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昧  拼音:sān mèi
1.佛教謂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為胡語音譯?;旧虾桶研谋3衷跓o散亂或靜止的境界相似?!冻蓪嵳摗肪硪欢骸附癞斦撊痢栐唬骸喝梁蔚认??』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弧挂沧鳌溉Φ亍?、「三摩帝」、「三摩提」。
2.訣要、竅門?!端问?。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埂都t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div>
《漢語大詞典》:雨天三昧
世尊將說《法華經(jīng)》入三昧之時,天雨四種之花。見《法華經(jīng)·分別功德品》佛說阿彌陀經(jīng)。后用以稱自然現(xiàn)象的變幻。 宋 陶穀 清異錄·雨天三昧:“ 閩 昶 ( 孟昶 )春餘宴后苑,飛紅滿空, 昶 曰:‘《彌陀經(jīng)》云:“雨天曼陀羅華”,此景近似。今日觀化工之雨天三昧,宜召六宮設(shè)三昧燕?!?/div>
分類:世尊三昧
《國語辭典》:游戲三昧(遊戲三昧)  拼音:yóu xì sān mèi
1.佛教稱修行者達到自在無掛礙,且心念純凈無染的境界?!毒暗聜鳠翡洝>戆?。池州南泉普愿禪師》:「后扣大寂之室,頓然忘筌,得游戲三昧?!?br />2.形容一個人,放浪形骸,游戲人間的生活態(tài)度?!秲号⑿蹅鳌返谝话嘶兀骸钢灰蛩簧獠慌迹鱽y流離,一團苦志酸心,便釀成了這等一個遁跡空山,游戲三昧的樣子?!?/div>
《國語辭典》:三昧  拼音:sān mèi
1.佛教謂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為胡語音譯?;旧虾桶研谋3衷跓o散亂或靜止的境界相似?!冻蓪嵳摗肪硪欢骸附癞斦撊?。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弧挂沧鳌溉Φ亍埂ⅰ溉Φ邸?、「三摩提」。
2.訣要、竅門。《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埂都t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div>
《國語辭典》:念佛三昧  拼音:niàn fó sān mèi
佛教徒經(jīng)由專心念佛所產(chǎn)生的一種定境。在此定境中,可見到佛現(xiàn)在其前。
《國語辭典》:個中三昧(個中三昧)  拼音:gè zhōng sān mèi
事、物的精義與要訣。如:「他的書法頗得褚體的個中三昧?!?/div>
分類:精義要訣
《國語辭典》:一行三昧  拼音:yī háng sān mèi
佛教修行者的一種修行境界。修行者先是專心念一佛名,然后是生起諸佛的心境,進而知道離心無佛,將心系緣法界,安住在一切平等,沒有障礙,沒有形相的襌定境界?!段氖鈳熇f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下》:「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div>
《國語辭典》:般舟三昧  拼音:pán zhōu sān mèi
佛學上指一種定的境界。修行者以七日或九十日為期,不間斷地唱阿彌陀佛的修行,藉以達到定的境界。臻此境界時,能見十方諸佛站立在前面。
《國語辭典》:得其三昧  拼音:dé qí sān mèi
三昧,妙處、訣竅。得其三昧形容對某事或某物不僅洞察其精義,而且造詣深湛?!?a target='_blank'>鏡花緣》第一七回:「大賢天資穎悟,自能得其三昧?!?/div>
《國語辭典》:法華三昧(法華三昧)  拼音:fǎ huā sān mèi
一種使修行者證悟真理的定境。
《漢語大詞典》:火輪三昧(火輪三昧)
即灸。中醫(yī)燒艾灼膚的一種治療方法。 宋 陶谷 清異錄·火輪三昧:“凡病膏肓之際,藥效難,此鍼灸之所以用也。鍼長於宣壅滯,灸長於導氣血,古人謂之延年火,又曰火輪三昧?!?/div>
《分類字錦》:得茶三昧
蘇軾 贈老謙詩 瀉湯舊得茶三昧。
分類:
《漢語大詞典》:詩家三昧(詩家三昧)
作詩的訣竅。 宋 陸游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詩家三昧忽見前, 屈 賈 在眼元歷歷?!?錢仲聯(lián) 校注:“三昧,大智度論:‘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郑骸磺卸U定,亦名定,亦名三昧?!擞靡灾冈娂椅蛉胫车??!?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六:“余嘗觀 荊 浩 論山水,而悟詩家三昧,曰遠人無目,遠水無波,遠山無皴。”
分類:作詩訣竅
《國語辭典》:三昧真火  拼音:sān mèi zhēn huǒ
道教指人的元神、元氣、元精所發(fā)出的真火,稱為「三昧真火」?!段饔斡洝返谒摹鸹兀骸杆诨馃鹕叫扌辛巳倌辏瑹挸伞喝琳婊稹?,卻也神通廣大?!埂端挠斡?。南游記。第一回》:「你這妖怪,今若由你整日鬧我靈山,不得自在,我不免放出三昧真火,燒死你這妖怪?!挂沧鳌溉粱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