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空階榆莢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四〈晚春〉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祗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
典故 
蓂葉
   
蓂落
 
數蓂
 
相關人物


今本《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
「又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上》
莽帥群臣奏言:「陛下春秋尊,久衣重練,減御膳,誠非所以輔精氣,育皇帝,安宗廟也。臣莽數叩頭省戶下,白爭未見許。今幸賴陛下德澤,間者風雨時,甘露降,神芝生,蓂莢、朱草、嘉禾,休徵同時并至?!?/span>

例句

大官陳禹玉,司歷獻堯蓂。 司空曙 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

節(jié)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 宋之問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意隨蓂葉盡,愁共柳條新。 宋之問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遙樓

故人為柱史,為我數階蓂。 李益 書院無歷日以詩代書問路侍御六月大小

衰榮因蓂莢,盈缺幾蝦蟆。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

有客初留鹢,貪程尚數蓂。 竇庠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時子權知岳州事)

獨有虞庠客,無由拾落蓂。 韓愈 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

赦行五百里,月變三十蓂。 韓愈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濃暖氣中生歷草,是非煙里愛瑤漿。 鮑溶 憶郊天

典故
無才思
 
楊花榆莢雪漫天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三〈游城南十六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典故
堯歷
 
仙蓂
 
葉蓂
 
瑞莢
 
砌蓂
  
唐蓂
 
翠蓂九葉
 
四葉蓂
 
堯階五莢
  
九蓂
 
七蓂余翠

相關人物
唐堯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帝堯之母曰慶都,生于斗維之野,常有黃云覆護其上。及長,觀于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鬢發(fā)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于丹陵,其狀如圖。及長,身長十尺,有圣德,封于唐。夢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歸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鳳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廚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搖動則風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歸功于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齋修壇場于河、雒,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刮謇弦蝻w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禮備,至于日昃,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云起,回風搖,乃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臨壇而止,吐甲圖而去。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字,泥以黃金,約以青繩。檢文曰:「闿色授帝舜?!寡杂?、夏、殷、周、秦、漢當授天命。帝乃寫其言,藏于東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禮畢,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龜負書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壇。其書言當禪舜。遂讓舜。
《國語辭典》:榆莢(榆莢)  拼音:yú jiá
1.漢代錢名,即莢錢。重三銖,錢面有「漢興」二字。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2.榆樹在春季結成的果實。清。陳維崧定風波。蝴蝶成團榆莢飛〉詞:「蝴蝶成團榆莢飛,輕狂恰稱五銖衣?!?/div>
《國語辭典》:蓂莢(蓂莢)  拼音:míng jiá
古代傳說中一種表示祥瑞的草。《文選。張衡。東京賦》:「蓋蓂莢為難蒔也,故曠世而不覿。」
《國語辭典》:豆莢(豆莢)  拼音:dòu jiá
豆科植物之莢果。也稱為「豆角」。參見「莢果」條。
分類:豆莢莢果
《國語辭典》:皂莢(皂莢)  拼音:zào jiá
植物名。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多刺,羽狀復葉,三至五月間開花,總狀花序,萼片四枚,花瓣四枚,黃白色。莢果扁平,煎汁可洗濯衣服。其莢果及種子皆可作藥。分布于中國大陸四川、河南、河北、山東等地。也稱為「肥皂莢」。參見「肥皂莢」條。
