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74
典故
65
詞典
1551
分類詞匯
6
佛典
62
其它
290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64
65
66
67
6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70
71
72
7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兩邊廂
錦兩
假兩
有兩日
有兩手
有兩下子
陰陽兩宅
陰陽兩面
有斤兩
著三不著兩
銖兩悉稱
銖兩相稱
銖施兩較
蒸豆兩甌
爭斤論兩
《國語辭典》:
兩邊廂(兩邊廂)
拼音:
liǎng biān xiāng
左右兩旁。宋。
辛棄疾
卜算子。剛者不堅牢
詞:「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乖jP(guān)漢卿《蝴蝶夢》第三折:「兩邊廂列著祇候人役。貌堂堂都是一火灑財娘的?!?/div>
分類:
兩旁
兩側(cè)
《駢字類編》:
錦兩(錦兩)
鮑照飛白書勢銘:盈尺錦兩,片字金溢。
《漢語大詞典》:
假兩(假兩)
南朝 齊 末年的一種服飾。
《
南史·齊紀(jì)下
》
:“先是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填胸,名曰‘假兩’,此又服祅。假非正名也,儲兩而假之,明不得真也?!?/div>
分類:
末年
服飾
《國語辭典》:
有兩日(有兩日)
拼音:
yǒu liǎng rì
吳語。指偶爾、偶然?!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二:「有兩日歸來,狄氏見了千歡萬喜,毫無嗔妒之意。」
分類:
方言
《漢語大詞典》:
有兩手(有兩手)
謂有某種本領(lǐng)或辦法。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
第十七回:“ 小水 一面跟著他爬,一面想:‘這老頭兒真有兩手!’”
《花城》
1981年增刊第4期:“兩軍對陣,他還是有兩手的,就是嫉妒心重了點。”
分類:
本領(lǐng)
辦法
增刊
《國語辭典》:
有兩下子(有兩下子)
拼音:
yǒu liǎng xià zi
有真實本領(lǐng)或技能。如:「他做事真有兩下子,這么棘手的問題一下子就搞定?!?/div>
分類:
技能
本事
《高級漢語詞典》:
陰陽兩宅
舊指人住的為陽宅,停放靈柩處或墓地為陰宅
《漢語大詞典》:
陰陽兩面
當(dāng)面一套背后另一套,耍兩面手法。例如:特別是那個陰陽兩面的馬之悅,跟村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明來,又跟外地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暗往。
分類:
當(dāng)面
背后
兩面
手法
《國語辭典》:
有斤兩(有斤兩)
拼音:
yǒu jīn liǎng
比喻重要、有分量。如:「在藝壇上,他可是個有斤兩的人物!」《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你只看他這『積』字、『馀』字、這『必』字,何等有斤兩有把握!只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談,讀過去了。」
分類:
有分
分量
尊重
做事
《漢語大詞典》:
著三不著兩(著三不著兩)
猶言說話行事輕重失當(dāng),考慮不周。
《
紅樓夢
》
第四五回:“那 珍大爺 管兒子,倒也像當(dāng)日老祖宗的規(guī)矩;只是著三不著兩的?!?姚雪垠
《李自成》
第一卷第二七章:“ 宗敏 把他的神情又打量一下,看出來他的笑里邊含有文章,又想著這個老醫(yī)生也不是那號著三不著兩的人,從來不在重大的事情上開玩笑,說出不冒煙的話。”
分類:
輕重
重失
失當(dāng)
考慮
不周
《國語辭典》:
銖兩悉稱(銖兩悉稱)
拼音:
zhū liǎng xī chèng
稱,相當(dāng)。銖兩悉稱比喻雙方分量相當(dāng),不分上下。清。王應(yīng)奎《柳南隨筆》卷二:「律詩對偶,固須銖兩悉稱,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見變化不測?!?/div>
分類:
輕重
優(yōu)劣
相等
《漢語大詞典》:
銖兩相稱(銖兩相稱)
見“ 銖兩悉稱 ”。
《國語辭典》:
銖兩悉稱(銖兩悉稱)
拼音:
zhū liǎng xī chèng
稱,相當(dāng)。銖兩悉稱比喻雙方分量相當(dāng),不分上下。清。王應(yīng)奎《柳南隨筆》卷二:「律詩對偶,固須銖兩悉稱,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見變化不測。」
分類:
輕重
優(yōu)劣
相等
《漢語大詞典》:
銖施兩較(銖施兩較)
謂一銖一兩都斤斤計較。形容非常吝嗇。 明
方孝孺
《答許廷植書》
:“其賦於人也,銖施兩較,不肯多與。”
分類:
一銖
一兩
斤斤計較
吝嗇
《分類字錦》:
蒸豆兩甌(蒸豆兩甌)
明皇雜錄:盧懷慎清慎貞素,不營資產(chǎn)。宋璟、盧從愿嘗相訪,見之甚喜,留連永日。命設(shè)食,有蒸豆兩甌,菜數(shù)莖而已,此外翛然無辦。
分類:
菽
《漢語大詞典》:
爭斤論兩
指在細枝末節(jié)上與人相爭理論。例如:他愛爭斤論兩,少招他。
分類:
細枝末節(jié)
人相
相爭
理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