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11—1672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太倉人,字道威,號剛齋,晚號桴亭。明諸生。劉宗周弟子。入清,不應(yīng)科舉。學(xué)問廣博,天文地理,禮樂農(nóng)桑、河渠貢賦、戰(zhàn)陣刑法,無所不通。又精技擊,從石敬巖受槍法。有《思辨錄》、《三吳水利志》、《桴亭先生詩文集》等。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一
陸世儀,字道威,號剛齋,又號桴亭,太倉人。明諸生。門人私謚尊道先生,亦曰文潛先生。從祀孔廟。有《桴亭集》。
人物簡介
黃日昌(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世文,號源簡,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萬歷四十年(1612年)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到江西九江徵稅,禁止官員私下挾帶并清理耗費;歷官員外郎、郎中,出為廣東潮州府知府,在任期間吏治清明,嚴(yán)厲管理鹽運使、杜絕私制,不畏權(quán)勢,得當(dāng)?shù)厝嗣窳㈧艏漓?。此后,黃日昌改任遷河南副使,因抵擋流寇有功轉(zhuǎn)為山東參政,治理兵務(wù)和河防都有成績,升廣東按察使,很快告假歸鄉(xiāng)。再起為廣東左布政使,管理糧儲兼兵巡驛傳,政事井井有條;隆武帝即位,擢任他為戶部右侍郎,永歷帝時再升為刑部尚書,不久告休回鄉(xiāng)。卒年六十九。
人物簡介
陳世杰(?—17世紀(jì)),字忝生,廣東廣州府南??h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禎六年癸酉科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戶部觀政,授中書舍人。隆武帝繼位,改任編修。忠誠危急,陳世杰以虔危未解除,廣東難支援,上疏陳斟酌四件事,獲隆武帝嘉獎。廣東失陷,陳世杰投降清朝,侯來跟隨李成棟反正。永歷二年(1648年),朝廷任命他和蔡之俊為左右春坊;次年(1649年)擢任他為左庶子,與蔡之俊共同負(fù)責(zé)經(jīng)筵進講。他個性耿直,不以才能著名,很快升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代行祭酒事務(wù);又見時事日非,于是以病辭官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劉世杰,北直隸河間府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末科進士,入清,官至山東僉事。明朝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進士。明亡仕清,順治元年(1644年),授兵部武選司主事,次年,升任陜西按察使司僉事,歷官刑部河南司郎中。順治十五年,升任山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守沂州兵備道。
人物簡介
李世鎬,字西京,山東萊州府膠州人。進士出身。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登進士,官工部主事。二十八歲時,卒于省親途中。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鳳陽府人,字太古。國子監(jiān)生。能詩而不茍作。善圍棋。有《谷中集》。人物簡介
盛鳴世,字太古,安徽鳳陽人,明崇禎國子監(jiān)生,順治時隱居。
人物簡介
葛世振(1614年—1682年),字仞上,號同果,浙江鄞縣人,榜眼及第。崇禎十三年(1640年),登一甲第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充日講官。不久請假歸省。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思宗自盡,葛世振遂不再出仕。清康熙十年(1671年),浙江巡撫范承謨舉薦,康熙帝連續(xù)兩次下詔請用,葛世振均謝絕。
人物簡介
【生卒】:1615—1684 【介紹】: 清僧。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俗姓徐,名繼恩,字世臣,別字逸亭,又號俍亭。崇禎十五年副貢。曾以抨擊馬士英獲罪。明亡后隱居,四十七歲出家為僧,居云溪寺。有《逸亭易論》等。
人物簡介
單世德(1615年8月1日—?),字爾達(dá),南直隸巢縣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禎十五年壬午科第160名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聯(lián)捷癸未科禮記房會試第328名,殿試三甲第210名,兵部觀政,次年授浙江永康縣知縣,調(diào)金華縣知縣。
人物簡介
荊世爵(1621年3月16日—17世紀(jì)),字希古,號從修 ,山西平陽府蒲州猗氏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荊世爵是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舉人,次年(1640年)聯(lián)捷進士,任山東諸城知縣,轉(zhuǎn)臨清知州。明亡仕清,補大理寺寺副、右寺正,案件復(fù)審詳細(xì)謹(jǐn)慎,辦公干練。順治十六年七月升任浙江巡海道備兵寧紹,調(diào)派數(shù)萬士兵、督造大小戰(zhàn)船應(yīng)付海寇,并因剿滅舟山魯王朱以海朝有功,十七年十一月遷任河南布政司參議,兼管河道副使,任內(nèi)督工修筑堤壩,盛夏暑雨間不停巡視,不久因病辭官。
人物簡介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biāo)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于《鶴汀集》之中?!耳Q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游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志·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钒耸祝?a target='_blank'>明詩紀(jì)事》六首?!耳Q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617—1682 【介紹】: 明末清初前藏窮結(jié)人,本名阿旺羅桑嘉措,又譯作阿旺羅布藏嘉木錯。西藏喇嘛教格魯派(黃教)首領(lǐng)。明天啟二年,被迎入拉薩哲蚌寺,拜班禪四世為師。崇禎間,與四世班禪憑借青海蒙古固始汗兵入藏,推翻噶舉派統(tǒng)治,建立格魯派“政教合一”的地方封建政權(quán)。清順治九年赴京朝覲,受“西天大善自在佛領(lǐng)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dá)賴?yán)铩狈馓柤敖饍越鹩?,確立了達(dá)賴?yán)锵到y(tǒng)在西藏的政教地位。有《西藏王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