《國語辭典》:莢錢(莢錢)  拼音:jiá qián
一種古代的錢幣。為漢高祖時所鑄,質輕,形如榆莢,故稱為「莢錢」。《史記。卷三○。平準書》:「至孝文時,莢錢益多,輕,乃更鑄四銖錢?!埂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漢興,以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div>
分類:初一錢幣
《駢字類編》:莢雨(莢雨)
無名氏泥賦:花木行落,莢雨將馀。交衢蓄潦,曲浦含污。
《國語辭典》:榆莢雨(榆莢雨)  拼音:yú jiá yǔ
春雨。宋。余靖 暮春詩:「農家榆莢雨,江國鯉魚風?!?/div>
分類:春雨
《駢字類編》:翠莢(翠莢)
范成大詩:紫葚斕斑翠莢肥。 楊萬里蠶豆詩見碧珠下。
《駢字類編》:一莢(一莢)
宋書符瑞志: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
《駢字類編》:瑞莢
宋 范成大 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 已饒瑞莢明朝滿,先借清蟾一夜圓。
《漢語大詞典》:榆莢錢(榆莢錢)
漢 代一種輕而薄的錢幣。因形似榆莢,故名。《魏書·高謙之傳》:“ 漢 興,以 秦 錢重,改鑄榆莢錢?!?宋 董逌 《錢譜·貨錢》:“ 漢 興,有榆莢錢以前,錢重難用,更鑄榆莢小錢,以一當百,狀如榆莢。”參見“ 榆莢 ”。
分類:錢幣榆莢
《國語辭典》:榆莢(榆莢)  拼音:yú jiá
1.漢代錢名,即莢錢。重三銖,錢面有「漢興」二字。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2.榆樹在春季結成的果實。清。陳維崧定風波。蝴蝶成團榆莢飛〉詞:「蝴蝶成團榆莢飛,輕狂恰稱五銖衣。」
《漢語大詞典》:堯蓂(堯蓂)
(1).相傳 帝堯 階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莢,至月半,積至十五莢。十六日起,日落一莢,月末而盡。小建則余一莢,萎而不落。見《竹書紀年》卷上。 唐 陸龜蒙 《寄懷華陽道士》詩:“休採古書探 禹 穴,自刊新歷鬭 堯 蓂?!?宋 晏殊 《喜遷鶯》詞:“ 堯 蓂隨月欲團圓,真馭降荷蘭?!?br />(2).指時序、光陰。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詞林·吉士閣試詩:“ 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長安新秋感懷七言律詩》云:‘鳷鵲樓高灝氣橫, 堯 蓂商律又敷榮?!?/div>
《漢語大詞典》:月蓂
即月莢。借指時日。 宋 秦觀 《德清道中還寄子瞻》詩:“旅思搖風斾,歸期數月蓂?!眳⒁姟?月莢 ”。
分類:時日
《漢語大詞典》:月莢(月莢)
古代傳說的一種瑞草。相傳 堯 時“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見《竹書紀年》卷上。因數莢多少,可知月的日數,故又稱月莢、月蓂。 唐 許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應制》:“月莢生還落,云枝似復非?!?/div>
分類:瑞草
《漢語大詞典》:歷草(歷草)
即蓂莢。傳說中的一種瑞草。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紫脫華,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堯 為仁君,一日十瑞……歷草生階,宮禽五色?!?南唐 陳陶 《圣帝擊壤歌四十聲》:“歷草何因見,衢尊豈暫忘!”一本作“ 歷草 ”。參見“ 歷莢 ”。
亦稱“ 歷莢 ”。 即蓂莢。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紫脫華,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李周翰 注:“ 堯 時有蓂莢草生于階,有十五葉,從月一日日生一葉,至十五日日落一葉。若月小,則餘一葉,見此以知日歷,故云歷草也。”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七:“蓂莢,一名歷莢,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數?!睔v,一本作“ 歷 ”。參見“ 蓂莢 ”。
分類:蓂莢瑞草
《漢語大詞典》:歷莢(歷莢)
即蓂莢。竹書紀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徐文靖 箋:“《田俅子》曰:‘ 堯 為天子,蓂莢生于庭,為帝成歷?!币槐咀鳌?歷莢 ”。宋書·符瑞志中:“昔在 放勛 ,歷莢數朝?!?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七:“蓂莢一名歷莢,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數?!?br />見“ 歷草 ”。
分類:蓂莢
《國語辭典》:蓂莢(蓂莢)  拼音:míng jiá
古代傳說中一種表示祥瑞的草?!段倪x。張衡。東京賦》:「蓋蓂莢為難蒔也,故曠世而不覿?!?/div>
《國語辭典》:堯階蓂莢(堯階蓂莢)  拼音:yáo jiē míng jiá
相傳帝堯殿前土階三尺,下生有蓂莢草。每逢初一,便一天生一片葉子;逢十五,則一天掉落一片葉子,依此循環(huán)不息。見《幼學瓊林。卷四?;绢悺贰?/div>
《漢語大詞典》:階蓂(階蓂)
即蓂莢。瑞草名,夾階而生,故名。竹書紀年卷上:“﹝ 帝堯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唐 趙彥昭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庭樹千花發(fā),階蓂七葉新?!?/div>
分類:蓂莢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