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74,分132頁顯示  上一頁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兩部鼓吹
兩岑抱壑
兩岔
兩攙
兩抄
兩尺半
兩串春團
兩次三番
兩當鎧
兩黨制
兩刀論法
兩道三科
兩道頭
兩本位制
兩等小學堂
《國語辭典》:兩部鼓吹(兩部鼓吹)  拼音:liǎng bù gǔ chuì
鼓吹,古代儀仗隊合奏的音樂。兩部鼓吹指南朝齊孔稚圭對宅庭中之蛙鳴不僅不厭煩,反美稱其為「兩部鼓吹」。典出《南齊書。卷四八??字晒鐐鳌贰:笠杂髦竿茗Q。
《漢語大詞典》:兩部(兩部)
(1).古代樂隊中坐部樂和立部樂的合稱。兩部俱備的音樂表示隆重盛大。 宋 蘇軾 《約公擇飲是日大風》詩:“紫衫玉帶兩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宋 蘇軾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詩:“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br />(2).今指不同的兩個聲部,多用于合唱中。
《分類字錦》:兩岑抱壑(兩岑抱壑)
李白 兩岑抱東壑,一嶂橫西天。
分類:
《駢字類編》:兩岔(兩岔)
宋史·夏國傳》:子諒祚立。諒祚景宗長子也,小字寧令哥。國語謂歡喜為寧令,兩岔河名也。母沒藏氏從元昊出獵至此而生諒祚,遂名焉。明一統(tǒng)志:兩岔江在遵義府黃平安撫司西南十五里。
《漢語大詞典》:兩攙(兩攙)
兩者混和在一起。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十九:“ 龍樹古 說說笑笑,洋人聽不懂的,由右邊坐的那兩個人給翻譯,于是洋人也笑了。 龍鳳 和洋人是中西兩攙的說, 老張 一點也不明白。”
分類:混和
《駢字類編》:兩抄(兩抄)
宋史·夏國傳》見一帳下。
《漢語大詞典》:兩尺半(兩尺半)
舊指軍裝。 朱道南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廣州起義》:“警察見我穿著兩尺半,后面還跟著兩個人,朝我看看。”
分類:軍裝
《分類字錦》:兩串春團(兩串春團)
薛能 謝劉相公寄天柱茶詩 兩串春團敵夜光。
分類:
《國語辭典》:兩次三番(兩次三番)  拼音:liǎng cì sān fān
多次、屢次。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那大蝴蝶兩次三番只在花叢上飛,不救那小蝴蝶,佯常飛去了。」也作「三番兩次」。
分類:多次幾次
《漢語大詞典》:兩當鎧(兩當鎧)
保護胸、背的鎧甲。北堂書鈔卷一二一引 三國 魏 曹植 《上先帝賜鎧表》:“先帝賜臣……兩當鎧一領?!?span id="fjhewns" class="book">《初學記》卷二二引 晉 庾翼 《與慕容皝鎧書》:“ 鄧百川 昔送此犀皮兩當鎧一領,雖不能精好,復是異物,故復致之?!?/div>
《國語辭典》:兩黨制(兩黨制)  拼音:liǎng dǎng zhì
政黨政治的型態(tài)之一。在民主國家中,國會由對立的兩大政黨互相競爭而輪流執(zhí)政。雖不乏第三勢力的小黨存在,但其實力遠遜于此二大黨。與多黨制不同。英、美兩國是典型代表。
《漢語大詞典》:兩刀論法(兩刀論法)
即二難推理。邏輯上稱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聯(lián)合起來的推理。大前提是兩個假言判斷,小前提是選言判斷。
《國語辭典》:兩道三科(兩道三科)  拼音:liǎng dào sān kē
道,說話;科,動作。「兩道三科」指不停的說話和動作,即說三道四,花言巧語之意。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不索你鬧鑊鐸,磕著頭禮拜我。誰聽你兩道三科,嚷似蜂窩,甜似蜜缽。我若是還了俗可未可?!?/div>
《漢語大詞典》:兩道頭(兩道頭)
舊時指低級警官。因其制服袖口有兩道色杠,故稱。 周立波 《阿金的病》:“一個膽小的 印度 兩道頭從制服的上口袋掏出了警笛,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召喚援兵?!?/div>
《漢語大詞典》:兩本位制(兩本位制)
即復本位制。同時以金銀兩種金屬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金銀兩種鑄幣均為本位幣,都可自由鑄造,并均為無限法償。兩幣按國家規(guī)定比價流通。十六至十八世紀新興資本主義國家曾廣泛采用。
《漢語大詞典》:兩等小學堂(兩等小學堂)
清 末設小學堂,分初等和高等,合并設立者稱兩等小學堂。初等七歲入學,修業(yè)五年,后改四年,高等修業(yè)四年。辛亥革命后,學堂改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