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兔
兩銜
兩楊
兩妃
兩奪
兩陛
兩旦
兩圍
兩相好
兩姨
兩陽
兩淹
兩串
兩疊
兩錠
《駢字類編》:兩兔(兩兔)
唐書李林甫傳見一雕下。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徐陵紫騮馬詩見雙鴻下。
《駢字類編》:兩銜(兩銜)
唐 杜甫 魏將軍歌 將軍昔著從事衫,鐵馬馳突重兩銜。
《駢字類編》:兩楊(兩楊)
北史王劭傳:于次玉則皇帝名與九千字次比,兩楊字與萬年字次比,隋與吉字正并蓋,明長(zhǎng)久吉慶也。
《漢語大詞典》:兩妃(兩妃)
指 舜 的兩個(gè)妃子 娥皇 和 女英 。 隋煬帝 《春江花月夜》詩之二:“夜露含花氣,春潭瀁月暉。 漢水 逢游女, 湘川 值兩妃?!?/div>
《駢字類編》:兩奪(兩奪)
元 朱德潤(rùn) 山水屏圖詩 況乃畫圖間,兩奪造化精。
《駢字類編》:兩陛(兩陛)
宋史禮志:詳定所言,朝覲壇在行宮南,方九丈六尺,高九尺,四陛,陛南面兩陛,馀三面各一陛一壝,二分在南,一分在北衛(wèi)。又胡寅傳:雉扇金爐,夾侍兩陛仗馬 兵儼分儀式。
《漢語大詞典》:兩旦(兩旦)
“旦復(fù)旦兮”的簡(jiǎn)言。謂既夜而復(fù)明。語出古歌《卿云歌》:“日月光華,旦復(fù)旦兮?!?南朝 宋 謝惠連 《秋懷》詩:“頽魄不再圓,傾羲無兩旦。”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碑》:“日乃再中,天成兩旦。” 北周 庾信 《羽調(diào)曲》:“居休氣而四塞,在光華而兩旦?!?/div>
分類:復(fù)明
《駢字類編》:兩圍(兩圍)
北史唐邕傳:邕以軍人教習(xí)田獵。依令十二月,月別三圍。以為疲弊。請(qǐng)每月兩圍。
《國(guó)語辭典》:兩相好(兩相好)  拼音:liǎng xiāng hǎo
1.劃拳時(shí),若雙方出拳的總數(shù)為二時(shí),可稱為「兩相好」。
2.非常要好、投緣的朋友。也特指一對(duì)親密要好的戀人。如:「他因兩相好被公司調(diào)往國(guó)外,內(nèi)心非常傷感。」
《漢語大詞典》:兩姨(兩姨)
姨表。紅樓夢(mèng)第二十回:“咱們是姑舅姐妹, 寶姐姐 是兩姨姐妹,論親戚也比你遠(yuǎn)?!?/div>
分類:姨表
《駢字類編》:兩陽(兩陽)
五代史司天考:夫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陰陽各有數(shù),合則化成矣。陽之策三十六,陰之策二十四,奇偶相命,兩陽三陰,同得七十二。何則?陰陽之?dāng)?shù)合七十二者,化成之?dāng)?shù)也?;蓜t謂之五行之?dāng)?shù)。五行之得期數(shù),過之者謂之氣盈,不及者謂之朔虛,至于應(yīng)變分用,無所不通,故以七十二為經(jīng)術(shù)。 素問: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注,靈樞系日月論曰: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兩陽合于前,故曰陽明也。
《駢字類編》:兩淹(兩淹)
南北朝 鮑照 酒后詩 晨節(jié)無兩淹,年意不俱處。
《駢字類編》:兩串(兩串)
宋 沈遼 德相惠新茶復(fù)次前韻奉謝 奇章兩串賜,遺芳在圖諜。
《駢字類編》:兩疊(兩疊)
唐書驃傳:字舞畢,舞者十六人,為四列。又舞辟四門之舞,遽舞入遍兩疊,與鼓吹合節(jié),進(jìn)舞三,退舞三,以象三才三統(tǒng)。又朱子次韻擇之鉛山道中詩:誦君兩疊思親句,也信從來取友端。
《駢字類編》:兩錠(兩錠)
圖繪寶鑒見一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