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四老人
  
歌紫芝
 
商山芝
  
商山皓
   
商山四老
 
商翁
    
商山紫芝
 
賦紫芝
 
甪里
 
紫芝侶
    
角綺園黃
 
綺園浪出
 
商嶺四翁
  
園公芝草
   
商顏
   
相關(guān)人物
劉邦(漢高祖)
 
夏黃公
 
東園公
 
甪里先生
 
綺里季
 
四皓

參考典故
羽翼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3056~
漢興有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當(dāng)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聞而召之,不至。其后呂后用留侯計(jì),使皇太子卑辭束帛致禮,安車迎而致之。四人既至,從太子見,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為重,遂用自安。語在留侯傳。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zhēng),未能得堅(jiān)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jì)筴,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shù)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閒,雖臣等百馀人何益。」呂澤彊要曰:「為我畫計(jì)?!沽艉钤唬骸复穗y以口舌爭(zhēng)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chéng)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qǐng),宜來。來,以為客,時(shí)時(shí)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褂谑菂魏罅顓螡墒谷朔钐訒?,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四人,四皓也,謂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按:陳留志云「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hào)。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修道,故號(hào)曰夏黃公。甪里先生,河內(nèi)軹人,太伯之后,姓周名術(shù),字元道,京師號(hào)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又孔安國(guó)秘記作「祿里」。此皆王劭據(jù)崔氏、周氏系譜及陶元亮四八目而為此說。
《遵生八箋·塵外遐舉箋·歷代高隱姓氏·四皓》
四皓者,皆河內(nèi)軹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dòng)。秦始皇時(shí),見秦政虐,乃退入藍(lán)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yuǎn),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之肆志?!鼓斯踩肷迢茫[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cái)?,漢高聞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

簡(jiǎn)釋

四老:稱美年高德劭者。唐張說《贈(zèng)崔公》:“我聞西漢日,四老南山幽?!?/p>


例句

獨(dú)憶紫芝叟,臨風(fēng)歌舊歌。 于鄴 斜谷道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于鵠 題南峰(一作終南)褚道士(一作尊師)

許隨黃綺輩,閒唱紫芝歌。 令狐楚 將赴洛下旅次漢南獻(xiàn)上相公二十兄言懷八韻

商老深尋,謝公遠(yuǎn)攀。 令狐楚 賦山

曠哉遠(yuǎn)此憂,冥冥商山皓。 儲(chǔ)光羲 效古二首之一

九霄路上辭朝客,四皓叢中作少年。 劉禹錫 刑部白侍郎謝病長(zhǎng)告改賓客分司以詩贈(zèng)別

猶憐綺季深山里,唯有松風(fēng)與石田。 劉禹錫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韋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未五十薨歿豈早榮早枯之義

商山有病客,言賀舒龐眉。 劉禹錫 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韻

麥隴和風(fēng)吹樹枝,商山逸客出關(guān)時(shí)。 劉禹錫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賓客

綺季衣冠稱鬢面,吳公政事副詞華。 劉禹錫 郡齋書懷寄江南白尹兼簡(jiǎn)分司崔賓客

身在行臺(tái)為仆射,書來甪里訪先生。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見寄

再入龍樓稱綺季,應(yīng)緣狗監(jiān)說相如。 劉禹錫 酬宣州崔大夫見寄

四翁識(shí)勢(shì)保安閑,須為生靈暫出山。 司空?qǐng)D 漫書五首

借問商山賢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 吉皎 七老詩會(huì)

鴻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 吳融 憲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之一

若遇秦時(shí)雪髯客,紫芝兼可備朝餐。 吳融 送于員外歸隱藍(lán)田

獨(dú)向山中覓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時(shí)。 姚合 送別友人

在山懷綺季,臨漢憶荀陳。 孟浩然 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

悠然紫芝曲,晝掩白云扉。 宋之問 春日山家

阮巷慚交絕,商巖愧跡疏。 崔備 使院憶山中道侶兼懷李約

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

長(zhǎng)懷赤松意,復(fù)憶紫芝歌。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

遺子后黃金,作歌先紫芝。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憶昔炎漢時(shí),乃知綺季賢。靜默不能仕,養(yǎng)老終南山。 張光朝 獲塘西莊贈(zèng)房元垂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chǔ)皇定是非。 張志和 漁父

至樂三靈會(huì),深仁四皓歸。 張說 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yīng)制二首

我聞西漢日,四老南山幽。 張說 贈(zèng)崔公

園綺生雖逢漢室,巢由死不謁堯階。 徐夤 聞司空侍郎訃音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shí)必有年。 方干 贈(zèng)中巖王處士

割地張儀詐,謀身綺季長(zhǎng)。 李商隱 商于

固難尋綺季,可得信張儀。 李商隱 送豐都李尉

漢儲(chǔ)何假終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李德裕 伊川晚眺

閑謠紫芝曲,歸夢(mèng)赤松村。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陽蕨。 李德裕 憶藥苗

遙羨商山翁,閑歌紫芝秀。 李德裕 早入中書行公主冊(cè)禮事畢登集賢閣成詠

昔日徵黃綺,余慚在鳳池。 李德裕 訪韋楚老不遇

紫芝呈幾曲,紅蘚閟千春。 李德裕 題寄商山石

綺皓巖中石,嘗經(jīng)伴隱淪。 李德裕 題寄商山石

徐生何代降坤維,曾伴園公采紫芝。 李洞 贈(zèng)徐山人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 李白 別韋少府

蒼蒼云松,落落綺皓。 李白 山人勸酒

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李白 張相公出鎮(zhèn)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shí)流夜郎行至與張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車寄羅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贈(zèng)余詩余答此詩

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 李白 東武吟

眉如松雪齊四皓,調(diào)笑可以安儲(chǔ)皇。 李白 贈(zèng)潘侍御論錢少陽

高風(fēng)動(dòng)商洛,綺皓無馨香。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高臥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李華 詠史十一首

君不見四皓避秦峨峨戀商嶺,君不見二疏辭漢飄飄歸故林。 杜光庭 懷古今

四皓有芝輕漢祖,張儀無地與懷王。 杜牧 題青云館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牧

空聞紫芝歌,不見杏壇丈。 杜甫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tái)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 杜甫 喜晴

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知名未足稱,局促商山芝。 杜甫 幽人

羽翼懷商老,文思憶帝堯。 杜甫 收京三首之二

商山議得失,蜀主脫嫌猜。 杜甫 昔游

黃綺終辭漢,巢由不見堯。 杜甫 朝雨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杜甫 洗兵馬

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贊功。 杜甫 秋峽

柴門了無事,黃綺未稱臣。 杜甫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

悵望聊歌紫芝曲,時(shí)危慘澹來悲風(fēng)。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閒思紫芝侶,歸臥白云扃。 權(quán)德輿 送張詹事致政歸嵩山舊隱

商山將避漢,晉室正藩周。 武元衡 和楊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無謀靜國(guó)東歸去,羞過商山四老祠。 段成式 題商山廟

柱下留伯陽,儲(chǔ)闈登四皓。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適訪司馬子(一本此下有先生二字)微

花深橋轉(zhuǎn)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閉關(guān)。 溫庭筠 春日訪李十四處士

媲人當(dāng)綺皓,視秩即公卿。 牛僧孺 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mèng)得樂天

