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持鉛礪鋒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引《吊屈原賦》
世謂伯夷貪兮,謂盜蹠廉;莫邪為頓兮,鉛刀為铦。
《鹽鐵論》卷五〈殊路〉~269~
大夫曰:「至美素璞,物莫能飾也。至賢保真,偽文莫能增也。故金玉不琢,美珠不畫。今仲由、冉求無檀柘之材,隋、和之璞,而強(qiáng)文之,譬若雕朽木而礪鉛刀,飾嫫母畫土人也。被以五色,斐然成章,及遭行潦流波,則沮矣。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雞亦無黨也?」

例句

腐儒一鉛刀,投筆時感激。 楊乘 甲子歲書事

見公抽匣百鍊光,試欲磨鉛諒無助。 權(quán)德輿 奉和張仆射朝天行

磨鉛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錢起 縣內(nèi)水亭晨興聽訟

未知匣劍何時躍,但恐鉛刀不再铦。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xiàn)虢州雀郎中二十韻

潔水空澄鑒,持鉛亦礪鋒。 韓琮 秋晚信州推院親友或責(zé)無書即事

金鏑自宜先中鵠,鉛刀甘且學(xué)雕蟲。 馬戴 酬李景章先輩

典故
戴淵鋒穎

相關(guān)人物
戴淵


《世說新語》下卷上《自新》
戴淵少時,游俠不治行檢,嘗在江、淮間攻掠商旅。陸機(jī)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淵在岸上,據(jù)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淵既神姿峰穎,雖處鄙事,神氣猶異。機(jī)于船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如此,亦復(fù)作劫邪?」淵便泣涕,投劍歸機(jī),辭厲非常。機(jī)彌重之,定交,作筆薦焉。過江,仕至征西將軍。

例句

虞??才望,戴淵鋒穎。 李瀚 蒙求

典故 

《晉書》卷一〈高祖宣帝紀(jì)〉~0~
景初二年,帥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發(fā)自京都。車駕送出西明門,詔弟孚、子師送過溫,賜以谷帛牛酒,敕郡守典農(nóng)以下皆往會焉。見父老故舊,宴飲累日。帝嘆息,悵然有感,為歌曰:「天地開辟,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xiāng)。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遂進(jìn)師,經(jīng)孤竹,越碣石,次于遼水。文懿果遣步騎數(shù)萬,阻遼隧,堅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距帝。帝盛兵多張旗幟出其南,賊盡銳赴之。乃泛舟潛濟(jì)以出其北,與賊營相逼,沈舟焚梁,傍遼水作長圍,棄賊而向襄平。諸將言曰:「不攻賊而作圍,非所以示眾也?!沟墼唬骸纲\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計,此王邑所以恥過昆陽也。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賊大眾在此,則巢窟虛矣。我直指襄平,則人懷內(nèi)懼,懼而求戰(zhàn),破之必矣。」遂整陣而過。賊見兵出其后,果邀之。帝謂諸將曰:「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失也?!鼓丝v兵逆擊,大破之,三戰(zhàn)皆捷。賊保襄平,進(jìn)軍圍之。初,文懿聞魏師之出也,請救于孫權(quán)。權(quán)亦出兵遙為之聲援,遺文懿書曰:「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之?!箷亓?,大水平地數(shù)尺,三軍恐,欲移營。帝令軍中敢有言徙者斬。都督令史張靜犯令,斬之,軍中乃定。賊恃水,樵牧自若。諸將欲取之,皆不聽。司馬陳圭曰:「昔攻上庸,八部并進(jìn),晝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堅城,斬孟達(dá)。今者遠(yuǎn)來而更安緩,愚竊惑焉?!沟墼唬骸该线_(dá)眾少而食支一年,吾將士四倍于達(dá)而糧不淹月,以一月圖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正令半解,猶當(dāng)為之。是以不計死傷,與糧競也。今賊眾我寡,賊饑我飽,水雨乃爾,功力不設(shè),雖當(dāng)促之,亦何所為。自發(fā)京師,不憂賊攻,但恐賊走。今賊糧垂盡,而圍落未合,掠其牛馬,抄其樵采,此故驅(qū)之走也。夫兵者詭道,善因事變。賊憑眾恃雨,故雖饑?yán)?,未肯束手,?dāng)示無能以安之。取小利以驚之。非計也?!钩⒙剮熡鲇?,咸請召還。天子曰:「司馬公臨危制變,計日擒之矣。」既而雨止,遂合圍。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發(fā)矢石雨下,晝夜攻之。時有長星,色白,有芒鬣,自襄平城西南流于東北,墜于梁水,城中震懾。文懿大懼,乃使其所署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乞降,請解圍面縛。不許,執(zhí)建等,皆斬之。檄告文懿曰:「昔楚鄭列國,而鄭伯猶肉袒牽羊而迎之。孤為王人,位則上公,而建等欲孤解圍退舍,豈楚鄭之謂邪!二人老耄,必傳言失旨,已相為斬之。若意有未已,可更遣年少有明決者來。」文懿復(fù)遣侍中衛(wèi)演乞剋日送任。帝謂演曰:「軍事大要有五,能戰(zhàn)當(dāng)戰(zhàn),不能戰(zhàn)當(dāng)守,不能守當(dāng)走,馀二事惟有降與死耳。汝不肯面縛,此為決就死也,不須送任。」文懿攻南圍突出,帝縱兵擊敗之,斬于梁水之上星墜之所。既入城,立兩標(biāo)以別新舊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馀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馀人。收戶四萬,口三十馀萬。初,文懿篡其叔父恭位而囚之。及將反,將軍綸直、賈范等苦諫,文懿皆殺之。帝乃釋恭之囚,封直等之墓,顯其遺嗣。令曰:「古之伐國,誅其鯨鯢而已,諸為文懿所詿誤者,皆原之。中國人欲還舊鄉(xiāng),恣聽之?!箷r有兵士寒凍,乞襦,帝弗之與?;蛟唬骸感叶喙蜀啵梢再n之。」帝曰:「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鼓俗嘬娙四炅焉险吡T遣千馀人,將吏從軍死亡者致喪還家。遂班師。天子遣使者勞軍于薊,增封食昆陽,并前二縣。初,帝至襄平,夢天子枕其膝,曰:「視吾面?!箓a視有異于常,心惡之。先是,詔帝便道鎮(zhèn)關(guān)中;及次白屋,有詔召帝,三日之間,詔書五至。手詔曰:「間側(cè)息望到,到便直排閤入,視吾面?!沟鄞箦?,乃乘追鋒車晝夜兼行,自白屋四百馀里,一宿而至。
《晉書》卷二十五〈輿服志〉~762~
追鋒車,去小平蓋,加通幰,如軺車,駕二。追鋒之名,蓋取其迅速也,施于戎陣之間,是為傳乘。
典故
鋒鏑鑄

