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世
兩載
兩崖
兩眉
兩手
兩公
兩枝
兩都
兩心
兩全
百兩
兩制
兩足
兩難
兩生
《駢字類編》:兩世(兩世)
南史袁湛傳:陳郡謝重,王胡之外孫也,于諸舅敬禮多闕。重子絢,湛之甥也。嘗于公坐慢湛。湛正色謂曰:汝便是兩世無渭陽情。絢有愧色。綦母潛祗園寺詩:兩世分明見,馀生復(fù)幾哉!
《駢字類編》:兩載(兩載)
《駢字類編》:兩崖(兩崖)
唐 杜甫 劍門 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
唐 皮日休 太湖詩 其十五 銷夏灣 太湖有曲處,其門為兩崖。
元 張養(yǎng)浩 游香山 一聲啼鴂百花落,兩崖紅雨春淋漓。
元 吳師道 德興開化道中三首 其三 兩崖蒼石間,湍水激清瀉。
《駢字類編》:兩眉(兩眉)
宋 范成大 斑騅 留下可憐將不去,西風(fēng)吹上兩眉尖。
宋 楊萬里 待次臨漳諸公薦之易地毗陵自愧無濟(jì)劇才上章丐祠 更須三釜戀,未放兩眉開。
元 王惲 小園即事 深院日長(zhǎng)須細(xì)履,也勝愁坐兩眉攢。
分類:兩眉
《國語辭典》:兩手(兩手)  拼音:liǎng shǒu
1.雙手。《禮記。曲禮上》:「將即席,容毋怍。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西游記》第四一回:「八戒將兩手搓熱,仵住他的七竅,使一個(gè)按摩禪法?!?br />2.兩下子。比喻本領(lǐng)、本事。如:「他不信你會(huì)下廚做菜,要不要露兩手給他瞧瞧?!?br />3.指正反兩種手段、兩套方法等。如:「他老是軟硬兼施,玩兩手策略,實(shí)在令人厭惡?!?/div>
《駢字類編》:兩公(兩公)
唐 杜甫 遣懷 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
宋 黃庭堅(jiān) 奉和文潛贈(zèng)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 其八 兩公陣堂堂,此士可摩壘。
宋 楊萬里 題蕭端虛和樂堂 玉笥風(fēng)回峽山雨,兩公對(duì)床方軟語。
《駢字類編》:兩枝(兩枝)
齊書祥瑞志:永明四年二月,秣陵縣高天明園中,李樹連理生,高三尺五寸。兩枝別生,復(fù)高三尺,合為一干。元稹櫻桃花詩: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有白居易山石榴詩:閒折兩枝持在手,細(xì)看不似人間詩。盧貞和白尚書賦永豐柳詩見一樹下。吳融閒望見一枝下。 齊已石竹花詩:一枝兩枝初笑風(fēng),猩猩血潑低低叢。李俊民德老瑞竹詩,見一枝下。歐陽元墨竹詩:兩枝澹澹與濃濃,垂葉應(yīng)無靃靡容。
《國語辭典》:兩都(兩都)  拼音:liǎng dū
漢代的西都長(zhǎng)安與東都洛陽的合稱?!稑犯娂?。卷六三。雜曲歌辭三。南朝宋。鮑照。升天行二首之二》:「?jìng)渎勈凼拢鷥啥记??!?/div>
《國語辭典》:兩京(兩京)  拼音:liǎng jīng
1.兩個(gè)京師:(1)漢代指西京長(zhǎng)安和東京洛陽。(2)唐代指長(zhǎng)安和洛陽。(3)宋代指開封府和河南府。
2.西漢和東漢?!蛾悤?。卷三三。儒林傳。沈不害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三代,環(huán)林璧水,業(yè)盛于兩京?!?/div>
《國語辭典》:兩心(兩心)  拼音:liǎng xīn
1.兩人心思。唐。白居易長(zhǎng)恨歌〉:「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2.二心、異心?!盾髯?。解蔽》:「天下無二道,圣人無兩心。」
《國語辭典》:兩全(兩全)  拼音:liǎng quán
兩方面都能兼顧無損。明。楊榮《文敏集。卷四。歌行。題王知事蒼梧親舍》:「忠孝由來難兩全,嗟君心事誰能憐?」《紅樓夢(mèng)》第一七、一八回:「如今且按其景致,或兩字、三字、四字,虛合其意,擬了出來,暫且做燈匾聯(lián)懸了。待貴妃游幸時(shí)再請(qǐng)定名,豈不兩全?!?/div>
《漢語大詞典》:百兩(百兩)
(1).古時(shí)車凡兩輪,故以兩計(jì)數(shù)。百兩,即百輛車。特指結(jié)婚時(shí)所用的車輛。亦泛言車輛多。《詩·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毛 傳:“百兩,百乘也,諸侯之子嫁於諸侯,送御者皆百乘?!?唐 楊巨源 《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百兩開戎壘,千蹄入御欄?!?唐 張光朝 《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詩:“三周初展義,百兩遂言歸?!?宋 蘇軾 《次韻許遵》:“供帳已應(yīng)煩百兩,擊鮮無久溷諸郎?!?br />(2).借指出嫁。 唐 周遇 《霍夫人墓志》:“遂適 彭城公 ,百兩之后,一與之齊,嚴(yán)奉舅姑,敬恭戚族?!?/div>
《漢語大詞典》:兩制(兩制)
內(nèi)制和外制的合稱。指翰林學(xué)士和中書舍人。宋史·真宗紀(jì)一:“﹝ 咸平 元年十月﹞丙午,許羣臣著述詣閤獻(xiàn),令兩制銓簡(jiǎn)。” 明 宋濂 《大明故資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銘》:“ 章 為東南著姓,自 五季 以迄于 宋 代多顯者,內(nèi)則兩制八座,外則州牧邑宰,皆未嘗無其人。”參閱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兩制。
《駢字類編》:兩足(兩足)
唐 李白 雜曲歌辭 古朗月行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tuán)團(tuán)。
唐 白居易 三謠 其三 朱藤謠 吾本兩足,得爾為三。
分類:兩足
《國語辭典》:兩難(兩難)  拼音:liǎng nán
左右為難,無論如何做均無法圓滿?!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高@個(gè)果然也是兩難。若要去時(shí),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親家又難回話?!埂段拿餍∈贰返谝蝗兀骸赶霂桶傩?,上司面前又難交代,事處兩難,如何是好?」
分類:那樣難處
《漢語大詞典》:兩生(兩生)
漢 初, 叔孫通 為 劉邦 定朝儀,使征 魯 地諸生三十余人,有兩生不肯行,謂 叔孫通 所為不合于古。 叔孫通 笑其為真鄙儒,不知時(shí)變。后以“兩生”喻指熟諳禮樂典籍而不知權(quán)變的人。 元 歐陽玄 《靜修先生畫象贊》:“於 ?;?之仁,而見不可留之四皓;以 世祖 之略,而遇不能致之兩生?!眳㈤?span id="0klwpcj" class="book">《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