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道行(1536年—?),字名世,一字達甫,號虛庵,山東濟南府濱州人,軍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九十八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名進士。八年授刑部湖廣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出為長沙府知府。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升山西參政,二十六年五月升河南按察使,再升山西右布政使,二十七年十二月加太仆寺卿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536—1588 【介紹】: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敬美,號麟洲。王世貞弟。嘉靖三十八年進士,以父喪歸鄉(xiāng),久之除南儀制主事,出為江西參議,陜西、福建提學(xué)副使,擢南京太常少卿。好學(xué)善詩文,名亞其兄,人稱小美。有《王奉常集》、《藝圃擷馀》、《窺天外乘》、《閩部疏》、《三郡圖說》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敬美,世貞弟,嘉靖己未進士,除禮部主事歷陜西福建提學(xué)副使升行太常少卿有奉常集維基
王世懋(1536年—1588年),字敬美,號麟洲,又號損齋,或曰墻東生。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市)人。南京刑部尚書、史學(xué)家王世貞之弟。自幼好學(xué),善于詩文,才氣亞于其兄。李攀龍、汪道昆輩稱為“少美”?!端膸烊珪偰刻嵋分^其“能不為黨同伐異之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舉戊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聯(lián)捷己未科三甲進士。歷任南京禮部主事,陜西、福建提學(xué)副使,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其父王忬為嚴嵩所冤殺,兄弟二人相泣號慟,持喪而歸。隆慶元年(1567年)王氏兄弟進京訟父冤,為其父平反。萬歷十六年(1588年)病卒?!?a target='_blank'>明史》附其傳于王世貞傳后。
人物簡介
王世能(1536年—?),字子才,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第七十二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六十六名,二甲第六十名進士。歷官青州府知府,十一年二月升河?xùn)|鹽運使。
人物簡介
趙世勛(1536年—?),字光遠,陜西綏德衛(wèi)人,官籍。陜西鄉(xiāng)試第十八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五十三名,三甲第二百七十一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萬歷三年(1575年)七月選授兵科給事中,八年正月升四川僉事,四月調(diào)補河南。
人物簡介
唐本堯(1537年—?),字世承,號純宇,直隸松江府上??h灶籍華亭縣人。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八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五十二名,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進士。授金溪縣知縣,萬歷五年(1577年)七月選授湖廣道試御史,奉命巡視十庫,七年二月以年例升浙江僉事,九年七月升本省右參議,十一年六月升江西副使,官至貴州參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西偏頭關(guān)人,字伯修。隆慶二年進士,授南陽知縣。有膂力,知兵善騎射,累遷為西寧兵備僉事。御韃靼屢捷。后倭寇朝鮮,議設(shè)海防巡撫。以世德為都察院僉都御史經(jīng)理朝鮮,敗倭兵。特命總督薊遼。治政以寬大簡重、息兵寧人為務(wù)。卒于官。有《海防奏議》。
人物簡介
董世彥(?—1578年),字子才,號右坡,河南開封府鈞州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八十四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直隸??h知縣,歷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出為山西副使,歷升浙江參政、山西按察使。萬歷即位,隆慶六年七月升山西右布政使,萬歷二年正月升本司左布政,三年七月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帶兵平沙麻之亂,修筑長城千余里。五年九月又任兵部右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韃靼首領(lǐng)俺答率眾往西海迎佛經(jīng),董世彥聞訊,親率兵馬兼程趕往皋蘭,提防俺答軍侵擾。回鎮(zhèn)一日后卒。六年十二月賜祭葬。
人物簡介
【生卒】:?—1618 【介紹】: 明山東歷城人,字象賢,號南渚。隆慶五年進士。萬歷初授南京兵部主事。請廣取士之額、緩催科、開言路。張居正欲重罪之,因吏部尚書王國光勸,出為楚府右長史,復(fù)坐以事,落職歸。居正死,起戶部郎中,累遷戶部尚書,兼署吏部,推舉無所私。后因故被劾,遂杜門乞去。家居七年卒。維基
