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低亞(低亞)  拼音:dī yà
低平矮小,低垂。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折:「俺立馬踟躕,具曲坊幽靜,那小門低亞?!乖?。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良夜迢迢,閑庭寂靜,花枝低亞?!?/div>
《國語辭典》:波動(波動)  拼音:bō dòng
1.水波動蕩。漢。蔡邕 彈棋賦:「或風飄波動,若飛若浮,不遲不疾,如行如留。」唐。杜牧 悲吳王城詩:「二月春風江上來,水精波動碎樓臺?!?br />2.動蕩、不穩(wěn)定。如:「物價波動」、「心情波動」。
3.物理學上指物質(zhì)某一點的振動,能漸次傳播到四周,產(chǎn)生周期相同的振動。例如向靜止的水面投下石頭時,就會以落水點為中心,有波浪向四方擴散開。這種現(xiàn)象即為一種波動。
《國語辭典》:踉蹌(踉蹌)  拼音:liàng qiàng
走路歪斜不穩(wěn)?!度龂萘x》第四一回:「忽見糜芳面帶數(shù)箭,踉蹌而來?!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道士去拾時,腳步踉蹌,連身子也跌倒了。」也作「踉蹡」。
《國語辭典》:踉蹡  拼音:liàng qiàng
走路歪歪倒倒的樣子。《西游記》第三二回:「原來是道路不平,未曾細看,忽被蓏蘿絆了個踉蹡?!埂读凝S志異。卷四。辛十四娘》:「乃起跨驢,踉蹡而行?!挂沧鳌铬咱劇?。
《漢語大詞典》:竛竮
(1).孤單貌。《法華經(jīng)·信解品》:“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序:“年未髫齔,內(nèi)失所恃,餘喘竛竮,嬭媼相長?!?br />(2).行走不穩(wěn)貌。 宋 蘇軾 《芙蓉城》:“遶樓飛步高竛竮,仙風鏘然韻流鈴?!?元 黃溍 《陪仇仁父先生登石頭城》詩:“薄游成汗漫,高步覺竛竮?!?/div>
《國語辭典》:不牢  拼音:bù láo
1.不堅固。如:「扣子釘不牢」、「郵票貼不牢」。
2.多病不健康?!都t樓夢》第八二回:「千愁萬緒,堆上心來。想起自己身子不牢,年紀又大了?!?/div>
《國語辭典》:飄逸(飄逸)  拼音:piāo yì
1.高飛輕快的樣子。如:「微風徐徐,白云飄逸,這樣的天氣暢游山林,豈不快哉!」三國魏。王粲〈浮淮賦〉:「若鷹飄逸,遞相競軼?!?br />2.灑脫自然,超凡脫俗?!都t樓夢》第二三回:「神彩飄逸,秀色奪人?!埂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高@人生得飄逸風流,確又是個男美,不是像個婦人?!?/div>
《國語辭典》:嵬峨  拼音:wéi é
1.高大聳立的樣子。唐。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詩三首之一:「朝日懸清泉,嵬峨宮殿明。」唐。柳泌〈玉清行〉:「嵬峨丹鳳冠,搖曳紫云裾?!挂沧鳌肝《搿?。
2.醉酒的樣子。取醉倒不動如山之意。唐。白居易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詩:「水邊行嵬峨,橋上立逡巡。」《太平廣記。卷一七三。盧思道》:「武陽太守盧思道,常曉醉。于省門,見從侄賁。賁曰:『阿父何處飲來,凌晨嵬峨。』」也作「巍峨」。
《漢語大詞典》:危顛(危顛)
(1).危險傾覆。管子·宙合:“高為其居,危顛莫救?!?唐 黃滔 《知白守黑賦》:“弘章典式,克免危顛。”
(2).腳步不穩(wěn)貌。 明沈采《千金記·省女》:“聞岳母遠勞垂念,急趨回迎接,步履危顛。”
《國語辭典》:輕佻(輕佻)  拼音:qīng tiāo
舉止不莊重。《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宋齊丘不欲唐主割地,謂李德明輕佻,言多失實?!埂度龂萘x》第四回:「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挂沧鳌篙p窕」、「輕脫」。
《漢語大詞典》:盤跚(盤跚,槃跚)
亦作“ 盤珊 ”。
(1).猶蹣跚。跛行貌;不正貌。 漢 王延壽 《夢賦》:“鬼驚魅怖,或盤跚而欲走,或拘攣而不能步?!?晉 潘尼 《鱉賦》:“既顛墜於巖岸,方盤跚而雅步?!?宋 范成大 《致一齋述事》詩:“文書煙海困浮沉,不覺盤跚百病侵?!?明 徐渭 《讀龍?zhí)钑?/span>:“ 渭 小子感先生之憂道,識先生之苦心,雖志氣不前,而盤珊思振?!?br />(2).婆娑貌。 唐 李賀 《瑤華樂》:“舞霞垂尾長盤跚,江澄海浄神母顏。” 唐 皮日休 《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之二:“佳樹盤珊枕草堂,此中隨分亦閒忙。” 前蜀 牛嶠 《菩薩蠻》詞:“釵重髻盤珊,一枝紅牡丹?!?br />槃跚: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猶蹣跚。行走搖晃不穩(wěn)貌。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司馬貞 索隱:“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 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老僕﹞管押行李在后,泥濘不能進,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明王錂《春蕪記·巧詆》:“槃跚難挨,羞殺我職居槐宰?!?/div>
《漢語大詞典》:醉步
醉漢不穩(wěn)的腳步。《新華日報》1991.3.25:“1988年初, 林繼凡 在昆劇《醉皂》中飾演醉皂。各種醉步和醉態(tài),是塑造這一人物的重要手段?!?/div>
《漢語大詞典》:踔踸
(1).行走不穩(wěn)貌。 宋 蘇軾 《監(jiān)試呈諸試官》詩:“廣眉成半額,學步歸踔踸。” 宋 陸游 《醉倒歌》:“行人喚起更嵬昂,牧豎扶歸猶踔踸?!?清 龍啟瑞 《劉茮云哀辭》:“步踔踸如不及兮,常恐乎日月之我遒?!?br />(2).比喻坎坷不得志。 宋 樓鑰 《送王木叔推官分韻得錦字》:“風流有如許,不復嘆踔踸?!?/div>
《國語辭典》:蹌踉(蹌踉)  拼音:qiàng liàng
走路不穩(wěn),跌跌撞撞的樣子。如:「他喝醉了,走路蹌踉亂撞?!挂沧鳌铬咱劇?、「踉蹡」。
《漢語大詞典》:槃跚
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 猶蹣跚。行走搖晃不穩(wěn)貌。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司馬貞 索隱:“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老僕﹞管押行李在后,泥濘不能進,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明王錂《春蕪記·巧詆》:“槃跚難挨,羞殺我職居槐宰?!?/div>
《國語辭典》:發(fā)飄(發(fā)飄)  拼音:fā piāo
精神恍惚,猶如飄浮不穩(wěn)的感覺。如:「他疲困得有些發(fā)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