相關(guān)人物
秦始皇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
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始皇既立,并兼六國,銷鋒鑄鐻,維偃干革,尊號稱帝,矜武任力。

例句

愿聞鋒鏑鑄,莫使棟梁摧。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典故
斧螗鋒猥


《柳宗元集》卷一〈平淮夷雅二篇〉
〈皇武〉:「進(jìn)次于郾,彼昏卒狂。裒兇鞠頑,鋒猥斧螗。赤子匍匐,厥父是亢。怒其萌芽,以悖太陽?!?/span>
《國語辭典》:鋒鏑(鋒鏑)  拼音:fēng dí
刀刃和箭鏃,用為兵器的通稱?!度龂萘x》第五三回:「且今日宋謙死于鋒鏑之下,皆主公輕敵之故。今后切宜保重?!挂卜Q為「鋒鍉」、「鋒鏃」。
《國語辭典》:鋒車(鋒車)  拼音:fēng chē
古代外放官員有緊急事故,返回朝廷所乘的快車。清。王鵬運八聲甘州。是男兒萬里慣長征〉詞:「認(rèn)參差神京喬木,愿鋒車歸及中興年?!?/div>
《漢語大詞典》:追鋒車(追鋒車)
古代一種輕便的驛車,因車行疾速,故名。晉書·輿服志:“追鋒車,去小平蓋,加通幰,如軺車,駕二。追鋒之名,蓋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陣之間,是為傳乘?!?span id="vs1zfsy"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於是復(fù)命講禮記”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暢 《晉諸公贊》:“以 望 在外,特給追鋒車,虎賁卒五人,每有集會, 望 輒奔馳而至?!?span id="ittdhzw" class="book">《宋書·五行志二》:“會帝疾篤,急召之,乃乘追鋒車東渡河。”亦省稱“ 追鋒 ”。 唐 王維 《謝集賢學(xué)士表》:“急賢之旨,欲賜追鋒。” 明 唐順之 《副總兵馬芳芳陷虜中十二年而歸在虜中亦稱為驍將》:“斫殘右臂方揮刃,殪盡追鋒未釋冰?!?/div>
《漢語大詞典》:鋒铓(鋒鋩)
見“ 鋒芒 ”。
《國語辭典》:鋒芒(鋒芒)  拼音:fēng máng
1.刀劍的尖利部分。比喻人的銳氣與才華。如:「鋒芒太露」?!度龂萘x》第二二回:「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外助王師,內(nèi)相掩襲。會其行人發(fā)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2.細(xì)微的事情。漢。王充《論衡。超奇》:「鋒芒毛發(fā)之事,莫不紀(jì)載?!?/div>
《國語辭典》:機(jī)鋒(機(jī)鋒)  拼音:jī fēng
1.佛教禪宗以含意深刻,不落跡象的言語彼此問答,互相啟發(fā),有如弩箭觸機(jī)而發(fā)其鋒銳,稱為「機(jī)鋒」。宋。蘇軾金山妙高臺〉詩:「機(jī)鋒不可觸,千偈如翻水?!骨???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谖宄觯骸改銌栆粰C(jī)鋒,叫黃秀才答?!?br />2.機(jī)警鋒利的言詞?!睹魇贰>砣鹞??;鹿倭袀鞫?。張彝憲》:「給事中傅朝佑言坤妄干彈劾之權(quán),且其文詞練達(dá),機(jī)鋒挑激,必有陰邪險人主之?!?/div>
《國語辭典》:詞鋒(詞鋒)  拼音:cí fēng
形容文詞鋒芒,有如刀刃。南朝陳。徐陵〈與楊仆射書〉:「足下素挺詞鋒,兼長理窟?!固?。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詩:「洛陽蘇季子,劍戟森詞鋒?!?/div>
《國語辭典》:鋒刃(鋒刃)  拼音:fēng rèn
刀劍銳利的部分。如:「拿刀時要小心,別被鋒刃割傷了?!?/div>
