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5—1212 【介紹】: 宋平江常熟人,字仲謙。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知仁和、馀姚、高郵軍及真、常二州,累進集英殿修撰,以寶謨閣待制致仕。為官清苦廉正,常言但求為循吏,不求為健吏。有《燕堂類稿》。
全宋詩
趙公豫(一一三五~一二一二),字仲謙,常熟(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調(diào)無為尉。歷知仁和縣、馀姚縣、高郵軍、真州、常州、提舉浙東常平茶鹽,江東轉(zhuǎn)運副使,官至集英殿修撰,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寧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八。有《燕堂類稿》等,已佚,今存《燕堂詩稿》一卷?!吨匦耷俅ㄖ尽肪戆擞袀?。 趙公豫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燕堂詩稿》為底本。
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趙公豫,字仲謙,宗室,居常熟(今江蘇常熟)。紹興進士,歷知仁和、馀姚、高郵軍及真、常二州。開禧初,提舉武夷山?jīng)_佑觀。見《吳中人物志》卷五,《重修琴川志》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6—1219 【介紹】: 宋越州上虞人,字文授。李光子。六歲時父謫嶺海,奉母居鄉(xiāng),刻志于學(xué)。官楚州司戶參軍,修復(fù)陳公塘,有灌溉之利。累除太府丞,兼考功郎。韓侂胄致意,不可,由是出知江州,復(fù)知處州。歷廣西、浙東提點刑獄,江東、福建提舉常平。以直寶謨閣致仕。博學(xué)多聞,持身甚嚴。有《磐溪詩文稿》、《宏辭類稿》、《左氏說》、《讀史》、《雜志》、《記善》、《記異錄》等。
全宋文·卷五八四四
李孟傳(一一三六——一二一九),字文授,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資政殿學(xué)士光之季子。以父遺表恩累官太府丞,兼考功郎。以不附韓侂胄,出知江州,復(fù)知處州。后歷任江東、福建提舉,廣西、福建、江東、浙東提刑,進直寶謨閣致仕。嘉定十二年卒,年八十四。孟傳剛正有風概,博識多聞,著有《磐溪集》、《宏詞類稿》、《左氏說》、《讀史雜志》、《記善》等書。見《宋史》卷四○一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子云。韓維玄孫。以蔭補將仕郎。歷知天臺縣,悉力規(guī)劃理政,至忘家事,邑境大治。官終直龍圖閣、浙西提刑。與從弟元吉俱以文學(xué)顯。
全宋文·卷四六六九
韓元龍,字子云,其先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徙宣城(今安徽宣城)。元吉從兄。以蔭補將仕郎,為天臺令,司農(nóng)寺丞。隆興、乾道中歷知池州、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淮東總領(lǐng)、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直寶文閣、權(quán)江南東路計度轉(zhuǎn)運副使。見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八,《宋史翼》卷一四,《宋會要輯稿》食貨八之四二、食貨四八之一○、食貨七○之五四、選舉三四之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0—1204 【介紹】: 宋建寧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嚴,號東塘居士。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授溧陽主簿。歷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為吏部尚書兼侍讀。寧宗嘉泰三年,同知樞密院,進參知政事。罷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鎮(zhèn)江府。奉祠致仕。學(xué)問淹博,其疏奏多切時弊,詩文格調(diào)清新。任四川安撫使時,嘗命屬官輯蜀中詩文為《成都文類》。有《東塘集》。
全宋詩
袁說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號東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僑居湖州。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diào)溧陽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國子正、太常寺主簿、樞密院編修官、秘書丞。淳熙間,知池州(《宋會要輯稿》瑞異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提點浙西刑獄改提舉浙西常平茶鹽(《金石補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會要輯稿》食貨七○之八三)。三年,知臨安府(同上書刑法四之九○)。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遷戶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權(quán)戶部尚書。三年,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召為吏部尚書兼侍讀,出知紹興府兼浙東路安撫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樞密院事。三年,遷參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尋加大學(xué)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東塘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事見本集附錄《家傳》?!≡f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詩七卷)為底本。酌?!?a target='_blank'>永樂大典》殘本。館臣漏輯詩十二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一九四
