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乳
兩所
兩政
兩在
兩系
兩屬
兩稱
兩扉
兩和
兩圭
兩服
兩殿
兩乘
兩丞
兩畫
《駢字類編》:兩乳(兩乳)
元 宋無 鯨背吟二十二首 其七 乳島 遠(yuǎn)望渾如兩乳同,近前方信兩高峰。
《駢字類編》:兩所(兩所)
元史世祖紀(jì):江淮行省言:管內(nèi)七十馀城,止屯田兩所,宜增置淮東西兩道勸農(nóng)營田司。
分類:兩所
《漢語大詞典》:兩政(兩政)
寵臣擅朝政,權(quán)力不統(tǒng)一。左傳·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 杜預(yù) 注:“臣擅命。” 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春秋左傳上:“兩政者,寵臣之權(quán)與正卿相敵也?!?/div>
《駢字類編》:兩在(兩在)
春秋繁露:仁貪之氣,兩在于身,身之名取諸天,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
《駢字類編》:兩系(兩系)
陳書周弘正傳:爻畫之苞于六經(jīng),文辭之窮于兩系,名儒劇談以歷載,鴻生抵掌以終年,莫有試游其藩,未嘗一見其涘。
《漢語大詞典》:兩屬(兩屬)
同時(shí)分屬兩方。晉書·祖逖傳:“ 河 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聽兩屬,時(shí)遣游軍偽抄之,明其未附。諸塢主感戴,胡中有異謀,輒密以聞?!?何休 《〈公羊傳〉序》“至有倍經(jīng)、任意反傳違戾者” 唐 徐彥 疏:“而 顏氏 分張,一公而使兩屬,是其任意也。” 清 薛福成 《附陳收回車?yán)锩线B兩土司全權(quán)片》:“當(dāng)臣與 英 廷爭論野人山地之時(shí), 英 外部以 車?yán)?孟連 曾經(jīng)入貢 緬甸 ,亦堅(jiān)索兩土司及新設(shè)一廳作為兩屬,以相抵制?!?/div>
《駢字類編》:兩稱(兩稱)
唐書王元感傳:先王立其中制。使情文兩稱。是以祥則縞帶素紕。禫則無不佩。
《駢字類編》:兩扉(兩扉)
唐 白居易 新構(gòu)亭臺(tái)示諸弟侄 東西疏二牖,南北開兩扉。
《漢語大詞典》:兩和(兩和)
(1).兵營左右門。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為左右和之門?!?鄭玄 注:“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北周 王褒 《飲馬長城窟》詩:“戰(zhàn)垣臨八陣,旌門對兩和?!?br />(2).借指守衛(wèi)營門的軍士。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上:“ 李悝 警其兩和曰:‘謹(jǐn)警敵人,旦暮且至繫汝?!缡钦咴偃鴶巢恢痢珊托傅?,不信 李悝 。”
(3).友好的兩方。晉書·刑法志:“兩訟相趣謂之鬭,兩和相害謂之戲。”《元典章·戶部四·女婿在逃依婚書斷罪》:“擬合將各路所申,女婿照依兩和自愿立到婚書,斷聽兩離,別行改嫁,以戒后來?!?/div>
《駢字類編》:兩圭(兩圭)
圭同。周禮考工記:兩圭五寸有邸,以祀地,以旅四望。 左傳:伯有死于羊肆,游吉如晉還,聞難不入,復(fù)命于介。八月甲子,奔晉。駟帶追之,及酸棗,與子上盟,用兩圭質(zhì)于河。使公孫肸入盟大夫。己巳,復(fù)歸。 宋史禮志:慶歷三年,禮官余靖言:祈榖祀感生帝同日,其禮當(dāng)異,不可皆用四圭有邸,色尚赤。乃定祈榖明堂蒼璧尺二寸,感生帝四圭有邸,朝日日圭,夕月月圭,皆五寸。從祀神州無玉,報(bào)社稷兩圭有邸,祈不用玉。
《漢語大詞典》:兩服(兩服)
古代用四匹馬牽引的車駕,中間夾著車轅的兩馬稱為兩服。《詩·鄭風(fēng)·大叔于田》:“兩服齊首,兩驂如手。”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上留田行》:“上留田,兩服上阪電游;上留田,舫舟下游飈驅(qū)?!?明 何大復(fù) 《述歸賦》:“乘白螭于上襄兮,曲文蜺于兩服。”
《駢字類編》:兩殿(兩殿)
蘇軾 學(xué)士院端午帖子 一年豐樂今將半,兩殿歡聲合得知。
《駢字類編》:兩乘(兩乘)
唐書劉宴傳:建中元年七月,詔中人賜宴死,且暴其罪,家屬徙嶺表。命簿錄其家,唯雜書兩乘,米麥數(shù)斛,人服其廉。
《駢字類編》:兩丞(兩丞)
漢書百官公卿表見五監(jiān)下。
《駢字類編》:兩畫(兩畫)
周易正義:圣人初畫八卦,設(shè)剛?cè)醿僧?,象二氣也。布以三位,象三光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