若見西山爽,應(yīng)知黃綺心。 王維 送李太守赴上洛

行當(dāng)對(duì)侯歸,肯訪商山翁。 王維 送陸員外

副君迎綺季,天子送嚴(yán)光。 王績(jī) 贈(zèng)李徵君大壽

人間老黃綺,地上散松喬。 白居易 冬初酒熟二首之二

黃綺更歸何處去,洛陽城內(nèi)有商山。 白居易 題岐王舊山池石壁

綺皓清風(fēng)千古在,因君一為謝巖居。 皇甫曾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舍弟未應(yīng)絲作鬢,園公不用印隨身。 竇牟 酬舍弟庠罷舉從州辟書

由來四皓須神伏,大抵秦皇謾氣強(qiáng)。 羅隱 武牢關(guān)

言是商山老,塵心莫問年。 耿湋 春尋柳先生

應(yīng)嗤紫芝客,遠(yuǎn)就白云居。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

昔托游河乘,再備商山皓。 許敬宗 奉和執(zhí)契靜三邊應(yīng)詔

商嶺采芝尋四老,紫陽收朮訪三茅。 許渾 亡題

廟前亦有商山路,不學(xué)老翁歌紫芝。 許渾 旌儒廟

更欲尋芝術(shù),商山便寄家。 許渾 濡東題司馬郊園

諫獵歸來綺季歌,大茅峰影滿秋波。 許渾 贈(zèng)茅山高拾遺

東歸自是緣清興,莫比商山詠?zhàn)现ァ?許渾 送陸拾遺東歸

縱然在朝市,終不忘林巒。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 護(hù)國(guó) 歸山作

二曰:勸君登商山,不用覓商山皓。 貫休 送盧舍人三首之二

尋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無。 貫休 遇道者

招賢已得商山老,托乘還徵鄴下才。 賈曾 奉和春日出苑矚目應(yīng)令

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賈至 寓言二首之一

悵望黃綺心,白云若在眼。 賈至 贈(zèng)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彈琴

碧洞志忘歸,紫芝行可搴。 錢起 仲春晚尋覆釜山

如何丹灶術(shù),能誤紫芝焚。 錢起 哭常徵君

林間客散孫弘閣,城上山宜綺季家。 錢起 登劉賓客高齋

紫芝每相引,黃綬不能紲。 錢起 登玉山諸峰偶至悟真寺

欲驂白蜺去,且為紫芝留。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之二

如何紫芝客,相憶白云深。 錢起 省中春暮酬嵩陽焦道士見招

卻思黃綬事,辜負(fù)紫芝心。 錢起 題玉山村叟屋壁

聞君東山意,宿昔紫芝榮。 陳子昂 題居延古城贈(zèng)喬十二知之

望苑長(zhǎng)為客,商山遂不歸。 陳子昂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

誰能跼跡依三輔,會(huì)就商山訪四翁。 駱賓王 疇昔篇

不如從四皓,丘中鳴一弦。 駱賓王 秋日山行簡(jiǎn)梁大官

綺園難貯林棲意,班馬須持筆削權(quán)。 黃滔 遇羅員外袞

陳琳筆硯甘前席,甪里煙霞待共眠。 齊己 寄梁先輩

何能尋四皓,過盡見長(zhǎng)安。 齊己 過商山

典故 
穆王八駿
 
周王八駿
  
瑤池八駿
 
八駿蹄
  
穆馭
 
周王八馬
 
八駿駒
 
姬滿駿
 
芝田八駿
 
追穆后
  
西征瑤池
 
巡瑤水

相關(guān)人物
周穆王
 
西王母


《列子集釋》卷三〈周穆王篇〉~90~
王大悅。不恤國(guó)事,不樂臣妾,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驊騮而左綠耳,右驂赤驥而左白羲,主車則造父為御,泰丙為右;次車之乘,右服渠黃而左踰輪,左驂盜驪而右山子,柏夭主車,參百為御,奔戎為右。
《穆天子傳》卷一~8~
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五〈畜獸二·馬·周穆王八駿〉~353~
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馭八龍之馬,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云而趨;八名挾翼,身有肉翅。遍而駕焉,按轡徐行,以巡天下之域。穆王神智遠(yuǎn)謀,使轍?遍于四海,故絕地之物,不期而自報(bào)。(出王子年)
《昭明文選》卷四十六南朝齊·王元長(zhǎng)(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穆滿八駿,如舞瑤水之陰。」唐·李善注引《穆天子傳》曰:「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唐。劉良注:「瑤水,瑤池也?!?/span>

簡(jiǎn)釋

八駿:指駿馬。唐韋應(yīng)物《酬鄭戶曹驪山感懷》:“萬馬自騰踏,八駿按轡行。”


例句

巡非瑤水遠(yuǎn),跡是雕墻后。 杜甫 九成宮

來參八駿列,不假貳師功。 周存 西戎獻(xiàn)馬

將共兩驂爭(zhēng)舞,來隨八駿齊歌。 張說 舞馬詞六首

云隨夏后雙龍尾,風(fēng)逐周王八駿蹄。 李商隱 九成宮

八駿空往還,三山轉(zhuǎn)虧蔽。 李頎 謁張果先生

不暇陪八駿,虜庭悲所遣。 杜甫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jiān)武功蘇公源明

八駿隨天子,群臣從武皇。 杜甫 城上

豈有四蹄疾于鳥,不與八駿俱先鳴。 杜甫 驄馬行

不似勞車轍,空留八駿名。 苗晉卿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兔不遲,烏更急,但恐穆王八駿,著鞭不及。 貫休 嵩里

萬馬自騰驤,八駿按轡行。 韋應(yīng)物 酬鄭戶曹驪山感懷

穆王八駿超昆崙,安用冉冉孤生根。 顧況 露青竹杖歌

典故
八馬入丹丘
 
八馬入丹邱
 
八馬戰(zhàn)芝田


《列子集釋》卷三〈周穆王篇〉~90~
周穆王時(shí),西極之國(guó)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shí)不?。千變?nèi)f化,不可窮極。既已變物之形,又且易人之慮。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寢以居之,引三牲以進(jìn)之,選女樂以娛之?;艘詾橥踔畬m室卑陋而不可處,王之廚饌腥螻而不可饗,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穆王乃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堊之色,無遺巧焉。五府為虛,而臺(tái)始成。其高千仞,臨終南之上,號(hào)曰中天之臺(tái)。簡(jiǎn)鄭衛(wèi)之處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澤,正娥眉,設(shè)笄珥,衣阿錫,曳齊紈。粉白黛黑,佩玉環(huán)。雜芷若。以滿之,奏承云、六瑩、九韶、晨露以樂之。月月獻(xiàn)玉衣,旦旦薦玉食。化人猶不舍然,不得已而臨之。居亡幾何,謁王同游。王執(zhí)化人之祛,騰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宮?;酥畬m構(gòu)以金銀,絡(luò)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jù),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王實(shí)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王自以居數(shù)十年不思其國(guó)也。化人復(fù)謁王同游,所及之處,仰不見日月,俯不見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視;音響所來,王耳亂不能得聽。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喪,請(qǐng)化人求還?;艘浦跞魵屘撗?。既寤,所坐猶向者之處,侍御猶向者之人。視其前,則酒未清,肴未昲。王問所從來。左右曰:「王默存耳?!褂纱四峦踝允д呷露鴱?fù)。更問化人?;嗽唬骸肝崤c王神游也,形奚動(dòng)哉?且曩之所居,奚異王之宮?曩之所游,奚異王之圃?王閒恒有,疑暫亡。變化之極,徐疾之間,可盡模哉?」王大悅。不恤國(guó)事,不樂臣妾,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驊騮而左綠耳,右驂赤驥而左白羲,主車則造父為御,泰丙為右;次車之乘,右服渠黃而左踰輪,左驂盜驪而右山子,柏夭主車,參百為御,奔戎為右。巨蒐氏乃獻(xiàn)白鵠之血以飲王,具牛馬之湩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已飲而行,遂宿于昆崙之阿,赤水之陽。別日升于昆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之以詒后世。遂賓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其辭哀焉。西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里。王乃嘆曰:「于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諧于樂。后世其追數(shù)吾過乎!」穆王幾神人哉!能窮當(dāng)身之樂,猶百年乃徂,世以為登假焉。
典故 
張伯英
 
