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東都令


《太平御覽》卷二百六十九〈職官部六十七·酷令長〉~386~
《東觀漢記》:「董宣為洛陽令,擊持豪強(qiáng),在縣五年,七十四卒官。詔遣使者臨視,唯布被覆尸,妻子對哭,家無馀財(cái)。上嘆曰:『董宣死乃知貧耳!』」
典故
東都外
 
東門歸路

相關(guān)人物
疏廣


《漢書》卷七十一《東都外》
「即日父子俱移病。滿三月賜告,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shè)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shù)百兩,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谷龂?。蘇林注:「長安東郭門也?!?/span>

《國語辭典》:東都(東都)  拼音:dōng dū
位于東邊的都城。如漢朝的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漢語大詞典》:東都門(東都門)
漢 代 長安 城東門之一,即 宣平門 。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東出北頭第一門曰 宣平門 ,民間所謂 東都門 ……又 疏廣 太傅、 受 少傅,上疏乞骸歸,公卿大夫?yàn)樵O(shè)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即此門也?!?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羣公祖二 疎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太平多歡娛,飛蓋 東都門 。”
《漢語大詞典》:東都門(東都門)
漢 代 長安 城東門之一,即 宣平門 。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東出北頭第一門曰 宣平門 ,民間所謂 東都門 ……又 疏廣 太傅、 受 少傅,上疏乞骸歸,公卿大夫?yàn)樵O(shè)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即此門也?!?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羣公祖二 疎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太平多歡娛,飛蓋 東都門 ?!?/div>
《國語辭典》:關(guān)東都督府(關(guān)東都督府)  拼音:guān dōng dū dū fǔ
日本于日俄戰(zhàn)爭后,在南滿所設(shè)立的政治機(jī)關(guān)。與南滿鐵道會社及關(guān)東軍司令部同為日本侵略東北的機(jī)構(gòu)。
《分類字錦》:掛冕東都(掛冕東都)
南史隱逸傳論: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澗清潭,翻成麗矚。掛冕東都,夫何難之有。
分類:
《分類字錦》:掛東都門(掛東都門)
后漢書逄萌傳:王莽殺其子宇,萌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韻府拾遺 陌韻》:東都門額(東都門額)
高僧傳:隋僧脫善正書,筆管粗如臂,可長三尺。東都門額,皆脫所題,隨意賦筆,更不修飾。
《國語辭典》:東郊(東郊)  拼音:dōng jiāo
東方的郊野?!段倪x。班固。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渭洞河汎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
《國語辭典》:成周  拼音:chéng zhōu
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縣東北。西周的東都洛邑,平王東遷為國都,戰(zhàn)國時(shí)改名為洛陽。
《漢語大詞典》:三都
(1).三個(gè)都城。 春秋 魯 三 桓 執(zhí)政,皆建城擬于國都, 季孫 之 費(fèi) 、 孟孫 之 成 、 叔孫 之 郈 ,稱三都。左傳·定公十二年:“ 仲由 為 季氏 宰,將墮三都?!?杜預(yù) 注:“三都, 費(fèi) 、 郈 、 成 也。”
(2).三個(gè)都城。指 戰(zhàn)國 趙 、 衛(wèi) 、 魏 三國的都城。呂氏春秋·無義:“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高誘 注:“三都, 趙 、 衛(wèi) 、 魏 ?!?br />(3).三個(gè)都城。 東漢 稱 雒陽 為東都, 長安 為西都, 宛 為南都,合稱三都。
(4).三個(gè)都城。指 三國 時(shí)的 蜀 都 成都 、 吳 都 建業(yè) 、 魏 都 鄴 。《文選·謝靈運(yùn)〈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吳 、 魏 也?!?br />(5).三個(gè)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廣都 、 新都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廣都 、 新都 為三都,號名城?!?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縣 , 蜀 有三都,謂 成都 、 廣都 ,此其一焉?!?br />(6).三個(gè)都城。 唐 都 長安 , 顯慶 二年(657年)建 洛陽 為東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晉陽 為北都,與 長安 合稱三都。
(7).指 晉 左思 所著《三都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左思 奇才,業(yè)深覃思,盡鋭於《三都》,拔萃於《詠史》,無遺力矣。” 唐 齊己 《移居》詩:“欲問存思搜抉妙,幾聯(lián)詩許敵《三都》?!?明 沈鯨 《雙珠記·假恩圖色》:“失意賦《三都》,駐足將軍樹?!?清 彭極 《得爰琴兄都門信》詩:“牀頭寶劍泣魚腸,賦就《三都》價(jià)未償?!?br />(8).三種山都。山都,動物名,狒狒類中最大的一種。舊時(shí)傳說以山都為居于大樹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樓有感》詩之四:“親心萬里苦相關(guān)?!痹ⅲ骸?汀 ( 福建 長汀 )治初造,砍大樹千餘。其樹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種:下曰豬都,中曰人者,其高者為鳥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婦自為配偶。豬都皆身如豬;鳥都人首能言,聞其聲不見其形;人都或時(shí)見形。當(dāng)伐木時(shí),有術(shù)者 周元大 能禹步為厲術(shù),以左合赤索圍木而砍之。樹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執(zhí)而煮之於鑊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東國(東國)