袁說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號東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寓居湖州。登隆興元年進士第。淳熙四年為秘書丞,歷知池州。紹熙中入為侍左郎中,知臨安府。寧宗即位,為戶部侍郎兼侍講。慶元二年出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復(fù)入為吏部尚書,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二年除同知樞密院事。三年,拜參知政事。罷知鎮(zhèn)江府,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致仕。嘉泰四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擇善易解》,《東塘集》。嘗命僚屬纂輯蜀中詩文為《成都文類》五十卷(存)。見《東塘集》附《家傳》,《宋史翼》卷一四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壽卿,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明永樂《樂清縣志》卷七),調(diào)無錫縣丞,知寧德縣,通判臨安府。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秀州(《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一之二七)。十三年,知江州(同上書兵一九之三三)。歷江西、兩浙運判,遷兩浙轉(zhuǎn)運副使。寧宗慶元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見《水心集》卷二一《中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趙公墓志銘》。
全宋文·卷六二六四
趙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壽卿,宗室不尤子。居溫州樂清(今浙江樂清)。乾道二年登進士,為無錫縣丞,擢知寧德縣。淳熙七年通判臨安,九年遷知秀州,以治河功,移知鄂州。十三年知江州、進太府少卿。紹熙五年,以中奉大夫知徽州。慶元二年,除江西運判。以直秘閣為兩浙運副,進直敷文閣。慶元四年卒,年五十八。見葉適《中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趙公墓志銘》(《水心先生文集》卷二一),《宋史》卷二四七《趙善悉傳》,弘治《徽州府志》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趙師變(一一四二——一二○二),字汝一,孝宗同母兄伯圭之長子。初以祖恩補官,調(diào)蕪湖簿。歷臺州、秀州通判,直秘閣。尋知徽州,進直徽猷閣、知湖州。除直龍圖閣,遷浙西提刑,改江東運判。擢秘閣修撰、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加敷文閣待制,轉(zhuǎn)永慶軍承宣使。紹熙元年,侍父入覲,除興寧軍節(jié)度使。寧宗即位,加檢校少保,開府儀同三司。嘉泰二年卒,年六十一,贈少師,追封新安郡王,謚恭榮。見《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一,樓鑰《皇伯祖太師崇憲靖王行狀》(《攻愧集》卷八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3—1226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景初,號竹隱。少從朱熹學(xué)。孝宗隆興元年進士。寧宗慶元初知漳州,創(chuàng)惠民局以濟民病。歷官至左諫議大夫,抗疏十有三,皆軍國大義。左遷權(quán)吏部侍郎,歷知知建寧、鎮(zhèn)江府,全活饑民甚眾。嘉定八年除寶謨閣直學(xué)士致仕。理宗即位,升直學(xué)士,落致仕,尋加寶文閣學(xué)士、龍圖閣學(xué)士。卒謚忠簡。有《竹隱居士集》。
全宋詩
傅伯成(一一四三~一二二六),字景先,其先濟源(今屬河南)人,遷居晉江(今屬福建)。早年從朱熹學(xué)。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diào)連江尉。試中教官科,授明州教授。歷知閩清縣、連江縣。寧宗慶元初,召為將作監(jiān)丞,出知漳州。歷提舉湖北常平茶鹽、成都路提點刑獄。入為工部侍郎,以沮開邊出為湖廣總領(lǐng)。嘉定元年(一二○八)拜左諫議大夫,以不附和史彌遠出知建寧府,移知鎮(zhèn)江府。八年致仕。寶慶二年卒,年八十四。謚忠簡。有《竹隱集》,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七《龍學(xué)竹隱傅公行狀》,《宋史》卷四一五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五
傅伯成(一一四三——一二二六),字景初,號竹隱,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傅察孫。少從朱熹學(xué),登隆興元年進士第,調(diào)連江尉,遷明州教授。歷知閩清、連江縣。寧宗慶元初,召為將作監(jiān),進太府寺丞,出知漳州,復(fù)入為工部侍郎。嘉定初,拜左諫議大夫,權(quán)吏部侍郎,出知建寧、鎮(zhèn)江二府。嘉定八年,除寶謨閣直學(xué)士、通奉大夫致仕。寶慶二年卒,年八十四,端平中謚忠簡。著有《竹隱居士集》三十卷、《奏議》十卷、《耋志》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建興化軍人,字叔云。高宗紹興三十年進士。調(diào)惠州教授。歷官提舉浙西路。奏開運河五十四里,公私稱便。授戶部左曹郎官,孝宗時進戶部尚書。以母喪歸,卒。有詩文集。
全宋文·卷五四一三
薛元鼎,字叔云,興化軍興化(今福建莆田西北)人。第紹興三十年進士,調(diào)惠州教授,累遷國子監(jiān)丞,權(quán)戶部左曹員外郎,除秘書丞,遷軍器少監(jiān)兼太子侍講。淳熙元年兼權(quán)國子司業(yè)。補外,除提舉浙西常平。召除戶部左曹郎中,改戶部尚左郎官。尋除起居郎,遷起居舍人兼太子左諭德,權(quán)給事中,卒。見《中興館閣錄》卷七,《宋會要輯稿》崇儒一之四○、職官七之三○、食貨二八之三、食貨七○之一五一,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八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3—1206 【介紹】: 宋建寧浦城人,字元善。詹慥子。少從朱熹學(xué)。孝宗隆興元年進士。光宗朝,歷提舉浙西常平、太常少卿。密贊趙汝愚定策立寧宗。除太府卿,尋知福州,以論山陵事罷。后知靜江府,減免賦稅,賑糧救災(zāi)。官終司農(nóng)卿。博極群書,疏薦皆當世名士。郡人真德秀早從其游。有《詹元善先生遺集》。
全宋詩