伯英草圣
  
張英

相關(guān)人物
張芝


《后漢書》卷六十五《張奐傳》
「長(zhǎng)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書,至今稱傳之?!固?#183;李賢注:「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學(xué),文為儒宗,武為將表。太尉辟,公車有道徵,皆不至,號(hào)張有道。尤好草書,學(xué)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臨池學(xué)書,水為之黑。下筆則為楷則,號(hào)忽忽不暇草書,為世所寶,寸紙不遺,韋仲將謂之「草圣」也。』」

例句

君到亦應(yīng)閑不得,主人草圣復(fù)詩仙。 姚合 和王郎中題華州李中丞廳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李白 草書歌行

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后身。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張旭三懷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杜甫 飲中八仙歌

伯英草圣稱絕倫,后來學(xué)者無其人。 權(quán)德輿 馬秀才草書歌

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 王維 戲贈(zèng)張五弟諲三首

張英圣莫擬,索靖妙難言。 薛存誠(chéng) 御題國(guó)子監(jiān)門

不同懷素只攻顛,豈類張芝惟創(chuàng)草。 賈耽 賦虞書歌

能翻梵王字,妙盡伯英書。 錢起 送外甥懷素上人歸鄉(xiāng)侍奉

典故

《楚辭》卷二《九歌·山鬼》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箹|漢·王逸注:「三秀,謂芝草也。言己欲服芝草以延年命,周旋山間,采而求之,終不能得。但見山石磊磊,葛草蔓蔓?!?/span>

例句

夢(mèng)登綏山穴,南采巫山芝。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典故
采芝翁
  
紫芝隱皓


《樂府詩集》卷五十八〈琴曲歌辭·采芝操〉
《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古今樂錄》日:「南山四皓隱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嘆而作歌。」按《漢書》曰:「四皓皆八十馀,須眉皓白,故謂之四皓,即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也?!勾搌櫾唬骸杆酿榍夭┦?,遭世暗昧,坑黜儒術(shù)。于是退而作此歌,亦謂之〈四皓歌〉。」二說不同,未知孰是。
《古今樂錄》
南山四皓隱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嘆而作歌,其詞曰:「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樹木莫莫,高山崔嵬。巖居穴處,以為幄茵。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往矣,吾當(dāng)安歸。」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一〈四皓·采芝操〉~9~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樹木莫莫。高山崔嵬。巖居穴處。以為幄茵。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往矣。吾當(dāng)安歸。

例句

溪南有微徑,時(shí)遇采芝客。 劉駕 馮叟居

采芝先避貴,栽橘早防貧。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zèng)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軒。 杜甫 園官送菜

西巖一徑通,知學(xué)采芝翁。 許渾 李生棄官入道因寄

去去行采芝,勿為塵所欺。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shí)。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典故

《昭明文選》卷十五〈賦辛·志中·思玄賦〉~658~
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zhǎng)生。馮歸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飲青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為粻;發(fā)昔夢(mèng)于木禾兮,谷昆崙之高岡。朝吾行于湯谷兮,從伯禹乎稽山。嘉群神之執(zhí)玉兮,疾防風(fēng)之食言。
典故 
墨成池
  
池盡墨
 
池上學(xué)
  
張芝圣
 
池邊寫字
 
墨沼
 
洗墨無池
 
池水含墨
 
臨池盡墨
 
伊池墨

相關(guān)人物
張芝


《后漢書》卷六十五〈皇甫張段列傳·張奐〉~244~
長(zhǎng)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書,至今稱傳之。唐·李賢注引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學(xué),文為儒宗,武為將表。太尉辟,公車有道徵,皆不至,號(hào)張有道。尤好草書,學(xué)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臨池學(xué)書,水為之黑。下筆則為楷則,號(hào)匆匆不暇草書,為世所寶,寸紙不遺,韋仲將謂之『草圣』也?!?/span>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0~
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dāng)抗行;比張芝草,猶當(dāng)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簡(jiǎn)釋

臨池:詠練習(xí)書法。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不須臨池更苦學(xué),完取絹素充衾調(diào)?!?/p>


例句

幾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卻憶臨池圣。 朱逵 懷素上人草書歌

別有張芝學(xué),書池幸見臨。 李嶠

竹是蒸青外,池仍點(diǎn)墨馀。 李嶠 奉和幸三會(huì)寺應(yīng)制

削簡(jiǎn)龍文見,臨池鳥跡舒。 李嶠

有練實(shí)先書,臨池真盡墨。 杜甫 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

聞道近來諸子弟,臨池尋已厭家雞。 柳宗元 殷賢戲批書后寄劉連州并示孟崙二童

聞道將雛向墨池,劉家還有異同詞。 柳宗元 重贈(zèng)二首之一

十年揮素學(xué)臨池,始識(shí)王公學(xué)衛(wèi)非。 楊凝式 題懷素酒狂帖后

猶輕昔日墨池學(xué),未許前賢團(tuán)扇書。 權(quán)德輿 馬秀才草書歌

懷素懷素不可得,開卷臨池轉(zhuǎn)相憶。 王?? 懷素上人草書歌

憐爾解臨池,渠爺未學(xué)詩。 王維 戲題示蕭氏甥

南中紙價(jià)當(dāng)日貴,只恐貪泉成墨池。 蘇渙 贈(zèng)零陵僧

云陰留墨沼,螢影傍華編。 錢起 和劉七讀書

題是臨池后,分從起草馀。 韓愈 李員外寄紙筆

池邊寫字師前輩,座右題銘律后生。 高駢 寄鄠杜李遂良處士

野客思將池上學(xué),石楠紅葉不堪書。 鮑溶 寄王璠侍御求蜀箋

典故
玉樹枝
  
蘭砌
 
玉樹芝蘭
 
玉樹高
  
砌玉
 
階庭蘭玉
 
砌蘭
 
蘭玉盈庭
 
謝砌芝蘭
 
一庭蘭玉
 
芝蘭滿砌
 
庭階蘭玉
 
庭列芝蘭
 
庭有芝蘭
 
階砌芝蘭
 
玉樹滿庭
 
芳庭樹
 
階庭聯(lián)玉
 
滿砌芝蘭
 
砌底芝蘭
 
繞庭蘭玉
 
庭階映玉樹
 
謝階蘭玉
  
玉砌蘭芽
 
玉樹映階
  
種蘭庭砌
 
蘭階

相關(guān)人物
謝安
 
謝玄


《世說新語》上卷上《言語》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yù)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謝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span>