(1).東方之國。上古指 齊 、 魯 、 徐夷 等國。國語·吳語:“昔 楚靈王 不君……踰諸 夏 而圖東國?!?韋昭 注:“東國, 徐夷 吳 越 ?!?span id="xuiwkbc" class="book">《史記·孟嘗君列傳》:“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東國以與 齊 ,而 秦 出 楚懷王 以為和?!?張守節(jié) 正義:“東國, 齊 、 徐夷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陸機(jī)〈演連珠〉》:“是以三卿世及,東國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軌,西京有陵夷之運(yùn)?!?李善 注:“東國,謂 魯 也?!苯嘀?中國 以東的 日本 、 朝鮮 等國。 清 王韜 《〈三島中洲文集〉序》:“東國於二十年間維新建治,政令一更?!?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八·朝鮮采風(fēng)錄:“命一等侍衛(wèi) 狼曋 ,頒 孝昭皇后 尊謚于 朝鮮 ,因令采東國詩歸奏?!?br />(2).東部地區(qū)。 春秋 時(shí)指 楚國 東部的 鍾離 、 巢 、 州來 等地。左傳·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來 。東國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罷 賴 之師?!?楊伯峻 注:“ 楚 以東部地區(qū)為東國, 鐘離 、 巢 、 州來 以及 賴 皆東國地邑?!?br />(3).指東都 洛陽 。國,都城。書·康誥:“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國 洛 。” 三國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xùn)|國,泫涕常流連?!?唐 盧照鄰 《秋霖賦》:“別有東國儒生,西都才客?!?明 何景明 《寡婦賦》:“從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轍東國,逾 河 梁兮?!?br />(4).猶東方。指 亞洲 。一說,指 中國 。 毛澤東 《念奴嬌·昆侖》詞:“一截遺 歐 ,一截贈 美 ,一截還東國。”
《漢語大詞典》:東臺(東臺)
(1).官署名。 唐 高宗 時(shí)曾改門下省為東臺,后因以沿稱門下省。新唐書·百官志二:“ 龍朔 二年,改門下省曰東臺?!?span id="nabfo0m" class="book">《新唐書·張文瓘傳》:“ 乾封 二年,遷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遂與 勣 同為宰相。” 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給事省宿》:“朔野按行猶爵躍,東臺瞑坐覺烏飛?!?br />(2). 唐 時(shí)東都御史臺的省稱。 唐 趙璘 因話錄·徵:“ 武后 朝,御史臺有左右肅政之號,當(dāng)時(shí)亦謂之左臺、右臺,則憲府未曾有東西臺之稱。惟俗間呼在京為西臺, 東都 為東臺。” 唐 白居易 《代書一百韻寄微之》:“南國人無怨,東臺吏不欺?!弊宰ⅲ骸?微之 使 東川 ,奏冤八十餘家,詔從而平之,因分司 東都 ?!?/div>
《漢語大詞典》:居守
(1).留置守護(hù)。左傳·成公十六年:“ 韓厥 將下軍, 郤至 佐新軍, 荀罃 居守?!?明 李東陽 《重修季子廟記》:“刑部尚書 白公 昂 嘗讀書其間,慨其敝陋,謂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br />(2).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時(shí),重臣鎮(zhèn)守京都或行部。 漢 荀悅 《漢紀(jì)·景帝紀(jì)》:“ 晁錯(cuò) 議,欲令上自將兵,身留居守。”新唐書·輔公祏傳:“六年, 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fù)令 雄誕 握兵副之?!?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顧鼎臣 ﹞奉勅居守,尋歿於位。” 清 唐甄 潛書·誨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取決,如 伊尹 、 周公 之?dāng)z,此 慎 之所不如也?!?br />(3).官名。留守的別稱。 唐 韓愈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自居守 河南 尹以及百事之執(zhí)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而處焉?”按,此“居守”謂 東都 留守 鄭馀慶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公直:“既發(fā)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羣吏乃反接,送于居守?!?br />(4).猶守成。 明 李東陽 《張秋》詩:“創(chuàng)業(yè)固不易,居守乃其常?!?/div>
《漢語大詞典》:東洛(東洛)
指 洛陽 。 漢 唐 時(shí)以 洛陽 為東都,故稱。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求官去 東洛 ,犯雪過 西華 。”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王元啟 曰:“公于 貞元 十六年冬及明年冬,自 洛 再往京師?!?宋 唐庚 《有所嘆》詩之一:“近逃臺鼎居 東洛 ,聞道衣冠滿北軍。”參見“ 東都 ”。
分類:洛陽東都
《國語辭典》:東都(東都)  拼音:dōng dū
位于東邊的都城。如漢朝的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