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舅
兩坎
兩例
兩鬣
兩麓
兩忙稅
兩面光
兩牡
兩紐
兩岐年
兩訖
兩砌
兩刃矛
兩褥
兩賞
《駢字類編》:兩舅(兩舅)
宋史神宗向皇后傳:帝追念不已,乃數(shù)加恩兩舅,宗良、宗回,皆位開府儀同三司,封郡王。而自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非常典也。
《駢字類編》:兩坎(兩坎)
周易集解益卦六四:虞翻曰:坎為志,三之上有兩坎象,故以益志也。
《駢字類編》:兩例(兩例)
文心雕龍:輔嗣之兩例,平叔之二論,并師心所見,鋒穎精密,蓋人倫之英也。
《駢字類編》:兩鬣(兩鬣)
本草:松。集解見五鬣下。又酉陽雜俎:私第堂前有五鬣松,皮不鱗。 有兩鬣七鬣者。
《駢字類編》:兩麓(兩麓)
朱子武陵精舍雜詠詩序:屏下兩麓,坡坨旁引,還復(fù)相抱。
《漢語大詞典》:兩忙稅(兩忙稅)
清 雍正 十三年規(guī)定征收田賦,分上下兩期。上期從農(nóng)歷二月開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從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故有“兩忙稅”之稱。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有田何不種稻稷?秋收不給兩忙稅?!眳㈤?span id="vplf2fa" class="book">《清文獻(xiàn)通考·田賦考三》。
《國(guó)語辭典》:兩面光(兩面光)  拼音:liǎng miàn guāng
比喻做人處事老練成熟,兩方面討好?!豆賵?chǎng)現(xiàn)形記》第四九回:「凡事不能光做一面,總要兩面光,必須如此如此方好?!?/div>
《駢字類編》:兩牡(兩牡)
詩: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左傳:哀公十七年:春,衛(wèi)侯為虎幄于藉圃成,求令名者,而與之始食焉。大子請(qǐng)使良夫,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釋劍而食。大子使?fàn)恳酝?,?shù)之以三罪而殺之。
《駢字類編》:兩紐(兩紐)
元史禮樂志:雅鼓二,制如漆桶,鞔以羊革,旁有兩紐,工人持之,筑地以節(jié)舞。
《漢語大詞典》:兩岐年(兩岐年)
麥生兩穗之年,指豐年。 唐 李商隱 《憶雪》詩:“瑞邀盈尺日,豐待兩岐年?!眳⒁姟?兩岐 ”。
分類:豐年
《漢語大詞典》:兩岐(兩岐)
亦作“ 兩歧 ”。
(1).分為兩支。后漢書·張堪傳:“﹝ 張堪 ﹞拜 漁陽 太守……乃於 狐奴 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 張君 為政,樂不可支?!?唐 呂溫 《道州觀野火》詩:“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br />(2).指兩個(gè)分岔。 南朝 齊 謝朓 《將游湘水尋句溪》詩:“瑟汩瀉長(zhǎng)淀,潺湲赴兩岐?!?宋 陸游 《雪作》詩:“飛蝗掃地?zé)o遺種,瑞麥連云有兩歧?!?明 李東陽 《周公神道碑》:“麥有兩岐,芝有三秀?!?br />(3).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農(nóng)業(yè)有方,民樂年豐。 南朝 齊 謝朓 《答張齊興》詩:“子肅兩岐功,我滯三冬職?!?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畝當(dāng)今識(shí)兩歧。”
(4).借指麥子。 南朝 梁 沈約 《留真人東山還》詩:“待余兩岐秀,去去掩柴扉?!?br />(5).指特異之禾稼。 前蜀 韋莊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兩岐爰少;繁絃九變,大護(hù)殊稀。”
(6).兩種意見分歧;兩種辦法不統(tǒng)一。宋史·王覿傳:“若悉考同異,深究嫌疑,則兩歧遂分,黨論滋熾。” 張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節(jié):“而 湘 贛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粵 代表 黃 君 克強(qiáng) 亦本在 漢陽 ,故復(fù)電催各省迅即派員赴 鄂 ,以免兩歧?!?/div>
《國(guó)語辭典》:兩訖(兩訖)  拼音:liǎng qì
買賣雙方將貨物與貨款同時(shí)付清,完成交易手續(xù)。如:「我只是經(jīng)營(yíng)小本生意,銀貨兩訖,恕不賒帳。」
《韻府拾遺 霽韻》:兩砌(兩砌)
盧照鄰雙槿樹賦:兩砌分植,雙階并耀。
《漢語大詞典》:兩刃矛(兩刃矛)
古代兵器之一種。晉書·石鑒載記:“ 石琨 及 張舉 、 王朗 率眾七萬伐 鄴 , 石閔 率騎千餘,距之城北。 閔 執(zhí)兩刃矛,馳騎擊之,皆應(yīng)鋒摧潰,斬級(jí)三千?!?span id="oztmepk"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六年》:“ 閔 操兩刃矛,馳騎擊之?!?胡三省 注:“兩刃矛者,鋏之兩旁皆利其刃?!?/div>
分類:兵器
《駢字類編》:兩褥(兩褥)
北史李元忠傳:孫騰、司馬子如嘗詣元忠,逢其方坐樹下,葛巾擁被,對(duì)壺獨(dú)酌。庭空蕪曠,使婢卷兩褥以質(zhì)酒肉,呼妻出,衣不曳地。二公相視嘆息而去。
《駢字類編》:兩賞(兩賞)
宋史選舉志: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