例句

謝庭瞻不遠(yuǎn),潘省會(huì)于斯。 杜甫 同豆盧峰知字韻

子弟先卒伍,芝蘭疊玙璠。 杜甫 覽柏中允(一作丞)兼子侄數(shù)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載歌絲綸

叔父朱門貴,郎君玉樹高。 杜甫 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之一

玉樹滿庭家轉(zhuǎn)貴,云衢獨(dú)步位初高。 錢起 重贈(zèng)趙給事

思積芳庭樹,心斷白眉人。 陳子昂 合州津口別舍弟至東陽峽步趁不及眷然有憶作以示之

懸魚庭內(nèi)芝蘭秀,馭鶴門前薜荔封。 顏萱 送羊振文歸覲桂陽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陸機(jī)


《昭明文選》卷十六晉·陸士衡(機(jī))《嘆逝賦》
「信松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固?#183;李周翰注:「同類相感也……芝、蕙香草也,言親友既逝,其情無聊?!?/span>

例句

游人行變橘,逝者遽焚芝。 孔紹安 傷顧學(xué)士

典故
芝田鶴
 
鶴戲芝田


《昭明文選》卷十四〈賦庚·鳥獸下·舞鶴賦〉~63~
散幽經(jīng)以驗(yàn)物,偉胎化之仙禽。鐘浮曠之藻質(zhì),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yáng)音。?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踐神區(qū)其既遠(yuǎn),積靈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引員吭之纖婉,頓脩趾之洪姱。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朝戲于芝田,夕飲乎瑤池。厭江海而游澤,掩云羅而見羈。去帝鄉(xiāng)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揚(yáng)雄


《昭明文選》卷七漢·揚(yáng)子云(雄)《甘泉賦》
「于是乘輿乃登夫鳳皇兮翳華芝。」唐·李善注:「服虔曰:『華芝,華蓋也?!簧圃唬骸貉砸匀A蓋自翳也?!弧?/span>

例句

楊家二世安九重,不御華芝嫌六龍。 溫庭筠 春江花月夜詞

典故
芝房雅奏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六〈武帝紀(jì)〉~93~
(元封二年)六月,詔曰:「甘泉宮內(nèi)中產(chǎn)芝,九莖連葉。上帝博臨,不異下房,賜朕弘休。其赦天下,賜云陽都百戶牛酒。」作〈芝房之歌〉。唐·顏師古注:「應(yīng)劭曰:『芝,芝草也,其葉相連?!蝗绱驹唬骸骸慈饝?yīng)圖〉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師古曰:『上帝,天也。博,廣也。弘,大也。休,美也。言天廣臨,不以下房為幽側(cè)而隔異之,賜以此芝,是大美也?!弧?/span>
《漢書》卷八〈宣帝紀(jì)〉~259~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xùn)|,祠后土。詔曰:「朕承宗廟,戰(zhàn)戰(zhàn)栗栗,惟萬事統(tǒng),未燭厥理。乃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國(guó),神爵仍集,金芝九莖產(chǎn)于函德殿銅池中,九真獻(xiàn)奇獸,南郡獲白虎威鳳為寶。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飭躬齋精,祈為百姓。東濟(jì)大河,天氣清靜,神魚舞河。幸萬歲宮,神爵翔集。朕之不德,懼不能任。其以五年為神爵元年。賜天下勤事吏爵二級(jí),民一級(jí),女子百戶牛酒,?寡孤獨(dú)高年帛。所振貸物勿收。行所過毋出田租。」
典故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周詩》卷二〈庾信·樂府·道士步虛詞十首〉~2349~
東明九芝蓋,北燭五云車。飄飖入倒景,出沒上煙霞。春泉下玉霤,青鳥向金華。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棗花。上元應(yīng)送酒,來向蔡經(jīng)家。
《昭明文選》卷二〈賦甲·京都上·西京賦〉~75~
含利颬颬,化為仙車。驪駕四鹿,芝蓋九葩。
典故
練先書

相關(guān)人物
張芝


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shì)》
弘農(nóng)張伯英者。因而轉(zhuǎn)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

