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974
典故
65
詞典
1551
分類詞匯
6
佛典
62
其它
290
共1551,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32
33
34
3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兩預
兩獻
兩村
兩營
兩泉
兩渠
兩枚
兩狼
兩解
兩坊
兩表
兩髀
兩信
兩輩
兩庫
《駢字類編》:
兩預(兩預)
宋史選舉志見一補下。
《漢語大詞典》:
兩獻(兩獻)
西漢 河間獻王 劉德 和 東漢 沛獻王 劉輔 的合稱。
《
晉書·文六王傳論
》
:“ 齊王 以兩 獻 之親,弘二 南 之化?!?span id="yqqrt8n" class="book">《
宋書·臨川烈武王劉道規(guī)傳
》:“王神謨獨運,靈武宏發(fā)……固已化被 江 漢 ,勛高 微 管 ,遠猷侔於二 南 ,英雄邁於兩 獻 者矣?!?/div>
分類:
河間獻王
《駢字類編》:
兩村(兩村)
唐 徐夤
酒醒
天暖天寒三月暮,溪南溪北兩村名。
《駢字類編》:
兩營(兩營)
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愿假臣兩營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注:兩營,謂馬賢及趙沖等。二郡,安定、隴西也。
《駢字類編》:
兩泉(兩泉)
蘇軾泂酌亭詩:泂酌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
《駢字類編》:
兩渠(兩渠)
漢書溝洫志:自鄭國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歲。而兒寬奏請穿鑿六輔渠。后十六歲。大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名曰白渠。民歌之曰:田于何所,池湯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后。舉鍤為云,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shù)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言此兩渠饒也。 唐書突厥傳:今潼關之西,隴山之東,鄜坊之南,終南之北,十馀州之地,已數(shù)十萬家。吐蕃綿力薄,材食鮮,藝掘不及中國遠甚。誠能復兩渠之饒,誘農(nóng)夫趣耕,擇險要,繕城壘,屯田蓄力,河隴可復,豈唯自守而已。
《駢字類編》:
兩枚(兩枚)
考工記梓人:注見上。書大禹謨:卜不習吉。傳正義云:周禮有銜枚氏所銜之物,狀如箸。今人數(shù)物云一枚兩枚,則枚是籌之名也。枚卜,謂人人以次歷申卜之,似若枚數(shù)然。
分類:
兩枚
《駢字類編》:
兩狼(兩狼)
唐 杜甫
遣興五首 其二
歸來懸兩狼,門戶有旌節(jié)。
《駢字類編》:
兩解(兩解)
詩序:哀窈窕。箋,哀蓋字之誤也,當為衷。疏:論語云: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注云:哀世夫婦不得此人,不為減傷其哀。此以愛為衷,彼仍以哀為義者,鄭答劉琰云:論語注人間行久,義或宜然,故不復定,以遺后說。是鄭以為疑,故兩解之也。書召誥小序疏:按左傳王孫滿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然則九牧貢金為鼎,故稱九鼎,其實一鼎。按,戰(zhàn)國策:顏率說齊王云:昔武王克啇,遷九鼎,鼎用九萬人。則以為其鼎有九。但游說之辭,事多虛誕,不可信用。然鼎之上備載九州山川異物,亦又可疑,未知孰是,故兩解之。 禮記月令:司徒搢撲,北面誓之。疏:熊氏以為此文載旌旐,故解為中秋治兵。大司馬有群吏聽誓,故引此司徒北面以誓,證為中冬兩解,其義俱得通也。
《駢字類編》:
兩坊(兩坊)
唐書溫造傳:聞元和、長慶時,中丞呵止不半坊。今乃至兩坊,謂之籠街。
《駢字類編》:
兩表(兩表)
晉書瑯邪悼王煥傳:今天臺所居,王公百寮,聚在都輦,凡有喪事,皆當供給,材木百數(shù),竹薄千計,兇門兩表,衣以細竹及材,價值既貴,又非表兇哀之宜,如此過飾,宜從粗簡。
《駢字類編》:
兩髀(兩髀)
儀禮少牢饋食禮:佐食設俎,牢髀橫脊一、短脅一、腸一、胃一、膚三、魚一、橫之。臘兩髀屬于尻。疏以臘用左右胖,故有兩髀。莊子見五管下。晁沖之效古別昭德群從詩:兩髀跨鞍馬,非復少壯時。
《駢字類編》:
兩信(兩信)
唐 羅隱
寄楊秘書
兩信海潮書不達,數(shù)峰稽嶺眼長明。
《駢字類編》:
兩輩(兩輩)
后漢書馮衍傳:間者上黨賊大眾圍城,義兵兩輩入據(jù)井陘,邑親潰敵圍,拒擊宗正,自試智勇,非不能當。
《駢字類編》:
兩庫(兩庫)
宋史職官志:左藏東、西庫,掌受四方財賦之入,以待邦國之經(jīng)費,給官吏單兵奉祿賜予。舊分南、北兩庫,政和六年,修建新庫,以東、西庫為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