詹體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浦城(今屬福建)人。幼出為伯舅張氏子,后復(fù)本姓。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diào)饒州浮梁尉、泉州晉江丞。召為太學(xué)錄,累遷攝金部郎官。光宗即位,提舉浙西常平,除湖廣總領(lǐng)。召為太常少卿。孝宗卒,因與宰相議葬事不合,退居霅川。寧宗嘉泰中起知靜江府,移知鄂州,復(fù)總湖廣餉事。開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作已佚,清朱秉鑒輯有《詹元善先生遺集》二卷。事見《西山文集》卷四七《詹公行狀》、《清獻集》卷一九《詹體仁傳》,《宋史》卷三九三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三
詹體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初出為伯舅張氏后,后復(fù)詹姓。隆興元年進士,調(diào)饒州浮梁尉,歷晉江丞,召為太學(xué)錄。光宗即位,提舉浙西常平,除戶部郎官、湖廣總領(lǐng),累官太常少卿。寧宗即位,除太府卿,尋直龍圖閣、知福州,歷知靜江府、鄂州,除司農(nóng)卿,再為湖廣總領(lǐng)。開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有《象數(shù)總義》一卷、《歷學(xué)啟蒙》二卷、《莊子解》五卷。見真德秀《司農(nóng)卿湖廣總領(lǐng)詹公行狀》(《真文忠公集》卷四七),葉適《司農(nóng)卿湖廣總領(lǐng)詹公墓志銘》(《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九三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劉孝韙,字正夫。以蔭入仕。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溫州(《宋會要輯稿》食貨六八之二六)。九年,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清乾隆《嘉興府志》卷二五)。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檢正諸房公事。五年,以兵部侍郎為諸路州軍賞法詳定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之六五、一四之一一)。
全宋文·卷五八一六
劉孝韙,字正夫,初以父蔭入仕。乾道二年知溫州,九年以直秘閣為兩浙提舉常平。淳熙元年七月,以職事修舉除直徽猷閣。入朝,歷檢正諸房公事、中書舍人。官至兵部侍郎。見《宋會要輯稿》瑞異三之七、職官一之六五、職官一四之一一、職官六二之一九,《宋詩紀事》卷五六。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陳舉善,字能之,臨海(今浙江臨海)人。中紹興十八年進士第。歷御史臺主簿、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知常、衢二州。淳熙中提舉浙東常平,提點浙西刑獄,為左司郎中、太常少卿,官終秘閣修撰。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一之五三、食貨二八之六、食貨七○之七,《淳熙三山志》卷三三。
姚宗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人,字元仲。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孝宗朝除國子學(xué)錄,輪對上言三事,議論剴切,有古諍臣風。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韓彥質(zhì),延安(今屬陜西)人。世忠第三子(《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七)。高宗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直秘閣(同上書卷一四三)。二十八年,行光祿寺丞(同上書卷一七九)。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知秀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一)。六年,權(quán)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同上書禮二四之九六)。七年,知平江府(《吳郡志》卷一一)。九年,除太府少卿、淮西總領(lǐng)。十年,兼知臨安府。以太中大夫致仕,卒謚敏達(同上書禮五八之九○)。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八二四
韓彥質(zhì),延安府(治今陜西延安)人,世忠次子。歷官右承務(wù)郎、直秘閣、右朝奉郎、直顯謨閣、行光祿寺丞。孝宗時知秀州,權(quán)兩浙運判,歷淮西總領(lǐng)、戶部侍郎、兵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權(quán)工部尚書。以徽猷閣直學(xué)士、太中大夫致仕,卒,贈光祿大夫,謚敏達。見《宋會要輯稿》禮二九之九六、禮五八之八九、食貨一八之一二、食貨五六之六二、食貨六八之八五、職官六二之二一、儀制八之二二,《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
徐本中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八二六
徐本中,出身武官之家。與曾覿善,覿貴幸,薦于孝宗,由小使臣積階至刺史、知閤門事。換文資為右文殿修撰、樞密都承旨。淳熙元年以集英殿修撰除浙西提刑;三年,改除江東轉(zhuǎn)運副使。六年,知秀州,以失舉謫饒州居住;次年復(fù)起為江東運副。奉祠歸,自號歲寒居士。見《宋史》卷五八七《曾覿傳》,《吳郡志》卷七,《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宋史全文》卷二六下,《姑蘇志》卷三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東平人,字渭師。娶歐陽懋女,以懋待制恩補官。孝宗朝以書狀官從范成大使金,擢正言。淳熙中由兩浙轉(zhuǎn)運副使除工部侍郎、知臨安府。坐殿司招兵事而失于彈壓,謫饒州。有《拙庵雜著》及外集。
全宋文·卷五四○八
趙磻老,字渭卿(一作渭師),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居吳江(今江蘇吳江)。以婦翁歐陽懋恩澤補官。紹興三十年任寶應(yīng)縣主簿。以書狀官隨范成大使金,擢右正言。乾道八年知楚州,九年,由戶部員外郎除直秘閣知廬州。淳熙二年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三年知臨安府,四年除秘閣修撰,權(quán)工部侍郎,五年罷,饒州居住。有《拙庵詞》一卷(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一、選舉三四之二九、食貨六四之三四、方域一六之三四,《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姑蘇志》卷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