《漢語大詞典》:摧鋒(摧鋒)
挫敗敵軍的銳氣。 三國 魏 曹植 《封二子為公謝恩章》:“文無升堂廟勝之功,武無摧鋒接刃之効?!?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出塞》詩:“陷敵摐金鼓,摧鋒揚斾旌?!?唐 杜甫 《觀安西兵過赴關(guān)中待命》詩之一:“四鎮(zhèn)富精鋭,摧鋒皆絶倫?!?明 唐順之 《重修解州關(guān)侯廟開彥樓記》:“然使侯為摧鋒拔城之將,孰與侯為伏劍死綏之將也?!?/div>
《國語辭典》:筆鋒(筆鋒)  拼音:bǐ fēng
1.筆毫的尖鋒。唐。李白草書歌行〉:「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br />2.書法筆畫的棱角、鋒芒。宋。姜夔〈續(xù)書譜〉:「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宋。陳思《書苑菁華。卷一九。書訣。唐太宗筆法訣》:「趯須存其筆鋒得而出,策須仰策而收?!?br />3.比喻所寫的文章。如:「他的筆鋒常帶有感情?!?/div>
《國語辭典》:先鋒(先鋒)  拼音:xiān fēng
1.戰(zhàn)時率先迎敵的人或部隊?!段宕菲皆挕L剖?。卷上》:「吐蕃凡有戰(zhàn)攻的事,必驅(qū)使沙陀軍向前,做著先鋒。」《三國演義》第五回:「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guān)挑戰(zhàn)?!?br />2.泛指一切事物的開創(chuàng)者或領(lǐng)先者。如:「這些設(shè)計師是領(lǐng)導(dǎo)流行的先鋒?!?/div>
《漢語大詞典》:追鋒(追鋒)
見“ 追鋒車 ”。
《漢語大詞典》:追鋒車(追鋒車)
古代一種輕便的驛車,因車行疾速,故名。晉書·輿服志:“追鋒車,去小平蓋,加通幰,如軺車,駕二。追鋒之名,蓋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陣之間,是為傳乘。”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於是復(fù)命講禮記”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暢 《晉諸公贊》:“以 望 在外,特給追鋒車,虎賁卒五人,每有集會, 望 輒奔馳而至。”宋書·五行志二:“會帝疾篤,急召之,乃乘追鋒車東渡河?!币嗍》Q“ 追鋒 ”。 唐 王維 《謝集賢學(xué)士表》:“急賢之旨,欲賜追鋒。” 明 唐順之 《副總兵馬芳芳陷虜中十二年而歸在虜中亦稱為驍將》:“斫殘右臂方揮刃,殪盡追鋒未釋冰?!?/div>
《漢語大詞典》:磨鉛(磨鉛)
亦作“ 磨鈆 ”。
(1).磨研鉛粉涂抹誤字。謂勤于校訂或撰述。 唐 黃滔 《與刑部鄭郎中啟》:“比者伏蒙曲念虛蕪,榮流咳唾,誨以磨鈆未至,刻楮非工。” 宋 曾鞏 《伯常少留別業(yè)寄詩索酒因以奉報》詩:“多情置驛邀佳客,好事磨鈆勘舊經(jīng)。”
(2).自謙詞。鉛,鉛刀,指鈍刀,比喻低劣的才能。 唐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磨鉛不霑用,彈鋏欲誰申?” 唐 錢起 《縣內(nèi)水亭晨興聽訟》詩:“磨鉛辱利用,策蹇愁前程?!?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謝賜御筵表》:“甫磨鉛而就職,遽置醴以均恩?!?/div>
《國語辭典》:鉛刀(鉛刀)  拼音:qiān dāo
以鉛制成的刀。因為它不銳利,所以用來比喻才力微薄。《文選。賈誼。吊屈原文》:「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铦?!埂段倪x。王粲。從軍詩五首之四》:「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