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廈
兩卿
兩禽
兩竅
兩器
兩甌
兩計
兩懷
兩轂
兩骭
兩法
兩豎
兩罷
兩司馬
兩停
《漢語大詞典》:兩廈(兩廈)
亦作“ 兩夏 ”。 猶兩廂。漢書·張敞傳“果得之殿屋重轑中” 唐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轑,椽也。重轑,重棼中?!罔唇裰壬嵋?,一邊虛為兩夏者也?!?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辯證》:“榮,屋翼也,今之兩徘徊,又謂之兩廈?!?span id="e2ja7me"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六》:“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div>
《駢字類編》:兩卿(兩卿)
左傳:子靈之妻殺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國兩卿矣,可無懲乎 漢書趙廣漢傳:長安少年數(shù)人,會窮里空舍,謀共劫人。坐語未訖,廣漢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蘇回為郎,二人劫之。有頃,廣漢將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長安丞龔奢叩堂戶曉賊曰:京兆尹趙君謝兩卿,無得殺質,此宿衛(wèi)臣也。釋質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二人驚愕,又素聞廣漢名,即開戶出,下堂叩頭。廣漢跪謝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獄敕吏謹遇,給酒肉,至冬當出死,豫為調棺,給斂葬具。告語之,皆曰:死無所恨。
《駢字類編》:兩禽(兩禽)
曹植名都篇:見一縱下。又隋書虞世基傳:聊七縱于孟獲,乃兩禽于卞莊。
《駢字類編》:兩竅(兩竅)
宋史天文志:凡求星,當穿之中心,以鉤股法求之,下徑三分,上徑一度有半,則兩竅相覆,大小略等。
《駢字類編》:兩器(兩器)
晉書律歷志:荀勖于千載之外,推百代之法,信而有徵。而時人寡識,據無聞之一尺,忽周漢之兩器,雷同臧否,何其謬哉!唐書盧懷慎傳:既屬疾,宋璟、盧從愿候之,見敝簀單藉,門不施箔,會風雨至,舉席自障。日宴設食,蒸豆兩器,菜數(shù)柸而已。又長孫無忌傳:帝曰:緣后兄愛眤,厚以子女玉帛,豈不得以其兼文武兩器,朕故相之。
《駢字類編》:兩甌(兩甌)
唐 白居易 食后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
《駢字類編》:兩計(兩計)
史記魯仲連傳:此兩計者。顯名厚實也。愿公詳計而審處一焉。
又宋史食貨志:凡歲賦,谷以石計,錢以緡計,帛以疋計,金銀絲帛以兩計,藁秸新蒸以圍計,他物各以其數(shù)計。
分類:兩計
《駢字類編》:兩懷(兩懷)
唐 許敬宗 奉和七夕宴懸圃應制二首 其一 兩懷縈別緒,一宿慶停梭。
《駢字類編》:兩轂(兩轂)
高啟 車遙遙篇 天生兩轂轉長途,那得令君不為客。
《駢字類編》:兩骭(兩骭)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 嬌兒好眉眼,褲腳凍兩骭。
《駢字類編》:兩法(兩法)
左傳:卜之不吉,筮之吉。疏:國之大事,先筮而后卜,筮兇則止。不卜者,筮必以三代之法,若三法皆兇,則止不卜。若兩法是兇,一法為吉,名為筮逆,猶是疑限,故更卜以決之 解二諦義,興皇寺法宣咨曰:若有無兩法,稱為生,生義既一,則有無無異。
《駢字類編》:兩豎(兩豎)
易林:晉平有疾,迎醫(yī)秦國,病乃大秘,分為兩豎,逃匿肓上,伏于膏下,和不能愈。
《駢字類編》:兩罷(兩罷)
戰(zhàn)國策:謂趙王曰:虎將即禽。禽不知虎之即己也,而相斗,兩罷而歸其死于虎。故使禽知虎之即己,決不相斗矣。今山東之主不知秦之即己也,而尚相斗,兩敝而歸其國于秦,智不如禽遠矣。 宋史張升傳:先是,副總管劉渙討叛羌,逗撓不時進,升命他將郭恩代之,羌乃潰去。渙黜其功,讕訟恩多殺老稚以撼升。朝廷命張方平守秦,徙渙涇原,亦徙升青州。將罪升,方平辭曰:渙、升有階級,今互言而兩罷,帥不可為也。升乃復留。
《漢語大詞典》:兩司馬(兩司馬)
(1).官名。管理二十五個士兵的軍士。周禮·夏官·司馬上:“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敝袊焚Y料叢刊《太平天囯·太平軍目》:“兩司馬管五個伍長,共管二十五人。”
(2). 西漢 的 司馬相如 和 司馬遷 均以文章著稱,后世合稱“兩司馬”。 羅惇曧 《文學源流·總論》:“ 西京 巨子,溯兩 司馬 。 子長 原出《左》《國》,俊宕其神; 長卿 系出、《騷》,麗密其體?!庇纸裼小拔恼?西漢 兩 司馬 ”之說。
《駢字類編》:兩停(兩停)
鮑照舞鶴賦見雙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