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壯士(壯士)  拼音:zhuàng shì
豪壯而勇敢的人?!稇?zhàn)國策。燕策三》:「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為頭一個壯士,身長八尺,腰大十圍;手提大刀,截住去路?!?/div>
《國語辭典》:遮攔(遮攔)  拼音:zhē lán
阻擋。如:「口沒遮攔」。《三國演義》第五回:「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也作「遮護(hù)」。
《國語辭典》: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  拼音:zhàn guó cè
書名。漢劉向輯,三三卷。依國別分為西周、東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內(nèi)容記載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的政治大事及當(dāng)時策士的言論行動。描寫人事,運(yùn)用誇飾、比喻、排比等手法,語言形象鮮明,辯辭宏肆瑰麗,刻劃歷史人物亦活躍生動,為中國重要的史料。今通行有漢高誘注本。也稱為「短長書」、「國策」、「長書」。
《國語辭典》:鼓盆歌  拼音:gǔ pén gē
比喻喪妻?!队讓W(xué)瓊林。卷二。夫婦類》:「莊子鼓盆歌,是夫婦之死別。」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三出:「秀才,既是你妻,鼓盆歌,廬墓三年禮,還要請他起來。」
《漢語大詞典》:遺計(jì)(遺計(jì))
(1).猶失策。后漢書·桓郁傳:“是以慮無遺計(jì),舉無過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鄧琬傳》:“凡諸將帥,皆忠無匿情,智無遺計(jì),果干剛鷙,譎略多奇。” 宋 崔伯易 《感山賦》:“不募人訪銅,而私或自鑄,重給民曠土,而爭糴於胡。遺計(jì)若此,庸為利歟!”
(2).指死者留下的計(jì)謀、計(jì)劃等。《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回目:“ 曹丕 乘亂納 甄氏 , 郭嘉 遺計(jì)定 遼東 ?!?br />(3).遺留財產(chǎn)。計(jì),生計(jì),指財產(chǎn)。 清 劉大櫆 《〈朱子穎詩集〉序》:“ 子穎 之父祖,皆為達(dá)官,然不為子孫留遺計(jì),而 子穎 少時衣食不足。”
《國語辭典》:螟蛉子  拼音:míng líng zǐ
義子、養(yǎng)子?!度龂萘x》第七六回:「漢中王遂遣人至荊州問關(guān)公。關(guān)公以將軍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張員外見他生得眉清目秀,乖覺聰明,滿心歡喜。與渾家商議,要過繼他做個螟蛉之子?!?/div>
《國語辭典》:螟蛉  拼音:míng líng
1.動物名。一種害蟲。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其類別甚多。也稱為「青蟲」。
2.蜾蠃常捕捉螟蛉來飼養(yǎng)其子,古人誤以為蜾蠃養(yǎng)螟蛉為己子,后因稱養(yǎng)子為「螟蛉」。《詩經(jīng)。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fù)之?!埂度龂萘x》第三六回:「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div>
《國語辭典》:迍災(zāi)(迍災(zāi))  拼音:zhūn zāi
險難災(zāi)禍?!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三三出》:「(凈)若不容留急便回。(末)久留惟恐惹迍災(zāi)。」
《國語辭典》:披發(fā)垢面(披發(fā)垢面)  拼音:pī fǎ gòu miàn
?披頭散發(fā),面容骯臟的樣子?!度龂萘x》?第三三回:「丕拖此女近前,見披發(fā)垢面?!??《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詩》:「方士徑至酆都,見秦檜、萬俟咼、王俊披發(fā)垢面,各荷鐵枷,眾鬼卒持巨梃驅(qū)之而行,其狀甚苦。」
《國語辭典》:神謀妙策(神謀妙策)  拼音:shén móu miào cè
神妙的計(jì)謀策略。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三三出:「元帥神謀妙策,周悉無遺?!挂沧鳌干駲C(jī)妙算」。
《漢語大詞典》:村公
村中長者。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三三出:“每歲村公稱作主,曾與貧女做場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