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馬鈺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海鹽人,字兩如。候選郎中。嘉慶九年浙西水災(zāi),曾繪《煮賑圖》,阮元為之記。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一八
熊士鵬,字兩溟,竟陵人。嘉慶乙丑進士,官武昌教授。有《鵠山小隱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七
閻學(xué)海,字兩帆,昌樂人。嘉慶丁丑進士,官起居注主事。有《研初堂詩》。
黃贊鈞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黃贊鈞(1874~1952),字石衡,又字石崚、參兩,號立三居士、海鶴樓主人。臺北大龍峒人,詩人黃水沛三兄。曾受業(yè)宿儒黃覺民、周鏗鳴、黃謙光等人,十五歲至宜蘭參加童子試,名列第七。日治后,曾執(zhí)教于大龍峒公學(xué)校,明治四十一年(1908)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記者。黃氏熱心宗教活動,于儒教推廣尤積極,曾于大龍峒建「樹人書院」文昌祠,并修筑大龍峒孔廟之梓星門、黌門、泮宮、泮池和萬仞宮墻等。昭和八年至十一年(1933~1936)發(fā)行以勸善為主的刊物《感應(yīng)錄》;昭和十四年(1939)三月,擴充為以儒教為主的《崇圣道德報》,至昭和二十年(1945)一月止,共發(fā)行七十一期。后又刊印《人?;貫憽?。黃氏一生以推展文教、改善社會風(fēng)氣為己任,曾參加「瀛社」、「猗蘭吟社」詩會活動,著有《海鶴樓詩鈔》上下卷、《大同要素》?!紖⒖歼B曉青〈黃贊鈞其人其事其詩〉,《臺北文物》三卷一期,1954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揭韵?lián)刖€文教基金會所藏之《海鶴樓詩鈔》上卷,及《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會雜志》、《臺灣詩報》、《詩報》、《崇圣道德報》、《東寧擊缽吟集》、《瀛海詩集》、《南瀛詩選》等報刊詩集輯錄編校。(翁圣峰 撰)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王蘧常(1890-1989) 字瑗仲,號明兩,別號滌如、甪里翁、玉樹堂主、欣欣老人。嘉興人,生于天津。1919年拜沈曾植為師,習(xí)書法與文史等,曾在暨南大學(xué)任教,1949年在無錫中國文學(xué)院任副院長。1951年入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任教授,后調(diào)哲學(xué)系為教授。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傳記匯注》(與錢萼孫合作)、《江南二仲集》。遺著《秦史稿》。又有《錢衎石年譜》等多種經(jīng)戰(zhàn)亂散佚。有《明兩廬詩》、《續(xù)許氏嘉興府志經(jīng)籍志》、《商史墳典志》、《商史·湯本記》、《禮經(jīng)大義》、《嚴幾道年譜》、《沈寐叟年譜》、《諸子學(xué)派要詮》、《先秦諸子書答問》、《抗兵集》、《國恥詩話》、《梁啟超詩文選注》、《顧亭林詩集匯注》、《顧亭林詩譜》、《顧亭林著述考》、《荀子新傳》、《書法答問》、《明兩廬題跋劫余錄》等。
明兩廬詩·序
予庚申、癸亥間所得詩近千首,多隨手散落,不自惜。后在錫山交吳興錢仲聯(lián)。仲聯(lián),吾黨俊也,最少,能詩,閟不示人,于人少許可,即古人亦侃侃肆譏彈無恕辭,當者少完膚。予憚焉,辟為詩中之商君、韓非子,不敢有所示。一日酒后高睨大談,忽及詩,大相契,窮三日夜未已。自后有作輒相示,示必存稿,每自矜許,雜以詼嘲。予嘗戲誇為王跡所寄,而仲聯(lián)則如無道秦,以其論詩鞠覈少恩,且深閉固拒而自尊也。仲聯(lián)罔肯下,必勝乃已。仲聯(lián)居城北,予在城南,一日不見,如饑渴之不能忍,見則刺刺不可休,臨去猶徘徊焉。予居羊腰道上,常送之,必盡道,道盡而言猶未已。未幾,仲聯(lián)來海上,予亦繼至,喜言考據(jù),于詩幾絕筆,仲聯(lián)亦懶散不多作,皆為事纏。低首十丈紅塵中,意氣都非疇昔矣。然握手必言詩,各言欲劖古人未辟之境,志亢而言大,聞?wù)呓泽@怪撟舌,而予與仲聯(lián)益自憙。仲聯(lián)生平無所嗜,惟嗜讀古今人詩集,三年來所得都三數(shù)大篋,盡讀之,平騭其高下,為詩話十馀萬言,其他尚日出而未有窮也。一日忽語予曰:志終不足副,碌碌于古人藩籬中,何為哉?予亦絕筆矣!予聞而拊掌,既曰:雖然,前時辛苦而僅得之者亦不可以不記也。乃相與收拾叢殘,予得詩凡百三十三首,而仲聯(lián)則倍之,合訂之曰《江南二仲詩》。二仲者,二人皆字仲也。詩未必足存,特以見吾兩人舊時狂態(tài)為不可近也。庚午嘉興王蘧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