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51,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科
兩條
兩書
兼兩
兩溪
兩鎮(zhèn)
兩盡
兩造
兩禁
兩邑
兩轉
兩城
兩竿
兩失
兩社
《駢字類編》:兩科(兩科)
漢書馮野王傳見一律下。又匈奴傳:自漢興,忠言嘉謀之臣,人持所見,各有異同。然總其要歸,兩科而已??N紳之儒,則守和親;介胄之士,則言征伐。后漢書律歷志:兩儀既定,日月始離。初行生分,積分成度,日行一度,一歲而周,故為術者各生度法,或以九百四十,或以八十一,法有細觕,以生兩科,其歸一也。
又宋史選舉志:紹興十五年,詔分經(jīng)義、詩賦為兩科。二十七年,詔兼習兩科。 劉禹錫呂溫文集序:兩科連中,铓刃愈出奇。又宋史趙開傳:初錢引兩科通行才二百五十萬,有 至是添印至四千一百九十馀萬人,亦不厭其多,價亦不削。
《駢字類編》:兩條(兩條)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 兩條神物秋冰薄,刃淬初蟾鞘金錯。
唐 狄煥 詠南岳徑松 一陣雨聲歸岳嶠,兩條寒色下瀟湘。
分類:兩條
《駢字類編》:兩書(兩書)
周禮:司市以質劑結信而止訟。注:質劑,謂兩書一札而別之也。 唐書李邕傳: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選,擇事而忘意。書成,以問邕,邕不敢對。善詰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善為我補益之。邕附事見義,善以其不可奪,故兩書并行。
《漢語大詞典》:兼兩(兼兩)
不止一輛車。兩,車輛。后漢書·吳祐傳:“ 恢 欲殺青簡以寫經(jīng)書。 祐 諫曰:‘……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 清 顧炎武 《浯溪碑歌》:“匪煩兼兩載,不用金玉裝,攜此一紙書,存之貯青箱?!?br />謂有兩人。 唐 杜甫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神翰 顧 不一,體變 鐘 兼兩?!?仇兆鰲 注:“ 顧野王 奇字皆通,有 虔 而 顧 不止一矣。 鐘繇 、 鐘會 父子善書,有 虔 而 鐘 可兼兩矣?!?/div>
分類:不止車輛
《駢字類編》:兩溪(兩溪)
南北朝 謝靈運 發(fā)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 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
《駢字類編》:兩鎮(zhèn)(兩鎮(zhèn))
宋 沈遘 奉酬潤州余少卿見寄 兩鎮(zhèn)旌旗對撫邦,老成循政獨難雙。
《韻府拾遺 震韻》:宋史韓世忠傳詔能得方臘者授兩鎮(zhèn)節(jié)鉞
《漢語大詞典》:兩盡(兩盡)
(1).兩者都完結。戰(zhàn)國策·楚策四:“或謂 黃齊 曰:‘人皆以謂公不善於 富摯 。公不聞 老萊子 之教 孔子 事君乎?示之其齒之堅也,六十而盡相靡也。今 富摯 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兩盡也?!?吳師道 補正:“謂兩強俱斃,若齒之相摩,以就盡也。”
(2).引申為雙方有矛盾。 宋 周密 《癸辛雜志別集·范呂不合》:“ 范文正 始與 呂文靖 不合而去 文靖 ,晚以西事復召用之。 文正 遺 呂 書,以 郭 李 為喻,共濟國事,視古 廉 藺 寇 賈 真無慊矣。而 忠宣 乃謂無之。 呂太史 所輯《文鑑》特載此書,而《文正集》中無之,蓋 忠宣 所刪也。父子之間可謂兩盡?!?br />(3).兩者都完成。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從陸路送家眷至 夔州 ,卻令家眷自回。我在 夔州 換船下峽,取了中峽之水,轉回 黃州 ,方往 東京 ,可不是公私兩盡。”
《國語辭典》:兩造(兩造)  拼音:liǎng zào