例句

有練實(shí)先書,臨池真盡墨。 杜甫 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

《漢語大詞典》:商山
山名。在今 陜西 商縣 東。亦名 商嶺 、 商阪 、 地肺山 、 楚山 。地形險(xiǎn)阻,景色幽勝。 秦 末 漢 初四皓曾在此隱居。 晉 陶潛 《桃花源詩》:“ 黃 綺 之 商山 ,伊人亦云逝?!?唐 王湋 《送王閏》詩:“ 江 蕪連 夢(mèng)澤 , 楚 雪入 商山 。” 章炳麟 《訄書·相宅》:“奉駠駒黃牛以郊天於土中。 鄠杜 竹林, 商山 甘木, 汧 瀕牧馬,不膴於 關(guān)中 ,不可以居?!眳⒁姟?商山四皓 ”。
《國(guó)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亂世而隱居商山,年皆八十馀歲,須眉皓白,世稱為「商山四皓」。簡(jiǎn)稱為「四皓」。
《國(guó)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亂世而隱居商山,年皆八十馀歲,須眉皓白,世稱為「商山四皓」。簡(jiǎn)稱為「四皓」。
《漢語大詞典》:商山翁
指 商山 四皓。 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之四:“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 商山 翁?!?宋 王安石 《桃源行》:“避時(shí)不獨(dú) 商山 翁,亦有 桃源 種桃者。” 清 孫枝蔚 《贈(zèng)周盛際》詩:“我欲采藥深山中,亦不為學(xué) 商山 翁?!?/div>
分類:商山四皓
《漢語大詞典》:商山老
指 商山 四皓。 唐 賈曾 《奉和春日出苑矚目應(yīng)令》:“招賢已從 商山 老,託乘還徵 鄴下 才?!?/div>
分類:商山四皓
《漢語大詞典》:商巖(商巖)
傅說 初版筑于 傅巖 之野,后被 商王 武丁 舉以為相。見書·說命上。后以“商巖”比喻在野賢士。 唐 顧云 《謝徐學(xué)士啟》:“ 周渭 商巖 ,皆辭釣筑?!?宋 張孝祥 《西江月》詞:“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 商巖 有夢(mèng)?!?明 高啟 《王明君》詩:“愿君莫?dú)?毛延壽 ,留畫 商巖 夢(mèng)里賢?!?/div>
《漢語大詞典》:商皓
“ 商山四皓 ”的省稱,借指高士。 唐 王建 《題壽安南館》詩:“不緣塵駕觸,堪作 商 皓宅?!?宋 劉克莊 《滿江紅》詞:“恢鶴禁,迎 商 皓。開 兔苑 ,延 枚叟 。” 明 高啟 《皇太子游東苑池上呈青坊諸公》詩:“從游伴 商 皓,忝竊愧何如?!?/div>
分類:高士
《漢語大詞典》:商老
指 商山 四皓。 唐 杜甫 《收京》詩之二:“羽翼懷 商 老,文思憶帝 堯 ?!?/div>
分類:商山四皓
《國(guó)語辭典》:四皓  拼音:sì hào
商山四皓的簡(jiǎn)稱。參見「商山四皓」條?!段倪x。揚(yáng)雄。解嘲》:「若夫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榮于南山?!埂段倪x。班彪。王命論》:「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div>
《國(guó)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亂世而隱居商山,年皆八十馀歲,須眉皓白,世稱為「商山四皓」。簡(jiǎn)稱為「四皓」。
《漢語大詞典》:四翁
指 商山 四皓。 唐 駱賓王 《疇昔篇》詩:“誰能跼跡依三輔,會(huì)就 商山 訪四翁?!?唐 司空?qǐng)D 《漫書》詩之五:“四翁識(shí)勢(shì)保安閒,須為生靈暫出山?!眳⒁姟?四皓 ”。
分類:商山四皓
《國(guó)語辭典》:四皓  拼音:sì hào
商山四皓的簡(jiǎn)稱。參見「商山四皓」條?!段倪x。揚(yáng)雄。解嘲》:「若夫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榮于南山?!埂段倪x。班彪。王命論》:「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div>
《漢語大詞典》:四老
四位老人。指 商山 四皓。 唐 張說 《贈(zèng)崔公》詩:“我聞 西漢 日,四老 南山 幽?!?唐 杜牧 《題商山四皓廟一絕》:“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 劉 是滅 劉 ?!?金 蕭貢 《漢歌》:“三杰相須立人紀(jì),四老仍來安太子。”參見“ 四皓 ”。
《國(guó)語辭典》:四皓  拼音:sì hào
商山四皓的簡(jiǎn)稱。參見「商山四皓」條?!段倪x。揚(yáng)雄。解嘲》:「若夫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榮于南山?!埂段倪x。班彪。王命論》:「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div>
《漢語大詞典》:園公(園公)
(1).即 東園公 。 商山 四皓之一。漢書·王吉貢禹傳序:“ 漢 興有 園公 、 綺里季 、 夏黃公 、 甪里先生 ?!?顏師古 注:“四皓稱號(hào),本起於此,更無姓名可稱知。”參見“ 商山四皓 ”。
(2).管理花園的仆人。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孟夫人 與女兒商量停當(dāng)了,喚園公 老歐 到來。”《說岳全傳》第十三回:“不多路,已到花園。園公出來跪接?!?/div>
《國(guó)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亂世而隱居商山,年皆八十馀歲,須眉皓白,世稱為「商山四皓」。簡(jiǎn)稱為「四皓」。
《漢語大詞典》:園綺(園綺)
“ 商山 四皓”中的 東園公 和 綺里季 的并稱。三國(guó)志·魏志·管寧傳:“臣重自省揆,德非 園 綺 而蒙安車之榮。”《晉書·賀循傳》:“ 燭之武 乘縋以入 秦 , 園 綺 彈冠而匡 漢 ,豈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 宋 司馬光 《又和六日四老會(huì)》詩:“聊附 鄒 枚 客,敢希 園 綺 賢?” 清 顧炎武 《關(guān)中雜詩》:“尚留 園 綺 跡,終古重山阿。”參見“ 商山四皓 ”。
《國(guó)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亂世而隱居商山,年皆八十馀歲,須眉皓白,世稱為「商山四皓」。簡(jiǎn)稱為「四皓」。
《國(guó)語辭典》:夏季  拼音:xià jì
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北半球定為從夏至到秋分的時(shí)期。我國(guó)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gè)月,相當(dāng)于國(guó)歷五、六、七三個(gè)月。
《國(guó)語辭典》:夏天  拼音:xià tiān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個(gè)季節(jié)。指陽歷四至六月。唐。王建〈昭應(yīng)官舍書事〉詩:「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多涼?!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改侨赵谶@里住,鞋也沒有一雙,夏天靸著個(gè)蒲窩子,歪腿爛腳的?!?/div>
《國(guó)語辭典》:紫芝  拼音:zǐ zhī
植物名?!胳`芝」之別稱,參見「靈芝」條。
《漢語大詞典》:紫芝叟
見“ 紫芝客 ”。
《漢語大詞典》:紫芝客
指 秦 末 商山 四皓。相傳四皓作《紫芝曲》(《采芝操》),中有“曄曄紫芝,可以療飢”之句,故稱。 唐 劉禹錫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詩:“ 商山 紫芝客 ,應(yīng)不向愁悲?!币嘧鳌?紫芝翁 ”、“ 紫芝叟 ”。 唐 李商隱 《四皓廟》:“本為 留侯 慕 赤松 , 漢 庭方識(shí) 紫芝翁 ?!?唐 于鄴 《斜谷道》:“獨(dú)憶 紫芝叟 ,臨風(fēng)歌舊歌?!眳⒁姟?紫芝曲 ”。
分類:商山四皓
《漢語大詞典》:紫芝客
指 秦 末 商山 四皓。相傳四皓作《紫芝曲》(《采芝操》),中有“曄曄紫芝,可以療飢”之句,故稱。 唐 劉禹錫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詩:“ 商山 紫芝客 ,應(yīng)不向愁悲?!币嘧鳌?紫芝翁 ”、“ 紫芝叟 ”。 唐 李商隱 《四皓廟》:“本為 留侯 慕 赤松 , 漢 庭方識(shí) 紫芝翁 。” 唐 于鄴 《斜谷道》:“獨(dú)憶 紫芝叟 ,臨風(fēng)歌舊歌?!眳⒁姟?紫芝曲 ”。
分類:商山四皓
《漢語大詞典》:紫芝曲
