根?!?清 楊深秀 《獄中》詩:“久拼生死一毛輕,臣罪偏由積毀成?!眳⒁姟?積毀銷骨 ”。
《國語辭典》:積毀銷骨(積毀銷骨)  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累積過多毀謗,而使人難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史記。卷七○。張儀傳》:「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div>
《國語辭典》:積毀銷骨(積毀銷骨)  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累積過多毀謗,而使人難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妒酚洝>砥摺?。張儀傳》:「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div>
《漢語大詞典》:銷骨(銷骨)
(1).銷蝕骨體。 唐 杜荀鶴 《經(jīng)青山吊李翰林》詩:“天地空銷骨,聲名不傍身。”
(2).滅絕骨肉之親。形容毀謗之言害人之烈。文選·鄒陽〈于獄中上書自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李善 注:“毀之言,骨肉之親,為之銷滅?!?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積毀方銷骨,微瑕懼掩瑜?!?明 王錂《春蕪記·宴賞》:“事喜敗而忌成,言鑠金而銷骨。”《花月痕》第四五回:“摶沙蹤跡含沙射,銷骨讒言刺骨悲?!?br />(3).猶銷魂。形容極其哀傷。 唐 元稹 《別李十一》詩之五:“聞君欲去潛銷骨,一夜暗添新白頭?!?宋 辛棄疾 《賀新郎·陳同父自東陽來過余》詞:“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div>
《國語辭典》:積雪(積雪)  拼音:jī xuě
積聚未融的雪?!冻o。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993' target='_blank'>孟浩然 赴京途中遇雪詩:「窮陰連晦朔,積雪滿山川?!?/div>
《國語辭典》:螢雪(螢雪)  拼音:yíng xuě
螢指晉代車胤借螢火亮光讀書的故事。雪指孫康利用雪光照映苦讀的故事。參見「映雪囊螢」條。后以螢雪比喻勤學(xué)苦讀。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萬事一杯酒〉詞:「平生螢雪,男兒無奈五車何?!?/div>
《國語辭典》:螢窗雪案(螢窗雪案)  拼音:yíng chuāng xuě àn
比喻勤學(xué)苦讀。參見「雪案螢窗」條。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螢窗雪案,刮垢磨光,學(xué)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
分類:勤學(xué)
《漢語大詞典》:來者居上(來者居上)
后來居上。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焙笠嘤靡苑Q贊后起之秀超過前輩。 宋 劉克莊 《念奴嬌·丙寅生日》詞:“陳人束閣,讓他來者居上?!?/div>
《國語辭典》:后來居上(後來居上)  拼音:hòu lái jū shàng
本指堆積柴火時,后搬來的放置在上面。語本《淮南子??姺Q》:「故圣人不為物先,而常制之其類,若積薪樵,后者在上?!购笥靡灾S刺用人不當(dāng),使新進之人位居舊臣之上。清。李漁《風(fēng)箏誤》第三出:「衾裯同抱甘誰讓,寵盛處,后來居上?!挂灿靡再潛P后人的成就超越前人。或落后的人超過領(lǐng)先的人。如:「這次馬拉松賽跑,她以后來居上之姿,勇奪冠軍?!?/div>
《漢語大詞典》:后薪(後薪)
漢 汲黯 為九卿, 公孫弘 、 張湯 為小吏,后 弘 、 湯 與 黯 同列,又尊用過之。 黯 因見上前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笔乱?span id="ean292r" class="book">《史記·汲鄭列傳》。后因以“后薪”比喻得寵而后來居上的人。 南朝 梁 劉孝威 《怨詩》:“后薪隨復(fù)積,前魚誰更憐?!?唐 駱賓王 《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詩:“談器非先木,圖榮異后薪?!?/div>
《漢語大詞典》:積薪(積薪)
