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41 【介紹】: 宋湖州德清人,字行之。以父任知歙縣。累遷梓州路轉運副使,招補兵籍,筑城二十余里。以忤王黼,罷去。久之,起提點京東刑獄,改江西轉運副使。高宗即位,知溫州。帝東幸,知原由海道轉粟及金繒十余萬,召見稱獎。官至徽猷閣待制、知臨安府,奉祠卒。全宋文·卷三○五四
盧知原(?——一一四一),字行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任知歙縣,政和中累遷至梓州路轉運副使。宣和中罷去,久之起提點京東刑獄,改江西轉運副使。進直秘閣,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升秘閣修撰,提舉河北。高宗即位,復龍圖閣、知溫州。建炎四年,擢右文殿修撰、管內安撫使。紹興元年,召為添差兩浙轉運使。罷,提舉江州太平觀。改徽猷閣待制、知臨安府,復以舊職奉祠。紹興十一年卒。《宋史》卷三七七有傳。
人物簡介
趙子潚(一一○一~一一六六),字清卿,號澹庵,太祖六世孫?;兆谛土辏ㄒ灰欢模┻M士,調真州司法參軍,改衢州推官。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為兩浙路轉運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二十九年,知臨安府(《乾道臨安志》卷三)。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為沿海制置使,歷知明州、福州、泉州。乾道二年卒于官,年六十六。事見《歷朝上虞詩集》卷三,《宋史》卷二四七有傳。今錄詩十二首。全宋文·卷四二九五
趙子潚(一一○二——一一六七),字清卿,秦康惠王后,令奧子。宣和六年進士,調儀真掾。為衢州推官,兼安撫司機密文書。歷州郡,除少監(jiān),升吏部郎中,任戶部郎、總領江淮軍馬錢糧。除直秘閣,江淮轉運副使。又直敷文閣,兩知臨安。尋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進龍圖閣,移鎮(zhèn)福州,又知泉州。乾道三年卒,年六十六。見胡銓《龍圖閣學士贈少傅趙公墓志銘》(《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四)。
人物簡介
【生卒】:1102—1164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茂實。少從張九成學。高宗紹興五年省試第一,除秘書省正字。上疏請獎忠讜、戒濫進、惜民力、作士氣,時方議休兵,罷為閬州教授。后召為秘書丞,遷監(jiān)察御史。請補外,知興化軍,終知嚴州。有《尚書解》、《禮記講義》、《梅窗雜著》。全宋文·卷四二九八
樊光遠(一一○二——一一六四),字茂實,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從張九成學,紹興五年省試第一,遂中進士第,調秀州海鹽縣主簿。歷秘書省正字,罷為閬州教授。召為秘書丞,除監(jiān)察御史,遷工部員外郎。補外知興化軍,除福建路提點刑獄,徙知嚴州。隆興二年卒,年六十三。見汪應辰《文定集》卷二二《吏部郎樊茂實墓志銘》。
人物簡介
【生卒】:1103—1175 【介紹】: 宋開封人,南渡后居寧國太平,字仁甫。呂夷簡從曾孫。徽宗宣和七年進士。屢辟主管機宜文字。歷知德安縣,招輯流亡,建學舍以教其子弟。累除權禮部侍郎,凡內禪典禮前未有者,多所訂正。官終知池州、徽州。全宋文·卷四三四七
呂廣問(一一○三——一一七五),字仁甫,宣州太平(今安徽太平東)人。年二十,貢太學。宣和七年進士,授宣州士曹掾,改司理參軍,調徽州婺源縣主簿。入權邦彥、李光幕府。光南遷,罷居黃山之隅。后知江州德安縣,通判筠州、虔州。召為禮部員外郎。紹興二十七年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移浙西路,遷本路提點刑獄兼權湖州。除直秘閣、兩浙路轉運副使。遷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拜起居郎,除權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出知池州,以病移徽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見《南澗甲乙稿》卷二○《呂公墓志銘》。
人物簡介
【生卒】:?—1144 【介紹】: 宋湖州歸安人,字無虞。劉一止從弟?;兆谛烷g進士。高宗建炎初為兩浙轉運判官。苗劉之變,力勸呂頤誥、劉光世勤王,且具軍需以佐。紹興間累官至吏部侍郎,奉祠卒。有《教忠堂類稿》。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劉無極,字晞顏,《墨莊漫錄》卷六作希顏,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M士。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提舉兩浙路市舶(《宋公要輯稿》職官四四之一三)。官終尚書郎。嘗與蘇庠唱和。事見《嘉定鎮(zhèn)江志》卷一九。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劉無極,字晞顏,潤州丹徒(今屬江蘇鎮(zhèn)江)人。政和五年登進士第。建炎中提舉兩浙市舶司。紹興初為宗正丞。十一年萬俟卨劾其為孫近之黨,罷屯田員外郎。二十一年嘗充禮部試點檢試卷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四之一三、職官七○之二五、選舉二○之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九、一四四,《嘉定鎮(zhèn)江志》卷一八,《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宋詩紀事》卷三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正仲,號湛然居士?;兆诖笥^三年進士。高宗紹興中由提點浙西刑獄召為秘書少監(jiān),同修《哲宗實錄》。累遷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秦檜欲其使金議地界,許以歸來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議大禮忤意,罷去。尋起知婺州,有治績。請祠歸。卒年六十七。全宋詩