相傳 秦 末 東園公 、 綺里季 、 夏黃公 、 甪里先生 避亂隱居,稱 商山 四皓,作歌曰:“漠漠 商洛 ,深谷威夷。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兽r(nóng)邈遠(yuǎn),余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而畏人,不若貧賤而輕世。”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題作《采芝操》。 唐 人作《紫芝曲》,亦稱《紫芝歌》、《紫芝謠》。亦泛指隱逸避世之歌。 唐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詩:“長(zhǎng)懷 赤松 意,復(fù)憶《紫芝歌》?!?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 商山翁 。悵望聊歌《紫芝曲》,時(shí)危慘澹來悲風(fēng)?!?唐 白居易 《和令公問劉賓客歸來稱意無之作》:“閑嘗黃菊酒,醉唱《紫芝謡》?!?宋 蘇軾 《和陶〈歸園田居〉》之五:“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漢語大詞典》:紫芝曲
相傳 秦 末 東園公 、 綺里季 、 夏黃公 、 甪里先生 避亂隱居,稱 商山 四皓,作歌曰:“漠漠 商洛 ,深谷威夷。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兽r(nóng)邈遠(yuǎn),余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而畏人,不若貧賤而輕世?!币?span id="ba7ct7c" class="book">《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題作《采芝操》。 唐 人作《紫芝曲》,亦稱《紫芝歌》、《紫芝謠》。亦泛指隱逸避世之歌。 唐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詩:“長(zhǎng)懷 赤松 意,復(fù)憶《紫芝歌》?!?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 商山翁 。悵望聊歌《紫芝曲》,時(shí)危慘澹來悲風(fēng)?!?唐 白居易 《和令公問劉賓客歸來稱意無之作》:“閑嘗黃菊酒,醉唱《紫芝謡》。” 宋 蘇軾 《和陶〈歸園田居〉》之五:“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div>
《漢語大詞典》:紫芝歌
見“ 紫芝曲 ”。
《漢語大詞典》:紫芝曲
相傳 秦 末 東園公 、 綺里季 、 夏黃公 、 甪里先生 避亂隱居,稱 商山 四皓,作歌曰:“漠漠 商洛 ,深谷威夷。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兽r(nóng)邈遠(yuǎn),余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而畏人,不若貧賤而輕世?!币?span id="zp2peul" class="book">《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題作《采芝操》。 唐 人作《紫芝曲》,亦稱《紫芝歌》、《紫芝謠》。亦泛指隱逸避世之歌。 唐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詩:“長(zhǎng)懷 赤松 意,復(fù)憶《紫芝歌》?!?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 商山翁 。悵望聊歌《紫芝曲》,時(shí)危慘澹來悲風(fēng)?!?唐 白居易 《和令公問劉賓客歸來稱意無之作》:“閑嘗黃菊酒,醉唱《紫芝謡》?!?宋 蘇軾 《和陶〈歸園田居〉》之五:“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div>
《漢語大詞典》:紫芝翁
見“ 紫芝客 ”。
《漢語大詞典》:紫芝客
指 秦 末 商山 四皓。相傳四皓作《紫芝曲》(《采芝操》),中有“曄曄紫芝,可以療飢”之句,故稱。 唐 劉禹錫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詩:“ 商山 紫芝客 ,應(yīng)不向愁悲?!币嘧鳌?紫芝翁 ”、“ 紫芝叟 ”。 唐 李商隱 《四皓廟》:“本為 留侯 慕 赤松 , 漢 庭方識(shí) 紫芝翁 ?!?唐 于鄴 《斜谷道》:“獨(dú)憶 紫芝叟 ,臨風(fēng)歌舊歌?!眳⒁姟?紫芝曲 ”。
分類:商山四皓
《漢語大詞典》:綺園(綺園)
美麗的花園。 唐 黃滔 《遇羅員外袞》詩:“綺園難貯林棲意, 班 馬 須持筆削權(quán)?!?span id="quovpz8" class="book">《紅樓夢(mèng)》第七六回:“蠟燭輝瓊宴,觥籌亂綺園?!?/div>
分類:美麗花園
《漢語大詞典》:綺季(綺季)
見“ 綺里季 ”。
《漢語大詞典》:綺里季(綺里季)
(1). 漢 初隱士。“ 商山 四皓”之一。《史記·留侯世家》載:四皓隱居 商山 , 漢高祖 征召,不應(yīng)。后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后 用 留侯 計(jì),厚禮卑辭,迎請(qǐng)四皓,使輔太子。一日 高祖 置酒,太子侍,四皓從太子。 高祖 曰:“羽翼成矣?!彼燧z廢太子之事。亦省作“ 綺季 ”。 三國(guó) 魏 嵇康 《琴賦》:“于是遯世之士, 榮期 、 綺季 之儔,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唐 李商隱 《商於》:“割地 張儀 詐,謀身 綺季 長(zhǎng)?!?br />(2).泛指隱士。 明 萬泰 《留別董西來》詩:“且喜 何郎 能似舅,不妨 綺季 未稱臣?!?/div>
《漢語大詞典》:綺皓(綺皓)
即 綺里季 。《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孫綽“雜述”〉》:“領(lǐng)畧歸一致, 南山 有 綺皓 ?!?張銑 注:“ 綺 , 綺里季 。皓,老人貌。”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詩:“高風(fēng)動(dòng) 商 洛 , 綺 皓 無馨香?!?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云夢(mèng)》:“ 綺皓 安 劉 , 東山 寧 晉 ?!眳⒁姟?綺里季 ”。
分類:綺里季
《漢語大詞典》:綺里季(綺里季)
(1). 漢 初隱士?!?商山 四皓”之一。《史記·留侯世家》載:四皓隱居 商山 , 漢高祖 征召,不應(yīng)。后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后 用 留侯 計(jì),厚禮卑辭,迎請(qǐng)四皓,使輔太子。一日 高祖 置酒,太子侍,四皓從太子。 高祖 曰:“羽翼成矣?!彼燧z廢太子之事。亦省作“ 綺季 ”。 三國(guó) 魏 嵇康 《琴賦》:“于是遯世之士, 榮期 、 綺季 之儔,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唐 李商隱 《商於》:“割地 張儀 詐,謀身 綺季 長(zhǎng)?!?br />(2).泛指隱士。 明 萬泰 《留別董西來》詩:“且喜 何郎 能似舅,不妨 綺季 未稱臣?!?/div>
《漢語大詞典》:綺里(綺里)
復(fù)姓。 漢 初有隱士 綺里季 ,為“ 商山 四皓”之一。見史記·留侯世家。后亦用作 綺里季 之省稱。 唐 李白 《贈(zèng)韋秘書子春》詩之二:“ 留侯 將 綺里 ,出處未云殊。”參見“ 綺里季 ”。
《漢語大詞典》:綺里季(綺里季)
(1). 漢 初隱士?!?商山 四皓”之一。《史記·留侯世家》載:四皓隱居 商山 , 漢高祖 征召,不應(yīng)。后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后 用 留侯 計(jì),厚禮卑辭,迎請(qǐng)四皓,使輔太子。一日 高祖 置酒,太子侍,四皓從太子。 高祖 曰:“羽翼成矣?!彼燧z廢太子之事。亦省作“ 綺季 ”。 三國(guó) 魏 嵇康 《琴賦》:“于是遯世之士, 榮期 、 綺季 之儔,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唐 李商隱 《商於》:“割地 張儀 詐,謀身 綺季 長(zhǎng)?!?br />(2).泛指隱士。 明 萬泰 《留別董西來》詩:“且喜 何郎 能似舅,不妨 綺季 未稱臣。”
《漢語大詞典》:黃公
(1). 中國(guó) 古代寓言中一個(gè)謙虛過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 齊 有 黃公 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guó)色。以其美也,常謙詞毀之,以為丑惡。丑惡之名遠(yuǎn)布,年過而一國(guó)無聘者?!?br />(2). 漢 代術(shù)士。西京雜記卷三:“有 東海 人 黃公 ,少時(shí)為術(shù),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氣力羸憊,飲酒過度,不能復(fù)行其術(shù)。 秦 末,有白虎見於 東海 , 黃公 乃以赤刀往厭之,術(shù)既不行,遂為虎所殺?!?漢 張衡 《西京賦》:“ 東海 黃公 ,赤刀粵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span id="aq2nguk" class="book">《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當(dāng)初 黃公 有道術(shù),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終為虎害?!?br />(3).指 東漢 太尉 黃瓊 。 明 何良俊 《世說新語補(bǔ)·德行》:“ 徐孺子 嘗事 江夏 黃公 ,后 黃公 亡歿, 孺子 往會(huì)葬,無資以自致,齎磨鏡具自隨,所在取直,然后得前?!眳㈤?span id="2hog2xd" class="book">《后漢書·徐稺傳》。
