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
世賢字若愚,桐城籍,本泰和人。弘治乙丑進士,累官按察副使。
維基
蕭世賢(1478年—1528年),字若愚,號梅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民籍江西泰和縣人。父親蕭俊彥客游江淮,喜桐城山水之勝,因此定居桐城,故又稱樅陽蕭氏。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七十三名進士。次年授四川重慶府推官,三年任滿,擢升南京刑部廣東司主事,進河南司員外郎、廣東司郎中,正德八年(1513年)母親劉太安人去世丁憂,服闋,復(fù)除南京工部營繕司郎中,不久改南京刑部山東司郎中,又復(fù)任廣東司郎中。十三年丁父憂,服闋,改除刑部云南司,嘉靖元年(1522年)奉命錄囚湖廣。升浙江嘉興府知府,七年(1528年)考績,中道擢湖廣按察司副使,兵備郴桂,歸鄉(xiāng)省墓,八月十日病逝。
趙繼爵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繼爵,字世忠,陜西西安府同州人。陜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正德間任直隸大名府知府。改兗州府知府,正德五年(1510年)九月官山東兵備副使,九年正月考察去職。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一二
陳洸,字世杰。潮陽人。陳江從弟。明武宗正德六年(一五一一)進士。官戶部給事中,坐事削官。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卷三三二。
維基
陳洸(1478年—1534年),字世杰,號東石,民間稱北科,廣東潮陽縣貴山都貴嶼(今屬汕頭市潮陽區(qū)貴嶼鎮(zhèn)華美村)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中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八年(1513年)升任吏科左給事中。后因卷入大禮議事件,嘉靖十年(1531年)被解職回鄉(xiāng)。潮陽、普寧民間稱其為國舅爺,流傳不少有關(guān)陳洸的故事,并有不少關(guān)于他的潮劇劇目。

人物簡介

維基
王世文,字質(zhì)夫,江西吉安府安??h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六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一名,登第二甲第二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9 【介紹】: 明浙江海鹽人,字崇之,號青嶼。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樂安知縣,改南和。正德初擢監(jiān)察御史,以抗疏言劉瑾干政,遷南京大理寺右丞。瑾敗,起官擢右僉都御史,兼理操江,領(lǐng)兵出御劉六、劉七,危急時匿蘆葦中得免。被劾罷。有《青嶼奏議》等書。
陳皋謨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皋謨(1479年—?),字名世,振武衛(wèi)軍籍,山西代州人。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會試第二百五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進士。嘉靖元年(1522年)授三河縣知縣,嘉靖四年(1525年)閏十二月選授戶科給事中,升刑科右,七年七月與兵部右侍郎王廷相清查御馬監(jiān)冒濫勇士。九月升戶科左,十一月升工科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0—1560 【介紹】: 明山東泰安州人,字孝思,更字世甫,號可泉、鳥鼠山人。正德三年進士。授翰林檢討。嘉靖初,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被仇家所誣,革職歸,筑室著書。有《鳥鼠山人小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孝思,一字世甫,鞏昌人,一云文水人。正德戊辰進士,特授翰林檢討出判嘉定州歷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改理河道有鳥鼠山人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十
纘宗字孝思,秦安人。正德戊辰進士,特授翰林檢討。出為嘉定州判,遷潼川知州。入為南戶部郎中,改吏部,出知安慶府。改蘇州,遷山東參政。改浙江,歷河南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改理河道,復(fù)改河南,乞歸。以作詩下獄,尋得釋。有《正德集》四卷、《嘉靖集》七卷、《鳥鼠山人集》十六卷、《擬古樂府》二卷,《擬漢樂府》八卷。 (《四庫總目》:纘宗詩激昂悲壯,頗近秦聲。無斌媚之態(tài),是其所長:多粗歷之音,是其所短。 《藝苑卮言》:胡孝思嘗為吾吳郡守、才敏風流,前后罕儷。公暇多游行湖山園亭間,從諸名士,一觴一詠,題墨淋漓,迢于壁石。后遷御史中丞,撫河南,肅皇幸楚,為一律紀事云:「聞道鑾輿曉渡河,岳云縹緲護晴珂。千官玉帛嵩呼盛,萬國衣冠《禹貢》多,鎖鑰北門留統(tǒng)制,璿璣南極扈羲和,穆天八駿空飛電,湘竹英皇淚不磨?!箍讨:笠运伦T家居者數(shù)載矣。嘗撲一貪令王聯(lián),其人為戶部主事,以不職免,殺人下獄當死。乃指「穆天」、「湘竹」為怨望咒詛。而所繇成獄,及生平睚眥,皆指為孝思奸黨。奏上,上大怒,悉捕下獄,欲論死。分宜相、陶真人力救解,久之,乃罷免,猶摘杖孝思三十。嘗是時,孝思將八十矣,了不怖懾,取錦衣獄中柱械之類八,日制獄八景,為詩紀之。眾爭咎孝思,掣其筆曰:「君正坐詩至此耳,尚何吾伊為?」孝思澹然詠不輾,曰:「坐詩當死,今不坐詩,得免死乎?」出獄時,謝茂秦貽之詩,有云:「白首全生逢圣主,青山何意見騷人?」孝思方病杖創(chuàng)甚,呻吟間猶口占以謝。人謂孝思意氣差勝蘇長公,才不及耳。)
維基
胡纘宗(1480年—1560年),字孝思,一字世甫,號可泉,亦號鳥鼠山人,陜西鞏昌府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人。書法家。正德戊辰進士,嘉靖時官至河南巡撫。胡纘宗早年為國子生,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式辛酉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登戊辰科三甲第一名進士。即授翰林院檢討,正德五年(1510年),受劉瑾同黨、侍讀焦黃中牽連,出為嘉定州判官。升四川潼川州知州。正德十年(1515年),胡纘宗入為南京吏部員外郎,歷官驗封司郎中。正德十四年(1519年),出為安慶府知府。嘉靖三年(1524年),改蘇州府知府。嘉靖四年(1525年),經(jīng)都御史吳廷舉舉薦,升任按察使,同年經(jīng)巡按直隸御史朱實舉薦,升兵備副使。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升山東左參政,八年二月考察調(diào)用。復(fù)除山西左參政,十一年三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四月丁父憂歸。服除,再升河南左布政使,十五年十二月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十七年六月改任總理河道都御史,因治河有功,十八年轉(zhuǎn)河南巡撫,同年十二月以火燔公署并毀符驗敕書,黜職閑住。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胡纘宗為仇家河間人王聯(lián)告發(fā)所作迎駕詩有“穆天八駿空飛電,湘行英皇淚不磨”之句,有詛謗皇帝之意,被逮到京師拷問,被杖四十,削籍為民。歸鄉(xiāng)后,筑可泉寺著書。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卒于家。