吳表臣,字正仲,晚號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兆诖笥^三年(一一○九)進士。官通州司理參軍。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監(jiān)察御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遷右正言,知信州(同上書卷三九)。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召為司勛員外郎(同上書卷四三),累遷吏部尚書兼侍讀兼資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檜罷。未幾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傳。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吳表臣,字正仲,晚號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登大觀三年進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監(jiān)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紹興初召為司勛郎中,遷左司,二年除左司諫。五年提點浙西刑獄,召試秘書少監(jiān)。七年正月試太常少卿,除中書舍人、給事中、兵部侍郎,徙禮部侍郎兼侍讀,遷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以議大禮忤意罷去,俄起知婺州,復敷文閣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無所忌憚,遂罷。家居數年,卒,年六十七。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太祖六世孫,字公遠。第進士。高宗建炎三年知湖州,時金兵南侵,子嶙率將士御敵,士卒皆感勵死守。事甫定,即罷去。紹興間徙居諸暨智度寺卒。
人物簡介
【生卒】:1108—1172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為文恢博有氣。高宗紹興五年進士。知瑞安縣,縣俗強梗,難治,獨撫以寬。以薦擢監(jiān)察御史。孝宗初歷右正言、左司諫,論時事頗多補益。疏言湯思退奸邪,張浚精忠。罷言職,以直敷文閣知建寧府,除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江東、浙西提刑。思退罷,召為宗正少卿,進給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諫議大夫。后為太子詹事,兼侍講。以疾告老,除敷文閣直學士奉祠。在朝論諫純正,多見嘉納。光宗立,追謚獻肅。全宋詩
陳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彥,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調會稽縣主簿。歷知慈溪、瑞安縣,衢州州學教授。三十一年,入為御史臺檢法官。擢監(jiān)察御史。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遷左司諫。二年,出知建寧府,擢福建路轉運副使,改提點江東路刑獄,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遷給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議、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見《晦庵集》卷九七《陳公行狀》、《周文忠集》卷六六《陳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傳。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陳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彥,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紹興五年進士及第,知瑞安縣。累遷監(jiān)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諫。知建寧府,福建轉運副使,提點江東刑獄,移浙西。召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諫議大夫。進給事中,以敷文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召為太子詹事,兼侍講。未幾,以疾告老,除敷文閣直學士、提舉太平宮。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謚獻肅。見《宋史》卷三八七本傳,《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閣直學士陳公行狀》,《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陳公神道碑》。
人物簡介
【生卒】:1109—1177 【介紹】: 宋杭州臨安人,徙臺州臨海,字處和。錢忱子。以恩補官。高宗紹興間知臨安府,權戶部侍郎兼樞密都承旨,經畫用楮為幣,分為六務,出納有法。孝宗時符離之役戰(zhàn)敗,附湯思退倡和議。為淮東宣諭使,入奏詆張浚主戰(zhàn)。累進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謀相位甚急。后以婿鄧王立為太子,引嫌提舉洞霄宮。起知寧國、紹興府,因籍人財產至六十萬緡,復與祠。卒謚忠肅。有《諸史提要》。全宋詩
錢端禮(一一○九~一一七七),字處和,號松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惟演曾孫。以蔭授官,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監(jiān)登聞鼓院。高宗紹興七年(一一三七)通判明州。十五年,提舉淮東茶鹽,改兩浙轉運判官。十七年,為淮東轉運副使。三十年,除知臨安府,始行會子。孝宗即位,張浚于符離失利,遂劾張浚,參定和議,隆興二年(一一六四)賜同進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除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因其女適皇太子引嫌奉祠。四年,起知寧國府,移紹興府。以貪墨被黜。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有《松窗集》,已佚。事見《攻愧集》卷九二《觀文殿學士錢公行狀》。《宋史》卷三八五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四五七六
錢端禮(一一○九——一一七七),字處和,號松窗,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忱子。紹興間,通判明州,加直秘閣。十五年,為兩浙路轉運判官。歷知婺、衢、撫州,又知臨安府。孝宗立,除戶部侍郎,試兵部尚書,兼戶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隆興二年,以和議成,除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明年罷,除資政殿大學士、提舉萬壽觀。乾道四年起知寧國府,后又知紹興府,進觀文殿學士。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后謚忠肅。著有《諸史提要》(存)、《松窗集》。見樓鑰《攻愧集》卷九二《觀文殿學士錢公行狀》,《宋史》卷三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12—1184 【介紹】: 宋洛陽人,字文叔。以蔭補官。監(jiān)明州大嵩鹽場,遂家鄞縣。累官知臺州,善決獄、理財、遣兵,威名遠聞。擢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以老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