(4).泛指賣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詩:“醉臥 黃公 肆,人知我是誰?!?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歸舟中書事》:“水痕秋落蟹螯肥,閑過 黃公 酒舍歸?!眳⒁姟?黃公酒壚 ”。
(5).指 秦 末之 黃石公 。又稱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張右丞書》:“ 黃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師之道者,豈以孺子而捨諸?”
(6).指 夏黃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詩:“ 蘇武 元還 漢 , 黃公 豈事 秦 ?” 仇兆鰲 注:“ 黃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參閱史記·留侯世家。
(7).鳥名。黃鸝。 宋 蘇軾 《書普慈長(zhǎng)老壁》詩:“久參白足知禪味,苦厭黃公聒晝眠?!弊宰ⅲ骸傍B名?!?王文誥 輯注:“黃公,黃鸝也?!?/div>
《漢語大詞典》:黃公酒壚(黃公酒壚)
魏 晉 時(shí) 王戎 與 阮籍 、 嵇康 等竹林七賢會(huì)飲之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王濬沖 ﹞經(jīng) 黃公 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吾昔與 嵇叔夜 、 阮嗣宗 共酣飲於此壚。竹林之游,亦預(yù)其末。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來,便為時(shí)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焙笤娢某R浴包S公酒壚”指朋友聚飲之所,抒發(fā)物是人非的感嘆。 宋 梅堯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鄰幾等邀飲于定力院》詩:“似過 黃公 酒壚下, 嵇 阮 不見脩竹中。” 元 馬謙齋《快活三過朝天子四邊靜·春》曲:“近 黃公 酒壚,誦 坡仙 樂府,直喫到月轉(zhuǎn)垂楊樹。”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 錢虞山 題三老圖詩,末句云:‘ 秦淮 煙月經(jīng)游處,華表歸來白鶴知?!粍?黃公 酒壚之嘆?!?/div>
《漢語大詞典》:黃綺(黃綺)
(1). 漢 初 商山 四皓中之 夏黃公 、 綺里季 的合稱。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六:“咄咄俗中愚,且當(dāng)從 黃 綺 ?!?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yuǎn)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采芝歌》?!?br />(2).黃色的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元史·禮樂志二:“琴十,一絃、三絃、五絃、七絃、九絃者各二……俱以黃綺夾囊貯之?!?/div>
《漢語大詞典》:八馬(八馬)
(1).即八駿。 唐 李商隱 《九成宮》:“云隨 夏后 雙龍尾,風(fēng)逐 周王 八馬蹄?!?宋 蘇軾 《戚氏》詞:“鸞輅駐蹕,八馬戲芝田?!?br />(2). 唐 時(shí)宮門所設(shè)仗馬。新唐書·百官志二:“飛龍廏日以八馬列宮門之外,號(hào)南衙立仗馬,仗下,乃退。”
(3).猜拳呼喝八數(shù)時(shí)用的名稱。《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叫來的相公搳拳打通關(guān),五魁、八馬,已早鬧的煙霧塵天?!?/div>
《國(guó)語辭典》:八駿(八駿)  拼音:bā jùn
1.周穆王的八匹良馬。相傳周穆王曾馳八駿馬往謁西王母:(1)《穆天子傳》作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读凶?。周穆王》:「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箹|晉。郭璞。注:「皆毛色以為名也,后有渠黃、踰輪、盜驪、山子為八駿?!?2)晉王嘉的《拾遺記》作絕地、翻羽、奔霄、越影、踰輝、超光、騰霧、挾翼。
2.泛指駿馬。唐。李商隱 瑤池詩:「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div>
《國(guó)語辭典》:八駿馬(八駿馬)  拼音:bā jùn mǎ
1.周穆王的八匹良馬。參見「八駿」條。
2.樂曲名。為南管樂曲,屬四大名譜之一,主要以器樂演奏,以八駿為題材,描繪駿馬奔騰的景象,音調(diào)古樸、節(jié)奏鮮明,生動(dòng)的表現(xiàn)駿馬展足的動(dòng)態(tài)。全曲由八段組成,由散板開始,繼而慢板、中板、快板,最后在急速的快板高潮中結(jié)束。又名八走馬。
《國(guó)語辭典》:綠耳(綠耳)  拼音:lù ěr
周穆王八駿之一?!读凶?。周穆王》:「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驊騮而左綠耳?!挂沧鳌蛤J耳」、「騄駬」。
《國(guó)語辭典》:張芝(張芝)  拼音:zhāng zhī
人名。(?~約西元192)字伯英,東漢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善章草,后減省章草點(diǎn)劃波磔,創(chuàng)為「今草」。字的體勢(shì)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于隔行。三國(guó)韋誕稱他為「草圣」。王羲之、獻(xiàn)之父子的草書,頗受其影響。
《國(guó)語辭典》:草圣(草聖)  拼音:cǎo shèng
對(duì)工于草書的人的美稱。如后漢張芝、唐朝張旭。
《漢語大詞典》:采芝(採(cǎi)芝)
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乃隱于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 虞 世遠(yuǎn),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币?span id="7iaskbs" class="book">《史記·留侯世家》、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四皓。后因以“採(cǎi)芝”指遁隱。名其歌為《採(cǎi)芝操》《四皓歌》,亦省稱《採(cǎi)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採(cǎi)芝操〉序》《琴集》及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十:“去去行採(cǎi)芝,勿為塵所欺?!?宋 陸游 《對(duì)酒》詩:“寄謝採(cǎi)芝翁,無為老青壁?!?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yuǎn)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採(cǎi)芝》歌。” 清 秋瑾 《題〈松鶴圖〉》詩之二:“勛名浪説 凌煙閣 ,爭(zhēng)是 商山 歌《採(cǎi)芝》?!?br />謂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zhǎng)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 漢 張衡 《思玄賦》:“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zhǎng)生?!?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shí)?!?清 翁照 《送歸愚沈少宗伯予告歸里》詩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硯山 麓?!眳⒁姟?採(cǎi)芝 ”。