(1).積聚木柴。墨子·備城門:“城下州道內(nèi),百步一積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span id="puiy5gd"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虞人入材,甸人積薪。”《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夫人自聞 晉君 見獲,便攜太子服喪服,徒步出宮,至於后園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積薪數(shù)十層,送饔飱者履薪上下?!?br />(2).指積聚的木柴。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后國:“﹝ 陳良 等﹞即將數(shù)千騎至校尉府,脅諸亭令燔積薪,分告諸壁。” 元 袁桷 《愍誓·哀謝先生》:“燃積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戲。”
(3).《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后以“積薪”喻隱伏危機。《后漢書·黃瓊傳》:“前 白馬 令 李云 ,指言宦官罪穢宜誅,皆因眾人之心,以救積薪之敝。”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於戲!邦勢若此,念積薪之已然;民力幾何,懼奔駟之將敗。” 清 譚瑩 《寄懷徐鐵生大令》詩之四:“幕府談兵大有人,東南重鎮(zhèn)太平民;督師郤令同孤注,所主原期似積薪?!?br />(4).漢書·汲黯傳:“ 黯 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焙笠浴胺e薪”喻選用人才后來居上。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儻使士有澹雅若 嚴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與僕易地而處,亦將彈鋏告勞,積薪為恨?!?宋 蘇軾 《辭免翰林學(xué)士第二狀》:“如前所陳,實以勞舊尚多,必有積薪之誚,兄弟并進,豈無連茹之嫌?!?清 錢謙益 《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制》:“大破累年之留滯,用昭新政之清夷,積薪之流,半登于啟事?!?span id="hwexgs2"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四回:“人材有積薪之嘆,捷徑多窘步之憂?!?br />(5).喻后來居上。 黃人 《〈清文匯〉序》:“夫以吾國文學(xué)之雄奇奧衍……一入今朝,則又兼收并畜,大會細入,兩京、三 唐 ,不免積薪之愧, 姬 孔 之際,於斯為盛?!?/div>
《漢語大詞典》:熊耳兵
漢光武帝 鎮(zhèn)壓 赤眉 軍,兵壓 宜陽 , 劉盆子 等肉袒降,積兵甲 宜陽城 西,與 熊耳山 齊。見《后漢書·劉盆子傳》。后用為降兵的典實。 清 吳偉業(yè) 《送友人往真定》詩:“曳履 叢臺 客,投戈 熊耳 兵?!?/div>
《國語辭典》:袁安臥雪(袁安臥雪)  拼音:yuán ān wò xuě
大雪積地丈馀,他人皆除雪出外乞食,只有袁安閉門僵臥,不愿出外求人。見《后漢書。卷四五。袁安傳》。后比喻寒士不愿乞求于人的氣節(jié)。
《漢語大詞典》:袁安高臥
漢 時 袁安 未達時, 洛陽 大雪,人多出乞食, 安 獨僵臥不起, 洛陽 令按行至 安 門,見而賢之,舉為孝廉,除 陰平 長、 任城 令。見后漢書·袁安傳 唐 李賢 注引《汝南先賢傳》。后因以“袁安高臥”為典,指身處困窮但仍堅守節(jié)操的行為。 元 關(guān)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看路徑行人絶跡,我可便聽園林凍鳥時啼,這其間 袁安 高臥將門閉?!?柳亞子 《消寒一絕》:“ 袁安 高臥太寒酸, 黨尉 羊膏未盡歡?!币嗍∽鳌?袁安臥 ”。 宋 蘇舜欽 《答宋太祝見贈》詩:“窮冬三日雪,旅腸迫枯餓。不免 東郭 行,難效 袁安 臥。”《西游記》第十八回:“那里得 東郭 履, 袁安 臥, 孫康 映讀;更不見 子猷 舟, 王恭 幣, 蘇武 餐氊?!被蜃鳌霸菜?。 宋 梅堯臣 《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閉門我作 袁安 睡,呵筆君為謝客謡。”
《漢語大詞典》:續(xù)命絲(續(xù)命絲)
見“ 續(xù)命縷 ”。
《漢語大詞典》:續(xù)命縷(續(xù)命縷)
舊俗于端午節(jié)以彩絲系臂,謂可以避災(zāi)延壽,故名續(xù)命縷。宋史·禮志十五:“﹝降圣節(jié)﹞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金涂銀結(jié)續(xù)命縷、緋綵羅延壽帶、綵絲續(xù)命縷分賜百官,節(jié)日戴以入?!币嘧鳌?續(xù)命絲 ”。太平御覽卷八一四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五月五日賜五色續(xù)命絲,俗説益人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