人物簡介

維基
郝世家,字道傳,號瓠中,陜西三原人,進士出身。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舉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進士,官裕州知州,歷升江西左參議、四川按察司副使、四川布政司左參政。

人物簡介

維基
章槩(1465年—16世紀—?年),字世衡,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由國子生中式戊午科(1498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年四十四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一名,第二甲第七十四名進士。冬十月授南京陜西道試御史。十二年升夔州府知府,十三年冬十月考察,坐不謹,令冠帶閑住。
何炌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何炌,字明世,湖廣武昌府江夏縣人,匠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一十六名進士。
馮世昌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馮世昌,字□,河南獲嘉縣人,寧山衛(wèi)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二百三十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進士。
周震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周震,字世亨,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五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二十一名進士。

人物簡介

寒岡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成世昌。辛丑生。字蕃仲。號遁齋。受業(yè)于(鄭寒岡逑)先生之門。中辛酉司馬試。丁卯。及第。即授弘文正字。以直提學(xué)拜承旨。是時。上雅尚儒術(shù)。登進名賢。舊臣側(cè)目傍伺。公見幾憂危。嘗與沖庵,陰崖最相善。每以鋒穎太銳為戒。己卯春。調(diào)疾于坡州別業(yè)。乃欲避其禍也。及庚辰。以散班家居。沈貞意其與清流異趣。造公第啖擬諫長。公恐其浼己。乃曰。庸駑豈堪其職。但前日國家罪白面書生。實涉暗昧。而北門密啟者。不正之甚。有言責者雖在已往。當直諫以糾其失也。貞色變遽起。以是大忤時宰。及南袞死。鄭文翼公復(fù)相。戊子。有調(diào)停己卯人之議。亞判銓曹。是后。金安老倡輔東宮。假抑沈貞。實濟其奸。而人莫敢議之。公以副提學(xué)。乃奮然曰。安老之為人。余所深知。今若得志。必將誤國。率同僚劾之。大諫權(quán)輗,大憲金謹思。聽安老陰囑。反誣公黨附沈貞。構(gòu)陷非情。請寘重典。命鞫問。公怵于殞命。竟就誣服。遂竄平海。及安老伏辜。乃昭還。乙巳。拜右相。奉使如京。李芑等又深疾之。誣與柳灌等謀不軌。俟事未還。竄長淵。尋卒。嘗在謫所。聞陰崖下世。懷慕不已。乃題詩曰。百疾千愁總到身。存亡感慨亦相因。遙聞云路多新輩。每見秋山葬故人。無復(fù)舊交思道義。敢期前席為敷陳。雖存人世終何益。泉路皆歸昔日親。今上丁卯。追雪復(fù)官職。孫子濟。官至司藝。曾孫惇。亦登文科。行狀曰。天資英偉。不拘營生。學(xué)識超邁。文章典雅。久在詞苑及掌文衡。為多士所矜式。音律書畫。莫不精曉。筆法亦妙。時稱三絕。

人物簡介

維基
牛鸞(1481年—1556年),字鳴世,號竹坡,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人。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八十九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聯(lián)捷戊辰科會試十七名,三甲一百七十四名進士。初任山東鉅野縣知縣,又改益都縣。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爆發(fā)劉六劉七起義,席捲多省。牛鸞禦敵有功,破格提升為兵備僉事。正德九年六月奉命巡察海道仍帶管青州兵備,十一年六月被巡按御史張羽彈劾,被降一級。后歷任太原府同知,十六年正月升山西按察司僉事,嘉靖元年(1522年)十二月添注山東僉事,令其軍前督兵剿賊,時流賊猖獗,都御史李瓚薦鸞在山西時勇略過人,因有是命。三年四月升本司副使,整飭青州兵備如故。七年六月率山東槍兵,調(diào)往山西潞城圍剿青羊山賊陳卿等群寇。八年十月以冒費軍餉被劾,念其平賊功,姑降一級為右參議。十二年二月以薦起為陜西右參議,七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其墓碑至今尚存,現(xiàn)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穆世杰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涇陽人,字文英。正德六年進士。明《春秋》,通法律。官江西樂安知縣,參預(yù)鎮(zhèn)壓姚源洞農(nóng)民起義。
維基
穆世杰,字文英,陜西西安府涇陽縣人,民籍。陜西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三百四十五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七名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