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51,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缺
兩頭春
兩都賦
三兩步
觔兩
英兩
百兩篇
百兩金
畦兩
兩箸
兩肢
兩灶
兩訓
兩壝
兩幃
《駢字類編》:兩缺(兩缺)
齊書曹虎傳:元宏遺虎書曰:卿進無陳平歸漢之智,退闕關羽盡節(jié)之忠,嬰閉窮城,憂頓長沔,機勇兩缺,何其嗟哉。
《國語辭典》:兩頭春(兩頭春)  拼音:liǎng tóu chūn
陰歷閏年時,因多了一個月,故立春會出現于年初和年尾,稱為「兩頭春」?!毒劳ㄑ?。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今年閏了個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個兩頭春。」
《國語辭典》:兩都賦(兩都賦)  拼音:liǎng dū fù
文章名。漢代班固撰,分為〈西都賦〉與〈東都賦〉兩篇。前篇敘述長安地勢險要、物產富饒、宮廷華麗等情況,暗示建都長安之優(yōu)越處。后篇頌揚東漢建都洛陽后之種種政治措施,意指洛陽當時之盛,已遠過于西漢首都長安。
《國語辭典》:三兩步(三兩步)  拼音:sān liǎng bù
兩三步。比喻速度極快?!?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回:「范進三兩步走進屋里來,見中間報帖已經升掛起來?!?/div>
分類:兩三速度
《國語辭典》:觔兩(觔兩)  拼音:jīn liǎng
計算重量的單位。比喻重量、分量。也作「斤兩」。
《國語辭典》:英兩(英兩)  拼音:yīng liǎng
量詞。表示質量的英制單位;參見「盎司」條。
分類:重量
《漢語大詞典》:百兩篇(百兩篇)
漢 張霸 偽造的尚書。漢書·儒林傳·孔安國:“世所傳《百兩篇》者,出 東萊 張霸 ,分析合二十九篇以為數十,又采《左氏傳》《書敍》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數簡,文意淺陋。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漢 王充 論衡·正說:“説尚書者,或以為本百兩篇,后遭 秦 燔,遺在者二十九篇。夫言 秦 燔者是也;言本百兩篇者,妄也…… 東海 張霸 案百篇之序,空造百兩之篇,獻之 成帝 。帝出秘百篇以校之,皆不相應,於是下 霸 於吏。吏白 霸 罪當至死, 成帝 高其才而不誅,亦惜其文而不滅。故百兩之篇,傳在世間者,傳見之人則謂尚書本有百兩篇矣。”
《漢語大詞典》:百兩金(百兩金)
(1).牡丹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牡丹。
(2).即珍珠傘。常綠小灌木。生于山坡叢林中,我國 浙江 、 湖南 、 江西 以及西南各省均有分布。可供觀賞,根可藥用。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百兩金﹝集解﹞引 蘇頌 曰:“百兩金生 戎州 云安軍 ,苗高二三尺,有干如木,葉似荔枝……凌冬不凋,初秋開花青碧色,結實大如豆,生青熟赤,採根入藥。”
《駢字類編》:畦兩(畦兩)
鮑照 園葵賦 溝東陌西,行三畦兩。
《駢字類編》:兩箸(兩箸)
羅隱 東歸別常修詩 名慚桂苑一枝綠,膾憶松江兩箸肥。
《駢字類編》:兩肢(兩肢)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 和晨興因報問龜兒 雙目失一目,四肢斷兩肢。
分類:兩肢
《駢字類編》:兩灶(兩灶)
后漢書虞詡傳:鄧太后以詡有將帥之略,遷武都太守,引見嘉德殿,厚加賞賜。羌乃率眾數千,遮詡于陳倉崤谷,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當發(fā)。羌聞之,乃分鈔傍縣。詡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馀里,令吏士各作兩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
《駢字類編》:兩訓(兩訓)
詩:昔育恐育鞠。傳:育,長也。箋:云昔育,育稚也。疏:以育得兩訓。故釋言為稚。釋詁為長。
《韻府拾遺 支韻》:兩壝(兩壝)
文獻通考:政和議禮局上五禮新儀,朝日壇廣四丈,高八尺,四出陛,兩壝二十五步。夕月坎深三尺,廣四丈。壇高一尺,廣二丈,四方各為陛,入坎中,然后升壇。
《駢字類編》:兩幃(兩幃)
元 余闕 送普原理之南臺御史兼簡察士安 兩幃猶可對,二妙古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