訴訟的雙方,即原告與被告?!段拿餍∈贰返谝蝗兀骸竻s說武昌府知府當時聽了兩造的話,心下思量,萬想不到果真總督大人還要當當?!挂沧鳌竷刹堋?。
《漢語大詞典》:兩禁(兩禁)
北宋 時,翰林學士直舍在皇宮北門兩側,因以“兩禁”借指翰林院。禁,宮禁。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上:“ 楊億 在兩禁變文章之體, 劉筠 、 錢惟演 輩皆從而斅之,時號 楊 劉 ?!?/div>
《駢字類編》:兩邑(兩邑)
公羊: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傳: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注:據(jù)取漷東田及沂西田,亦一月再取,兩邑不日。
《駢字類編》:兩轉(兩轉)
宋史理宗紀:紹定三年春正月壬辰,知棗陽軍史嵩之創(chuàng)置屯田,以勞賞官兩轉。徐凝讀遠書詩見三回下。
《駢字類編》:兩城(兩城)
齊書劉善明傳:擢吾為首佐,授吾為大郡,付吾關中,委吾留任。既不辨有抽劍兩城之用、橫槊搴旗之能,徒以絜瓶小智名參佐命,常恐朝露一下,深恩不酬,憂深責重,轉不可據(jù)。 五代史符存審傳從戰(zhàn)胡柳陂晉軍晨敗亡周德威存審與其子彥圖力戰(zhàn)暮復敗梁軍于土山遂取德勝筑河南北為兩城晉人謂之夾寨子元史河渠志至治三年三月大都河道提舉司言海 南岸東西道路當兩城要沖金水河浸潤于其上海子風浪沖嚙于其下且道狹不時潰陷泥濘車馬艱于往來如以石砌之實永久之計也 呂覽趙襄子攻翟勝老人中人使使者來謁之襄子方食摶飯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憂色何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過三日飄風暴雨日中不須臾今趙氏之德行無所于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乎志趙抃再登亭偶作見一水下六又明一統(tǒng) 兩城山在兗州府濟寧州南 十里
《駢字類編》:兩竿(兩竿)
唐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其一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唐 李郢 南池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駢字類編》:兩失(兩失)
陳書姚察傳:尚書令江總與察尤篤厚善,每有制作,必先以簡察,然后施用??倿檎彩聲r,常制登宮城五百字詩,當時副君及徐陵以下諸名賢,并同此作。徐公后謂江曰:我所和弟五十韻,寄弟集內。及江編次文章,無復察所和本。述徐此意,謂察曰:高才碩學,庶光拙文,今須公所和五百字,用偶徐侯章也。察謙,遜未付。江曰:若不得公此制,仆詩亦須棄本,復乖徐公所寄,豈得見令兩失?察不獲已,乃寫本付之。 唐書令狐德棻傳:王任德,霸任刑。夏殷周純用德而王。秦專刑而霸。至漢雜用之。魏晉以降,王霸兩失。
又孟簡傳:見一反下。宋史夏國傳:慶歷四年,始上誓表,言兩失和好,遂歷七年立誓,自今愿藏明府。其前日所掠將校民戶,各不復還。自此有邊人逃亡,亦毋得襲逐。兩李白長歌行: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失。
《漢語大詞典》:兩社(兩社)
春秋 魯 之 周社 和 亳社 的合稱,兩社之間是朝廷處理政務的地方。左傳·閔公二年:“ 成季 之將生也, 桓公 使 卜楚丘 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 友 ,在公之右;間於兩社,為公室輔?!?杜預 注:“兩社, 周 社、 亳 社。兩社之間,朝廷執(zhí)政所在?!?漢 劉向 說苑·至公:“ 季孫 行父 之戒其子也,曰:‘吾欲室之俠於兩社之間也。使吾后世有不能事上者,使其替之益速。’” 宋 王安石 《除韓琦制》:“間朝廷之兩社,揉方域之萬邦?!?/div>
分類:朝廷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