《漢語大詞典》: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 晉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后世。 唐 裴說 《懷素臺(tái)歌》:“ 永州 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 宋 曾鞏 《墨池記》:“﹝ 臨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zhǎng),曰 王羲之 之墨池?!?br />(2).指硯。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墨地皮棚》:“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常自呼硯為墨池?!?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diǎn)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郁達(dá)夫 《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里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br />(3).指習(xí)書寫字處。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詩:“墨池憐嗜學(xué),丹青羨登真?!?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明 沈德符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br />(4).制筆時(shí),以羊青毛為最內(nèi)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fù)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div>
《國(guó)語辭典》:臨池(臨池)  拼音:lín chí
1.俯視溪池。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
2.東漢張芝學(xué)習(xí)書法的故事。參見「臨池學(xué)書」條。后用以稱學(xué)習(xí)書法。
《國(guó)語辭典》:臨池學(xué)書(臨池學(xué)書)  拼音:lín chí xué shū
相傳東漢張芝學(xué)習(xí)書法很勤,家中衣帛都被寫上字,然后再煮白;他在池邊學(xué)書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見《晉書。卷三六。衛(wèi)瓘傳》。后人稱學(xué)習(xí)書法為「臨池學(xué)書」。
《國(guó)語辭典》:芝蘭(芝蘭)  拼音:zhī lán
芝、蘭為兩種香草。比喻人德操、才質(zhì)的美好?!犊鬃蛹艺Z。卷五。在厄》:「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jié)?!埂度龂?guó)演義》第六○回:「吾與仁人相會(huì),如親芝蘭,如何數(shù)侮于吾耶!」
《國(guó)語辭典》:芝蘭玉樹(芝蘭玉樹)  拼音:zhī lán yù shù
比喻優(yōu)秀的子弟。語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玄字幼度。少穎悟,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弧购笥米鲗?duì)別人子弟的贊美詞?!对偕墶肪硪唬骸溉碎g富貴榮華盡,膝下芝蘭玉樹齊?!?/div>
《漢語大詞典》:謝庭(謝庭)
(1). 謝安 的門庭。喻指子弟優(yōu)秀之家。 宋 張孝祥 《鷓鴣天·為老母壽》詞:“明年今日稱觴處,更有孫枝滿 謝 庭。” 清 陳維嵩 《李映碧先生八十征詩文啟》:“更 謝 庭之多鳳,矧 荀 里之皆龍?!?柳亞子 《山村道畔遇陳君葆口占一律奉贈(zèng)》:“更喜 謝 庭才詠絮,老夫眼為鳳鸞明?!眳⒁姟?謝庭蘭玉 ”。
(2).舊時(shí)對(duì)舅家或妻家的代稱。 清 龔自珍 《長(zhǎng)相思》詞:“早寒時(shí),暮寒時(shí), 江 上春潮平岸時(shí), 謝 庭書到時(shí)?!眳⒁姟?謝舅 ”。
《漢語大詞典》:謝庭蘭玉(謝庭蘭玉)
藝文類聚卷八一引 晉 裴啟 語林:“ 謝太傅 問諸子姪曰:‘子弟何預(yù)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生於階庭耳?!焙笏煊靡浴爸x庭蘭玉”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宋 曾鞏 《庭檜呈蔣穎叔》詩:“ 漢 節(jié)從來縱真賞, 謝 庭蘭玉載芳音?!币嗍》Q“ 謝玉 ”。 清 王昶 金石萃編·唐〈杜君綽碑〉:“并光凌 謝 玉,彩嗣 韋 珠?!眳⒁姟?謝蘭燕桂 ”。
《漢語大詞典》:謝舅(謝舅)
指 晉 羊曇 之舅 謝安 。舅甥情誼深厚。見晉書·謝安傳。后遂以“謝舅”作為吟詠舅甥情誼的典故。 唐 李商隱 《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zèng)四同舍》:“之子夫君 鄭 與 裴 , 何 甥 謝 舅當(dāng)世才?!?/div>
《國(guó)語辭典》:芝蘭玉樹(芝蘭玉樹)  拼音:zhī lán yù shù
比喻優(yōu)秀的子弟。語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玄字幼度。少穎悟,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弧购笥米鲗?duì)別人子弟的贊美詞?!对偕墶肪硪唬骸溉碎g富貴榮華盡,膝下芝蘭玉樹齊。」
《漢語大詞典》:謝庭蘭玉(謝庭蘭玉)
藝文類聚卷八一引 晉 裴啟 語林:“ 謝太傅 問諸子姪曰:‘子弟何預(yù)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生於階庭耳。’”后遂用以“謝庭蘭玉”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宋 曾鞏 《庭檜呈蔣穎叔》詩:“ 漢 節(jié)從來縱真賞, 謝 庭蘭玉載芳音。”亦省稱“ 謝玉 ”。 清 王昶 金石萃編·唐〈杜君綽碑〉:“并光凌 謝 玉,彩嗣 韋 珠?!眳⒁姟?謝蘭燕桂 ”。
《漢語大詞典》:謝蘭燕桂(謝蘭燕桂)
謝蘭,系“謝庭蘭玉”之省稱; 燕 桂,宋史·竇儀傳載:“ 儀 學(xué)問優(yōu)博,風(fēng)度峻整。弟 儼 、 侃 、 偁 、 僖 ,皆相繼登科。 馮道 與 禹鈞 ( 竇儀 父)有舊,嘗贈(zèng)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縉紳多諷誦之?!睍r(shí)稱 竇 氏兄弟為 燕山 五龍。后遂以“謝蘭燕桂”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輩。 清 新廣東武生 《黃蕭養(yǎng)回頭》卷三:“將來長(zhǎng)大成人,定是 謝 蘭 燕 桂。”
分類:兄弟
《國(guó)語辭典》:焚芝  拼音:fén zhī
芝,古人視為瑞草,常用以比喻賢者?!阜僦ァ贡扔髻t人遭到禍害。如:「焚芝鋤蕙」。唐。孔紹安傷顧學(xué)士〉詩:「游人行變橘,逝者遽焚芝?!?/div>
《漢語大詞典》:華芝(華芝)
(1).植物名。即靈芝。 唐 李商隱 《東還》詩:“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zhǎng)夢(mèng)採(cǎi)華芝?!?br />(2).華蓋。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於是乘輿迺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李善 注引 服虔 曰:“華芝,華蓋也。” 漢 桓譚 新論:“吾之為黃門郎,居殿中,數(shù)見輿輦,玉蚤、華芝及鳳凰三蓋之屬,皆玄黃五色,飾以金玉、翠羽、珠絡(luò)、錦綉、茵席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九莖(九莖)
史記·孝武本紀(jì):“ 甘泉 防生芝九莖?!?span id="8piz7r2" class="book">《漢書·宣帝紀(jì)》:“金芝九莖,產(chǎn)於 函德殿 銅池中?!焙笠蛞浴熬徘o”指芝草。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之八:“收六穗於征賦,翫九莖於池沼?!眳⒁姟?九芝 ”。
分類:芝草
《漢語大詞典》:九芝
《漢書·武帝紀(jì)》:“ 甘泉宮 內(nèi)中產(chǎn)芝,九莖連葉?!焙蠓褐胳`芝草。 南朝 宋 鮑照 《藥奩銘》:“九芝八石,延正盪斜?!?唐 王勃 《採(cǎi)蓮賦》:“宜其色震百草,香奪九芝。”參見“ 九莖 ”。
分類:靈芝芝草
《漢語大詞典》:金芝
金色芝草。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仙藥。漢書·宣帝紀(jì):“金芝九莖產(chǎn)于 函德殿 銅池中?!?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金芝,色像金也?!?南朝 齊 謝朓 《杜若賦》:“嗟中巖之纖草,廁金芝於芳叢?!?明 王寵 《送錢太常元抑祠祭顯陵》詩:“齋房產(chǎn)金芝,玉醴出金井?!?/div>
《漢語大詞典》:九芝
《漢書·武帝紀(jì)》:“ 甘泉宮 內(nèi)中產(chǎn)芝,九莖連葉?!焙蠓褐胳`芝草。 南朝 宋 鮑照 《藥奩銘》:“九芝八石,延正盪斜?!?唐 王勃 《採(cǎi)蓮賦》:“宜其色震百草,香奪九芝?!眳⒁姟?九莖 ”。
分類:靈芝芝草
《漢語大詞典》:九莖(九莖)
史記·孝武本紀(jì):“ 甘泉 防生芝九莖?!?span id="xbui7x2" class="book">《漢書·宣帝紀(jì)》:“金芝九莖,產(chǎn)於 函德殿 銅池中?!焙笠蛞浴熬徘o”指芝草。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之八:“收六穗於征賦,翫九莖於池沼?!眳⒁姟?九芝 ”。
分類: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