趙世卿(1538年—1615年),字象賢,號蘭渚,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人,隆慶辛未進士,萬歷間官至戶部尚書。嘉靖甲子(1564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十四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九十六名,三甲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萬歷初年,張居正當國,以嚴治政,州縣學(xué)取士不得超過十五人;布政使、按察使司以下的官吏,即便公事也禁乘驛馬;死刑年有定額;征賦以九分為標準,如不及格有關(guān)部門要受罰;又屢次重責(zé)議論事情的人。趙世卿上奏糾正當時的五件重要的事。請求擴大取士的名額,放寬驛車的禁例,減少處死刑罰,延緩對科稅的催征,而最后極力疏論應(yīng)該廣開言路。因此得罪張居正,被調(diào)出京城,擔(dān)任楚府長吏。第二年的京官考核,又以不謹慎為名,撤職回鄉(xiāng)。張居正死后,趙世卿再次起用,萬歷十二年(1584年),任禮部儀制司郎中。萬歷十三年,任光祿寺少卿。萬歷十五年,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后擔(dān)任通政使司右通政、左通政。萬歷十六年,任光祿寺卿。萬歷十七年,任太常寺卿。萬歷二十年,任順天府府尹、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兼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提督軍務(wù)。萬歷二十一年,調(diào)任戶部右侍郎,督理倉場。趙世卿工于心計,凡是他所上奏的事,都斟酌分寸,軍務(wù)國政有賴于此。戶部尚書陳蕖有病,侍郎張養(yǎng)蒙避身不負責(zé)事務(wù),皇帝惱怒,將他們一起罷免,而提拔趙世卿任尚書。趙世卿為人重節(jié)操,為官盡職守,深得皇帝倚重。吏部尚書空缺,曾派他兼任,推舉官員,毫無私心。只是楚王府宗族的人與楚王相互攻擊,趙世卿極力稱楚王不是偽王,與沈一貫觀點相一致。李廷機輔佐朝政,趙世卿極力推舉他,結(jié)果被朝廷大臣懷疑結(jié)黨,先后為給事中杜士全、鄧云霄、何士晉、胡忻,御史蘇為霖、馬孟禎等人彈劾,趙世卿便閉門在家請求去職。他上書十多次,皇帝沒有答復(fù)。萬歷三十八年秋,趙世卿就上疏出城等候命令。第二年十月,索性乘車徑直離去,朝臣上報,萬歷帝亦沒有怪罪。家居住七年卒,贈太子少保。
人物簡介
洪邦光(1539年—?),字世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軍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百十三名,二甲第二十三名進士。歷官云南府知府,萬歷十年(1582年)十一月升貴州副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饒州府德興人,字延之,號無功。萬歷十七年進士。官至尚寶司卿。從耿定向?qū)W,為耿門高弟。有《祝子小言》、《環(huán)碧齋詩集》及尺牘。維基
祝世祿(1540年—1611年),字延之,又字無功,號石林,江西饒州府德興縣人。進士出身。年二十五,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十四年丙戌(1586年)任黃陂縣學(xué)教諭,十七年(1589年)己丑成進士,初授休寧縣知縣,有兄弟訟十馀年不解者,世祿曰:「此未可曲直折也。」乃系以鋃鐺,而坐之獄,令朝夕同起臥,久之,遂兄弟如初。萬歷二十三年乙未(1595年),及選南吏垣,與潘去華、王德孺同為耿定向門人。時礦稅起,留都兩廠監(jiān)駐徽寧,焰張甚,欲令二千石以下庭謁之。世祿取《儀注刪定》為平交禮,九載考滿,升南京尚寶司卿,京察降調(diào),卒。世祿工詩,善草書,談理獨抒心得,人人解頤,故講學(xué)之士尤思之。萬歷三十九年辛亥卒,享年七十二。
人物簡介
劉世賞(1537年—?年),字功甫,四川重慶府巴縣人。劉世賞祖上四世皆為進士,曾祖劉春官至禮部尚書。世賞自年少作文即不同凡響,舉四川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進士。五年(1571年)九月選授山東道試監(jiān)察御史,六年六月升任山東按察司僉事,萬歷三年(1575年)十一月升轉(zhuǎn)貴州右參議,六年三月升廣東副使,管理練兵兼督海防,八年七月改任廣西副使,九年五月升浙江左參政,十二年二月升河南按察使,十四年正月升河南右布政使,十六年二月官至湖廣左布政使。為官二十馀年,清慎如一。
人物簡介
齊世臣(1541年—?),字惟良,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隆慶五年(1571年),聯(lián)捷辛未科三甲第七十一名進士。授香山縣知縣,五年閏八月考選官禮科給事中,七年五月升刑科右,八年二月升刑科左。十一年十二月復(fù)除禮科左,十二年三月升吏科都,十四年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
人物簡介
侯世卿(1542年—?),字國輔,直隸真定府晉州武強縣人,民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九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十六名,三甲第十五名進士。三年任開封府推官,歷官戶部主事,萬歷八年(1580年)五月奉命管理淮安府常盈倉。升郎中,十二年十二月出為山西副使,十五年十一月升本省左參政,升湖廣按察使,二十年四月升云南右布政使,十一月因病致仕。
人物簡介
吳之彥(1542年—1593年),字世美,直隸蘇州府太倉府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八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五十八名,三甲第二百七十八名進士。授中書舍人,選授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五年巡按福建。萬歷九年(1581年)七月起補河南道御史,十年二月升山東武德兵備僉事。其子監(jiān)生吳鎮(zhèn)曾與吏部侍郎趙用賢之女定婚,趙用賢得罪張居正被廷杖革職為民,吳之彥為御史巡按福建,便道回鄉(xiāng),遂與用賢斷絕婚姻。張居正死后,吳之彥外放山東僉事,趙用賢恢復(fù)官職,赴京時路過德州,之彥具書儀悔罪,用賢不受,回書絕交。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用賢升吏部侍郎,之彥始令其子告爭。
人物簡介
【生卒】:?—1582 【介紹】: 亦作塔石,又作他失或塔失。明建州女真首領(lǐng)之一。努爾哈赤之父。清朝追尊為顯祖宣皇帝。萬歷十一年,隨父覺昌安至阿臺之古埒寨。時城為明孛成梁軍圍攻。城破,與父均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