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464
典故
24
詞典
1187
分類詞匯
34
佛典
396
其它
823
共1187,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義和
義將
義居
衍義
玄義
論義
義丁
義節(jié)
義說
存義
多義
義言
詩義
墨義
義味
《漢語大詞典》:
義和(義和)
語本
《
左傳·襄公九年
》
:“利,義之和也?!焙笠浴傲x和”指講義氣,彼此和睦。 明 賈仲名
《對玉梳》
第一折:“生著那義和的兄弟廝尋爭,孝順的兒子學(xué)生分?!?/div>
分類:
義和
講義
義氣
彼此
和睦
《韻府拾遺 漾韻》:
義將(義將)
心書:事無茍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謂之義將。
《漢語大詞典》:
義居(義居)
舊指孝義之家世代同居。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人事》
:“ 姑蘇 馮氏 兄弟三人,其季娶婦逾年,輒風(fēng)其夫分異。夫怒詬曰:‘吾家義居三世矣,汝欲敗吾素業(yè)耶?’婦乃不復(fù)言?!?span id="xco8hnd" class="book">《
宋史·孝義傳·洪文撫
》:“六世義居,室無異爨。” 明
宋濂
《鄭仲涵墓志銘》
:“ 仲涵 家義居十世,族屬頗眾?!?/div>
分類:
孝義
家世
世代
同居
《國語辭典》:
衍義(衍義)
拼音:
yǎn yì
不合于仁義之道?!蹲髠?。定公十年》:「于德為衍義,于人為失禮。」
分類:
推演
意義
《漢語大詞典》:
玄義(玄義)
(1).玄妙精深的義理。
《
南齊書·張融傳
》
:“ 融 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白黑談?wù)摚r能抗拒。”
《
法苑珠林
》
卷四五:“出玄義而似云屯,決眾難而方泉涌?!?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
:“他若雖一卉木竹石,視之均函有神閟性靈,玄義之中,不同凡品。”
(2).佛教 天臺宗 解釋諸經(jīng),先于卷首論此經(jīng)要旨,題為玄義,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著作的緒論。如
《法華經(jīng)玄義》
、
《
金光明經(jīng)玄義
》
等。
分類:
佛教
玄妙
精深
天臺宗
義理
解釋
卷首
要旨
《漢語大詞典》:
論義(論義)
論說義理。 南朝 梁
蕭子顯
《御講〈摩訶般若經(jīng)〉序》
:“又外國諸僧所論義者,不必開所立之義,直是素有心疑,止來求決。” 唐 道宣
《
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玄奘
》
:“能論義者數(shù)千人,各擅雄辯,咸稱克敵。” 明
何良俊
《
語林·雅量
》
:“ 孔文舉 在 青州 ,為 袁譚 所攻,流矢雨集,矛戟內(nèi)接, 孔 隱幾安坐,讀書論義自若?!?/div>
分類:
論說
說義
義理
《漢語大詞典》:
義?。x?。?/div>
舊指抗暴自衛(wèi)的地方組織的兵丁。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書》
:“臣居 廬陵 ,往往有寇警,則鄉(xiāng)里又起所謂義丁者?!?明
高啟
《廣陵孫孝子愛日堂》
詩:“城中義丁一百萬,坐委溝谿不成用?!?/div>
分類:
抗暴
自衛(wèi)
組織
兵丁
《漢語大詞典》:
義節(jié)(義節(jié))
儀節(jié)。 漢
董仲舒
《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zhì)文
》
:“主地,法 夏 而王,其道進(jìn)陰,尊尊而多義節(jié)……主地,法文而王,其道進(jìn)陰,尊尊而多禮文?!?/div>
分類:
儀節(jié)
《漢語大詞典》:
義說(義説)
為古書作注而闡明其義。 三國 魏
何晏
《〈論語集解〉序》
:“近故司空 陳羣 、太常 王肅 、博士 周生烈 ,皆為義説?!?邢昺 疏:“謂作注而説其義,故云義説。”
分類:
古書
闡明
邢炳
《漢語大詞典》:
存義(存義)
保全道義。
《易·乾》
:“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王弼 注:“夫進(jìn)物之速者,義不若利;存物之終者,利不及義。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可與存義者,其唯知終者乎?!?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45775'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蜀志·楊戲傳》:“尚書清尚,勅行整身,抗志存義,味覽典文,倚其高風(fēng),好侔古人?!?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
:“古先哲王明於至道,莫不知其終以存義,順其變以節(jié)哀?!?/div>
分類:
保全
道義
王弼
《國語辭典》:
多義(多義)
拼音:
duō yì
詞、詞組或句子有一個以上的解釋,稱為「多義」。
分類:
詞組
句子
子有
解釋
《漢語大詞典》:
義言(義言)
文理和詞藻。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文學(xué)
》
:“ 王 ( 王長史 )敘致作數(shù)百語,自謂是名理奇藻。 支 ( 支道林 )徐徐謂曰:‘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jìn)?!?王 大慚而退?!?/div>
分類:
文理
詞藻
《漢語大詞典》:
詩義(詩義)
詩的含義。 唐
韓愈
《贈張籍》
詩:“試將詩義授,如以肉貫丳。”
分類:
含義
《國語辭典》:
墨義(墨義)
拼音:
mò yì
唐朝明經(jīng)科考試,規(guī)定考生以筆墨作答,闡述義理,稱為「墨義」。《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自唐以來,所謂明經(jīng),不過帖書、墨義,觀其記誦而已?!?/div>
分類:
科舉考試
時令
士子
經(jīng)義
《漢語大詞典》:
義味(義味)
文章的意味和情趣。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總術(shù)
》
:“數(shù)逢其極,機(jī)入其巧,則義味騰躍而生,辭氣叢雜而至?!?宋
羅大經(jīng)
《
鶴林玉露
》
卷十:“蓋興者,因物感觸,言在於此而意寄於彼,義味乃可識,非若賦比之直言其事也?!?宋
陸游
《跋詹仲信所藏詩稿》
:“予平生作詩至多,有初自以為可,他日取視,義味殊短?!?/div>
分類:
文章
意味
情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