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齷濁(齷濁)
污穢,不純正。 沙汀 《淘金記》二四:“他的老臉卻也情不自禁地熱了一股,但這不是為了他的動機齷濁,他一時回憶起了去年交涉失敗的情形?!?/div>
《國語辭典》:邪魔外道  拼音:xié mó wài dào
妨害正道的邪說和教派。語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购蟊扔餮Ч砉?。元。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你將金錢銀紙快安排,邪魔外道當攔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過來?!购笠啾扔鳟惗诵罢f或不正當的行徑?!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溉羰前斯晌恼虑分v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挂沧鳌感伴T外道」。
《國語辭典》:紫色蛙聲(紫色蛙聲)  拼音:zǐ sè wā shēng
紫色,不純正的雜色。蛙聲,淫邪的樂聲。紫色蛙聲比喻以假亂真?!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下。贊下》:「紫色蛙聲,馀分閨位?!?/div>
《國語辭典》:二性子  拼音:èr xìng zi
1.同時兼具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人。也稱為「兩性人」、「二形人」、「二尾子」。
2.東西性質含混不純。如二性子水即指不甜不苦的水。
《漢語大詞典》:瑰瓚(瑰瓚)
美玉與質地不純的玉。比喻優(yōu)劣不同的兩種事物。 宋 梅堯臣 《觀逸少墨跡》詩:“赫赫猶至今,瑰瓚曷云并?!?/div>
《國語辭典》:駁辭(駁辭)  拼音:bó cí
1.雜亂的言辭。如:「他的那篇文章中多駁辭。」
2.辯駁的文辭。如:「他的駁辭理直氣壯。」「事實擺在眼前,更讓他難有駁辭的空間?!?/div>
《國語辭典》:南腔北調(南腔北調)  拼音:nán qiāng běi diào
1.兼具各地方音。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封臺》:「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并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罵,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br />2.形容人的語音不純,夾雜著方音。《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壁上懸的畫是楷書朱子治家格言,兩邊一副箋紙的聯,上寫著:『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弧?/div>
《漢語大詞典》:澆駁(澆駁)
浮薄不純。 明 方孝孺 《貯清軒記》:“清氣之在天地間,得其純全之會,則為圣賢人;得其澆駁之餘,則為庸眾人。”
分類:浮薄不純
《國語辭典》:金剛砂(金剛砂)  拼音:jīn gāng shā
碳化矽結晶的碎粒。因硬度高,可作研磨粉,供琢磨寶石及制砂布等。也稱為「鋼砂」。
《國語辭典》:綠衣黃里(綠衣黃里)  拼音:lǜ yī huáng lǐ
語出《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里?!构湃艘詾辄S色是正色,綠色是不正不純的雜色,將雜色置于外,正色置于里,用來比喻正邪不分、貴賤尊卑顛倒失序?!豆卤驹麟s劇。漁樵閑話。第二折》:「與前妻為寇讎,寵丫環(huán)如蜜甘,將親兒熱女途人看,綠衣黃里顛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