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82  83  84  85  86  88  89  90  9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頂頭銀兩
掂斤估兩
掂斤抹兩
掂人分兩
掂斤播兩
顛斤播兩
儲糧兩頰
稱斤掂兩
稱斤約兩
魑魅罔兩
螭魅罔兩
垂著兩邊
川秦兩司
此地無銀三百兩
前把兩矛
《漢語大詞典》:頂頭銀兩(頂頭銀兩)
舊指頂承胥吏等職所需的銀兩。 明 蕭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 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題奉圣旨,吏役頂頭銀兩積弊有年,屢經(jīng)禁奏,未見革除,這所言的是。”亦省稱“ 頂銀 ”。 明 吳應(yīng)箕 《江南汰胥役議》:“而書役之害,則尤有甚者。書役例無工食,而頂銀且倍於隸快,則所得亦必倍於隸快可知矣?!?明 吳應(yīng)箕 《江南汰胥役議》:“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費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給工食以酬勞,以其頂銀為本,以工食為利,誠公私兩濟?!眳⒁姟?頂首 ”。
《國語辭典》:頂首(頂首)  拼音:dǐng shǒu
出錢承受他人的職業(yè)或財產(chǎn)。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胥吏》:「其四,京師權(quán)要之吏,頂首皆數(shù)千金,父傳之子,兄傳之弟。」也作「頂收」、「頂手」。
《國語辭典》:掂斤估兩(掂斤估兩)  拼音:diān jīn gū liǎng
較量輕重。比喻品評優(yōu)劣或形容過分計較。如:「你就是喜歡掂斤估兩的亂下評論?!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鸽m是那主人家黑汗白流掙了來,自己掂斤估兩的不舍得用,你卻這樣撒潑,也叫是罪過。」也作「掂斤播兩」。
《國語辭典》:掂斤播兩(掂斤播兩)  拼音:diān jīn bò liǎng
較量輕重。比喻品評優(yōu)劣或形容過分計較。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賣弄他掂斤播兩,撥萬輪千。」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盡著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也作「拈斤播兩」、「掂斤簸兩」、「掂斤掰兩」、「掂斤抹兩」、「掂斤估兩」、「掂斤計兩」。
《國語辭典》:掂斤抹兩(掂斤抹兩)  拼音:diān jīn mǒ liǎng
較量輕重。比喻品評優(yōu)劣或形容過分計較。如:「他看人可是掂斤抹兩的毫不含糊?!埂ⅰ杆褪沁@掂斤抹兩的毛病,叫人受不了?!挂沧鳌傅嘟锊伞埂?/div>
《國語辭典》:掂斤播兩(掂斤播兩)  拼音:diān jīn bò liǎng
較量輕重。比喻品評優(yōu)劣或形容過分計較。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賣弄他掂斤播兩,撥萬輪千?!乖M鯇嵏Α段鲙?。第一本。第二折》:「盡著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挂沧鳌改榻锊伞?、「掂斤簸兩」、「掂斤掰兩」、「掂斤抹兩」、「掂斤估兩」、「掂斤計兩」。
《高級漢語詞典》:掂人分兩
依人的身分高低、地位尊卑而取不同的態(tài)度對待
《國語辭典》:掂斤播兩(掂斤播兩)  拼音:diān jīn bò liǎng
較量輕重。比喻品評優(yōu)劣或形容過分計較。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賣弄他掂斤播兩,撥萬輪千。」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盡著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挂沧鳌改榻锊伞?、「掂斤簸兩」、「掂斤掰兩」、「掂斤抹兩」、「掂斤估兩」、「掂斤計兩」。
《漢語大詞典》:顛斤播兩(顛斤播兩)
較量輕重。常用以比喻品評優(yōu)劣或形容計較微細之事。《綠野仙蹤》第四四回:“起先不過房里院外吐些顛斤播兩的説話,譏刺幾句,使 如玉 知道?!?/div>
《分類字錦》:儲糧兩頰(儲糧兩頰)
王延壽 王孫賦 儲糧食于兩頰,稍委輸于胃脾。
分類:猿猴
《漢語大詞典》:稱斤掂兩(稱斤掂兩)
計算重量。謂計較多少、輕重。 王愿堅 《糧食的故事》:“一次搞購糧工作,找全縣的干部來布置任務(wù),有個別干部,稱斤掂兩的,怕任務(wù)重了完不成。”
《漢語大詞典》:稱斤約兩(稱斤約兩)
比喻權(quán)衡得失。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 申耀宗 也沒睡著,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幾桿秤,正在稱斤約兩的活動呢。”
《漢語大詞典》:魑魅罔兩(魑魅罔兩)
見“ 魑魅魍魎 ”。
《國語辭典》:魑魅魍魎(魑魅魍魎)  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
魑魅,山中精怪。魍魎,水中怪物。魑魅魍魎指傳說中的鬼怪。后亦用以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恪傳》:「藜蓧稂莠,化為善草。魑魅魍魎,更成虎士?!埂段饔斡洝返谝灰换兀骸干岬浪?,走獸飛禽,魑魅魍魎,滔滔都奔走那輪回之下,各進其道。」
分類:害人鬼怪
《漢語大詞典》:螭魅罔兩(螭魅罔兩)
亦作“ 螭魅魍魎 ”。亦作“ 螭鬽魍魎 ”。 傳說中川澤山林的妖怪。后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螭,通“ 魑 ”。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杜預(yù) 注:“螭,山神,獸形。魅,怪物。罔兩,水神?!?陸德明 釋文:“魅,亡備切;本又作鬽?!?漢 張衡 《西京賦》:“螭魅魍魎,莫能逢旃?!?清 黃宗羲 《七怪》:“ 王孫滿 之螭魅罔兩,莫能逢之,言川澤山林也?!?/div>
《分類字錦》:垂著兩邊(垂著兩邊)
禮記:主人袒說髦。正義:說髦者,髦幼時剪發(fā)為之,至年長則垂著兩邊,明人子事親,恒有孺子之義也。釋文:說,本作稅。
分類:發(fā)
《分類字錦》:川秦兩司(川秦兩司)
文獻通考:宋乾道元年,川、秦兩司馬額共九千馀匹。川、秦兩司者,祖宗舊制,至今不廢。
分類:監(jiān)司
《國語辭典》:此地無銀三百兩(此地無銀三百兩)  拼音: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諺語)相傳民間有人把三百兩銀子埋在地里,上面插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牌子,鄰居看到,隨即挖走,另寫上「隔壁張三未曾偷」。比喻想掩飾事實,反而暴露。
《分類字錦》:前把兩矛(前把兩矛)
韓翃 寄哥舒仆射詩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兩矛后雙戟。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