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74
典故
65
詞典
1551
分類詞匯
6
佛典
62
其它
290
共1551,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29
30
31
32
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35
36
37
38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兩祭
兩及
兩換
兩多
兩布
徂兩
乞兩
兩踝
兩守
兩師
兩廈
兩卿
兩禽
兩竅
兩器
《駢字類編》:
兩祭(兩祭)
唐書沈伯儀傳:見一神下。
《駢字類編》:
兩及(兩及)
宋史王旦傳見上。
《駢字類編》:
兩換(兩換)
唐書崔祐甫傳:常袞劾祐甫,請貶潮州刺史。德宗以為重,改河南少尹。是時(shí)郭子儀、朱泚常署敕尾兗如故事,伏署子儀。泚入,言祐甫不宜貶。帝曰:卿向何所言,今云非耶?二人對:初不知。帝怒袞罔上,即兩換職,以袞為河南少尹,而拜祐甫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宋史樂黃目傳:時(shí)以盛度知京府,辭不拜,即遷黃目右諫議大夫,權(quán)知開封府,度為會靈觀判官,兩換其任。
《駢字類編》:
兩多(兩多)
小學(xué)紺珠,見四變下。
《駢字類編》:
兩布(兩布)
庾信司馬裔神道碑:遣奠雙設(shè),銘旌兩布。
《漢語大詞典》:
徂兩(徂兩)
行進(jìn)的車輛。兩,“ 輛 ”的古字。
《文選·謝朓〈京路夜發(fā)〉詩》
:“擾擾整夜裝,肅肅戒徂兩?!?呂向 注:“徂,往也。兩,車也。”
分類:
車輛
《漢語大詞典》:
乞兩(乞兩)
亦作“ 乞良 ”。 猶悲痛,凄涼。 元
馬致遠(yuǎn)
《黃粱夢》
第二折:“不爭夫人死呵,枉乞兩的兩個(gè)小冤家不快,那凄涼日月索躭捱?!?/div>
分類:
悲痛
凄涼
《駢字類編》:
兩踝(兩踝)
宋 晁補(bǔ)之
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
坐令青蠅繁,暫出刑兩踝。
《駢字類編》:
兩守(兩守)
易林疾貧王孫,北極無輝。祿命苦薄,兩守孤門。
《駢字類編》:
兩師(兩師)
漢書敘傳:是時(shí)許啇為少府,師丹為光祿勛,上于是引商丹為光祿大夫,伯遷水衡都尉,與兩師并侍中,皆秩中二千石。注:兩師,許啇、師丹。
《漢語大詞典》:
兩廈(兩廈)
亦作“ 兩夏 ”。 猶兩廂。
《
漢書·張敞傳
》
“果得之殿屋重轑中” 唐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轑,椽也。重轑,重棼中?!罔唇裰壬嵋玻贿吿摓閮上恼咭?。” 宋
沈括
《夢溪補(bǔ)筆談·辯證》
:“榮,屋翼也,今之兩徘徊,又謂之兩廈?!?span id="pcw4k4a" class="book">《
宋史·輿服志六
》:“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div>
《駢字類編》:
兩卿(兩卿)
左傳:子靈之妻殺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國兩卿矣,可無懲乎 漢書趙廣漢傳:長安少年數(shù)人,會窮里空舍,謀共劫人。坐語未訖,廣漢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蘇回為郎,二人劫之。有頃,廣漢將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長安丞龔奢叩堂戶曉賊曰:京兆尹趙君謝兩卿,無得殺質(zhì),此宿衛(wèi)臣也。釋質(zhì)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shí)解脫。二人驚愕,又素聞廣漢名,即開戶出,下堂叩頭。廣漢跪謝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獄敕吏謹(jǐn)遇,給酒肉,至冬當(dāng)出死,豫為調(diào)棺,給斂葬具。告語之,皆曰:死無所恨。
《駢字類編》:
兩禽(兩禽)
曹植名都篇:見一縱下。又隋書虞世基傳:聊七縱于孟獲,乃兩禽于卞莊。
《駢字類編》:
兩竅(兩竅)
宋史天文志:凡求星,當(dāng)穿之中心,以鉤股法求之,下徑三分,上徑一度有半,則兩竅相覆,大小略等。
《駢字類編》:
兩器(兩器)
晉書律歷志:荀勖于千載之外,推百代之法,信而有徵。而時(shí)人寡識,據(jù)無聞之一尺,忽周漢之兩器,雷同臧否,何其謬哉!唐書盧懷慎傳:既屬疾,宋璟、盧從愿候之,見敝簀單藉,門不施箔,會風(fēng)雨至,舉席自障。日宴設(shè)食,蒸豆兩器,菜數(shù)柸而已。又長孫無忌傳:帝曰:緣后兄愛眤,厚以子女玉帛,豈不得以其兼文武兩器,朕故相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