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持兩端
兩驛
兩窗
兩已
兩屨
兩渡
兩柱
兩置
兩試
兩畔
兩函
兩帝
兩別
兩涘
兩喜
《國語辭典》:持兩端(持兩端)  拼音:chí liǎng duān
猶豫不決或懷有二心。漢。陸賈《新語。懷慮》:「持兩端者不可以定威?!埂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div>
《駢字類編》:兩驛(兩驛)
唐 白居易 權(quán)攝昭應(yīng)早秋書事寄元拾遺兼呈李司錄 郵傳擁兩驛,簿書堆六曹。
《韻府拾遺 陌韻》:大業(yè)雜記每兩驛置一宮為停頓之所
《駢字類編》:兩窗(兩窗)
宋 楊萬里 夜泊平望終夕不寐三首 其一 不分兩窗窗外月,如何不為別人明。
《韻府拾遺 江韻》:白居易詩清風兩窗竹白露一庭松
《駢字類編》:兩已(兩已)
書:益稷粉米,黼黻絺繡。傳:黻為兩已相背。梅堯臣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詩:我仆寢我?guī)?,相背如兩已?/div>
《駢字類編》:兩屨(兩屨)
宋 方岳 江尉見過 千巖萬壑真仙吏,兩屨一蓑予老農(nóng)。
《駢字類編》:兩渡(兩渡)
明 高啟 送錢塘守 潮來兩渡皆侵岸,日落諸山半入城。
《駢字類編》:兩柱(兩柱)
宋 蘇軾 歐陽晦夫遺接?琴枕,戲作此詩謝之 羽衣鶴氅古仙伯,岌岌兩柱扶霜紈。
分類:兩柱
《駢字類編》:兩置(兩置)
唐書溫庭筠傳:歸江東。令狐绹方鎮(zhèn)淮南。庭筠怨居中時不為助力。過府不肯謁。丐錢揚子院。夜醉。為邏卒擊折其齒。訴于绹。绹為劾吏。吏具道其污行。绹兩置之。
《駢字類編》:兩試(兩試)
宋史選舉志見一補下。
《駢字類編》:兩畔(兩畔)
唐 孟浩然 渡揚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兩畔明。
唐 伊用昌 題茶陵縣門 茶陵一道好長街,兩畔栽柳不栽槐。
《駢字類編》:兩函(兩函)
唐 李翱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 其一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
《漢語大詞典》:兩帝(兩帝)
謂兩個天子并立。 晉 左思 《魏都賦》:“日不雙麗,世不兩帝?!?/div>
分類:并立帝王
《駢字類編》:兩別(兩別)
陳后主 長相思歌 兩見同見月,兩別共春時。
《駢字類編》:兩涘(兩涘)
莊子:兩涘渚涯之間,不辨牛馬。
《漢語大詞典》:兩喜(兩喜)
雙方高興;雙方相悅。莊子·人間世:“夫傳兩喜兩怒之言,天下之難者也。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凡溢之類妄,妄則其信之也莫,莫則傳言者殃。” 王先謙 集解:“宜云兩國君之喜怒。” 宋 蘇轍 《論御試策題札子》之二:“臣聞兩喜必有溢美之言,兩怒必有溢惡之言,喜怒不忘於心,而以議天下之政,必有過甚而不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